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是20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書法理論體系
- 作者:熊秉明
- 出版時間:2024年6月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200 頁
- 字數:191000
- ISBN:9787208187719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是20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是202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此書是熊秉明先生在書法理論方面的代表作,他借用西方美學理論剖析中國古代書法理論。將長於形象思維而略顯渙散的古老的書法理論開宗立派地分為六個體系:喻物派、純造型派、緣情派、倫理派、天然派、禪意派,並在哲學框架之下探討中國書法獨特而深層...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是2002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秉明。本書把我國清代以前的書法理論著作加以爬梳整理,將其放在哲學和歷史的框架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討論其深層的審美價值,對構築中國美學體系,具有開啟山林之功。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書論,一向注重形象思維,樂於以親近自然的物象比擬來描寫和品評...
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楊雄。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時期崔瑗的《草書勢》。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 張芝為代表,張芝被後人稱之為"草聖"。最能代表漢代書法特色...
《中國書法理論精要》是2022年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圖書。內容簡介 書法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門獨特的藝術。自商周以來,中國書法出現了一座又一座藝術高峰。與此同時,中國書法理論同步發展,並自成體系。從東晉的王羲之,到現代的林散之,書論著作可謂汗牛充棟、精彩紛呈。中國書法理論體現了各個時代對書法藝術的審美追求和...
學術書法,學術書法體系,即是通過運用學術性的眼光和從學術性的角度,深入科學系統的解析書法形態、書法技法、書法境界和書法品位,所建立起來的一套系統的學習書法和創作書法的專業書法理論及書法創作研究模式,稱之為學術書法體系。學術核心 運用辯證法則和辨證規律,通化書法原理。學術任務 整合建立書法“臨帖-入帖-化...
《書法理論輯要》論述書法本質、書法藝術性、書法流派,書法的功能與作用,書法傳播等;介紹書法意境、氣韻、神采以及書法風格,書法與繪畫、音樂、舞蹈及建築相通性;講述學習書法、創作書法作品的方法。書法本質是美,書法追求美。圖書目錄 序 本書大量參考古今書法理論著作,選取作者認為正確的名人名家的精彩言論片段,...
《中國書法理論史》是2009年6月1日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壽田。內容簡介 《中國書法理論史》對中國書法理論史作了深入的論述。中國書法理論史作為書法史學的一個分支,它的深化研究和史學範式架構離不開書法史學研究的深化與整體推進。同時,也離不開現代人文學科的科際整合新視野及方法論的有效介入與推動...
《中國書法藝術通論》是200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見。內容簡介 《中國書法藝術通論(修訂版)》是一部學術性很強的書法理論專著,對中國書法的起源和發展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其中還穿插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涵蓋了有關書法範疇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系統而全面。該書是作者集幾十年的書法理論與...
書法熱興起以後,書法的理論研究蓬勃發展,建立科學的書法理論體系成為一個時代的熱點。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廣泛借鑑或引用西方藝術的概念、方法和理論,來闡述、解釋我國的書法藝術,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種洋為中用的方法值得進一步推廣和發揚。但是一些人在借鑑、引用西方藝術概念、方法和理論時脫離了中國藝術的實際...
而這時的書法理論比前代更有成就,《書筏》、《藝舟雙楫》、《書概》、《廣藝舟雙楫》等理論著作相繼產生。明清的書法作品如同繪畫一樣傳世、遺留的較多。當前見諸於市面上出現的也較多。中國的書法和繪畫作品,至遲從魏晉以來,一直被歷代宮廷和民間作為藝術品珍藏起來,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但在流傳中竟出現了...
對於中國書法理論體系將會有很大的價值。全書包括“緒論”共八章,總計30餘萬字,研究主要涵蓋“書法與客觀存在、書法主體與書法本體、書法主體與社會審美心理、書法藝術與大藝術、書法藝術主體精神與人格、書法藝術的美和醜、儒釋道與書法”等內容。《書法哲學》研究書法本質及其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藝術哲學的一...
《書法美學簡論》是現代劉綱紀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書法藝術一直是中國藝術寶庫中的一塊瑰寶。幾乾年來,睿智的中國人不僅創作了豐富多彩的書法藝術珍品,而且還對書法藝術進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這就使中國書法藝術不僅在表現形態上,而且在理論形態上都有著較為豐富深刻的內容。劉綱紀的《書法美學簡論》一...
本書對歷代書法文獻、作品、書法觀念、社會思潮、書法器材、風格形成諸要素與書家個案及書法風尚等方面作全面深入的考察,融合了作者數十年書法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與感受。論證充實、見解獨到、說服力強,使本書獨具特色,並由此初步確立了中國書法風格史的理論體系。作者簡介 徐利明,1954年生,文學博士。現任中國...
