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部瀕太平洋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岩漿作用

《中國東部瀕太平洋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岩漿作用》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兆鼐、權恆、李之彤、毛建仁、李漢聲、吳才來、郝艷麗、張招崇、王碧香、劉焰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東部瀕太平洋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岩漿作用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李兆鼐、權恆、李之彤、毛建仁、李漢聲、吳才來、郝艷麗、張招崇、王碧香、劉焰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050040
成果名稱
中國東部瀕太平洋地區中、新生代火山-岩漿作用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李兆鼐、權恆、李之彤、毛建仁、李漢聲、吳才來、郝艷麗、張招崇、王碧香、劉焰
研究起始日期
2001-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2-12-01
主題詞
中國東部;中、新生代;火山-岩漿作用
任務來源
02;
計畫名稱
DKD2101026

成果摘要

總結了中國東部中、新生代火成岩的時空分布特徵,探討了中國東部中、新生代不同塊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岩漿活動的關係以及其深部動力學過程;劃分了岩省、岩帶及岩區、侵入岩和火山岩的組合及岩石組合的獨特的基本特點,提出了多塊體拼合活動大陸的鹼鈣性系列岩漿形成的非俯衝機制和新的動力學模式;並選擇了火山岩組合與相應侵入岩組合的岩石成因進行了討論,指出不同的火成岩組合與其源區的對應關係。還討論了新生代基性火成岩的源區,認為中國東部新生代火成岩的5種類型地幔源區:虧損型、似原始地幔型、富集型、混合型和再循環型。提出了“圈層-板根-沉塊-D層”模型,並用其解釋了中國東部中、新生代岩漿作用的深部動力學背景和過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