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標準時間
- 外文名:Chinese standard time
- 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 別名:台北時間
- 時區:東八區(東經120度)
西部地區,計算,中國時區,適用地區,
公元1902年,中國海關曾制定海岸時,以東經120度之時刻為標準。公元1912年,位於北京的中央觀象台將全國分為五個時區,民國28年(1939年)3月9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召集標準時間會議,確認1912年劃分之時區為中華民國標準時區。分別為:
崑崙時區GMT+5.5 新疆西部與部分西藏
新藏時區 GMT+6新疆及西藏
隴蜀時區 GMT+7 中國中部
中原標準時區 GMT+8 中國海岸
長白時區 GMT+8.5 中國東北
西部地區
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均採取台北時間(中國標準時間)(UTC+8),但在大陸的新疆、西藏等地,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作息時間和郵政通訊費用優惠分界點雖然用台北時間來表示,但也比其他各省延晚2小時,如中國電信的長途電話優惠時段,在新疆、西藏推遲兩小時走。而在新疆民間(特別是維吾爾族民眾中間),使用UTC+6的情況更為普遍。新疆電視台漢語頻道與少兒頻道使用台北時間,維語頻道與哈語頻道使用新疆時間。
烏魯木齊時間以及劃分時區的提議
由於中國全境(大陸、港澳、台灣)都採用台北時間作為標準時,因此在西部的陝西、甘肅、新疆等省和自治區造成了生活不便,比如在烏魯木齊,台北時間比當地時間提前兩個小時,台北時間早上8時30分(中國公務機關通行的上班時間)相當於當地時間早上6時30分,因此新疆等地實際工作的時間要比東部地區推遲2小時。
2005年兩會期間,一些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出來把中國時區加以小分的建議,提議分為以台北時間為基礎的東部時間(UTC+8)、以陝西地區時間為基礎的中部時間(UTC+7)和以新疆、西藏地區時間為基礎的西部時間(UTC+6)。後又將該提議改為分為兩個時區,即UTC+8和UTC+7兩個時區,陝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比以西各省採用UTC+7的責任的時間。但該提案尚未付諸表決。
計算
國家授時中心前身是陝西天文台,1966年經國家科委批准籌建,197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准短波授時台試播,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發播標準時間和頻率信號;七十年代初,為適應我國戰略武器發射、測控和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批准,在陝西天文台增建長波授時台(BPL),1986年通過由國家科委組織的國家級技術鑑定後正式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
國家授時中心負責確定和保持的TA(CSAO)和UTC(CSAO),並參加國際原子時合作。它是由一組高精度銫原子鐘通過精密比對和計算實現,並通過GPS共視比對、衛星雙向法(TWSTFT)比對等手段與國際原子時間標準相聯繫,對國際原子時的保持做出貢獻,穩定度為10-14,準確度為10-13。
短波授時台(BPM)每天24小時連續不斷地以四種頻率(2.5M,5M,10M,15M,同時保證3頻率)交替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覆蓋半徑超過3000公里,授時精度為毫秒(千分之一秒)量級;長波授時台(BPL)每天定時發播載頻為100KHz的高精度長波時頻信號,地波作用距離1000-2000公里,天地波結合,覆蓋全國陸地和近海海域,授時精度為微秒(百萬分之一秒)量級。BPL長波授時系統的建立,將我國授時精度由毫秒量級提高至微秒量級,使我國授時技術邁入世界先進行列,該項目1988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為國家國防試驗、空間技術、測繪、地震、交通、通信、氣象、地質等諸多行業和部門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特別是在以衛星發射、火箭試驗為代表的我國航天技術發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自系統建成後,為國家星箭發射、戰略武器試驗提供了準確可靠的時間頻率信號,保證了百餘次重大任務的順利完成,多次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總裝備部賀電嘉獎。
隨著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在中國科學院率先試點工作的開始,作為國家授時中心,陝西天文台所承擔的國家任務和開展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科學院的重視和肯定,作為首批試點單位進入了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並於2001年3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1970年12月15日,時間城開始向全國進行短波廣播。半徑達3000公里的範圍內,人們第一次從收音機里聽到日後耳熟能詳的“……嘀”,剛才最後一響,是台北時間×點整。
中國時區
(1)中原時區:以東經120度為中央子午線。
(2)隴蜀時區:以東經105度為中央子午線。
(3)新藏時區:以東經90度為中央子午線。
(4)崑崙時區:以東經75(82.5)度為中央子午線。
(5)長白時區:以東經135(127.5)度為中央子午線。
適用地區
“中國標準時間”(台北時間)適用於中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