先生謙恭儒雅,篤誠學問,書法師宗“六朝”,主攻書法原理體系的學術性專題創作研究,作品盡得“奇、峻、險、雅”書法四要素,著述有《中國學術書法體系概論》三十六章等學術論著,被業界和媒體譽為:融書學理論,書法創作、人文內涵於一統的“當代學術書法體系”和“學術型書法大家”。2012年,劉堯成為昭泰文化簽約...
不過,有四個方面的內容應該涉及到:一,可以查考的中國歷史最早起於何時;二,文字是怎么產生的;三,文字史是否與書法史同步;四,現有的實物資料能否滿足我們的研究要求。第一個問題純歸史學家們考慮,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留給理論家們去討論,第四個問題,則屬於我們的書法家以及書法藝術愛好者們;其實,實物...
與會專家認為,該書以辯證法的原理對書法的內容與形式、絕對與相對、整體與部分以及審美的指向開展了多方面的分析,填補了藝術哲學的一方空白。其內容涉及哲學中的多個方面,視野開闊,體系完整,兼具學術性與藝術性,是當代書法理論的有益成果。圖書目錄 《書法哲學概論》由榮寶齋出版社出版,全書9章41節142條,20餘...
書法常識》《中國書法百科全書4:書法名家》《中國書法百科全書5:名家書藝》《中國書法百科全書6:名作鑑賞》《中國書法百科全書7:書法論著》《中國書法百科全書8:書法理論》《中國書法百科全書9:書法文化》《中國書法百科全書10:書法藝術》《中國書法百科全書11:書法典藏》《中國書法百科全書12:書壇軼趣》
《中國書法藝術通論(修訂版)》是作者集幾十年的書法理論與實踐經驗而成的一部心血之作,也是作者悟道啟智的結晶。在書中,作者對一些歷來被認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書法理論進行了歸納整理,使之條理化,讓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目前市場上尚缺書藝理論完整、體系健全的教材,《中國書法藝術通論(修訂版)》的...
至現代豐子愷先生乃發宏論曰:書法是中國藝術的最高代表。宗白華先生稱書法可以表現人格、思想、感情。更有華裔法籍學者、藝術家熊秉明先生謂: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中國哲學,書法是中國文化核心之核心。這三位皆是中西文化兼通,又均為我所欽佩的人物。特別是後者,因有《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一書,以西方的方法論分析傳統...
理論研究 以「傳統書法的體系」為主要課題,以二王為宗,解釋和發展沈尹默先生《書法論》提出的書法三要素理論。從七十年代起,陸續發表了許多研究著述,主要有《中國古代書法史的分期和體系》、《筆法系統試論》、《筆勢定義和要點》、《筆意是書法的要素》、《什麼是蜾扁篆》、《張旭的筆法》、《書法技法術語系統...
學術理論 近些年本人在古代書法家、書法文獻、當代書法家及書法創作方面均有所關注,並寫出了《直擊八屆國展》、《簡論20世紀中國書法理論體系》、《中國古代書論中的模糊語言》、《當代展覽機制下的中國書法》、《從書法新古典主義的"倒退"說起》等70餘篇學術論文(50多萬字),分別發表於《中國書法》、《書法研究...
11、加強網路書法理論體系的研究,進一步完善網路書法的學術框架和藝術門類。12、加強網路書法的組織工作研究,為成立網路書法家協會作理論準備。主要方法 網路書法的理論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從創作中提煉、回創作中檢驗的方法。網路書法理論的研究方法與敘述方法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從網路書法的基本視覺語言和命題入手,...
但書家們並未形成碑帖結合的理論體系,在探索實踐中也未建立起明確的技法標準。當代書法應走向何方?不外乎三種路徑:一為帖學傳統的守正創新;二為碑學傳統的守正創新;三為碑帖結合的新路子。前兩種是為諸多書法大家所實踐並有所成者之路徑,但歷經不同時代的豐富和發展,兩大傳統各自從書法美學體系、技法規則(...
郭中堂書法理論《筆硯昭文》郭中堂著 《筆硯昭文》全書十二萬字,共三卷。卷一,筆法與技法;卷二,力法與心法;卷三,道法與神法。由當代著名書法藝術家、書法理論家、人文歷史學家---郭中堂先生歷時十年承著,三年修改而編撰完成。由《筆硯昭文》一書創立了系統完整的中國書法理論體系,開宗立派,填補了中國...
第四卷《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收錄了熊秉明先生的《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此書寫作本於教學之需要,反映出他對中國書法藝術和理論的獨特理解。 第五卷 本卷內容從歷史角度和美學兩方面研究書法家張旭其人其作,曾以法文出版,收入本文集,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寧曉萌翻譯,杜小真審訂。 第六卷《書法與人》收...(展...
第四卷《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收錄了熊秉明先生的《中國書法理論體系》,此書寫作本於教學之需要,反映出他對中國書法藝術和理論的獨特理解。 第五卷 本卷內容從歷史角度和美學兩方面研究書法家張旭其人其作,曾以法文出版,收入本文集,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寧曉萌翻譯,杜小真審訂。 第六卷《書法與人》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