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 次:1
字 數:319000
印刷時間:2008-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30647844
包 裝:平裝版
內容簡介
書法家是靠書法作品存活於世的。那些因時日久遠已經沒能留下作品的書法家,現在提起來,已經是模糊一團毫無感性可言了。那些留存了作品的書法家,卻在後人的累代閱讀欣賞中越發直觀、感性,作品使人清晰,如同復活於今日。像李白有《上陽台帖》、杜牧有《張好好詩》,雖然僅有一件存世,也因此讓後人鮮明地儲存在記憶中。由此可見,書法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作品反映了一個人的審美走向,見證了審美觀的發展和轉變。在一個留有各個時期作品的書法家面前,像顏真卿、米芾、趙孟頫,我們看到的就更為立體,有儀態,有血肉,更有精神、氣度。作品的豐富,也對全面地認識一個書法家,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作者簡介
朱以撤,1953年生於福建泉州。l981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留校從事書法創作、教育和理論研究工作。著有《朱以撒書唐詩小楷》、《歷代行草名作賞評》、《書法創作論》、《書法審美表現論》、《古典幽夢》、《俯仰之間》、《紙上思量》等,合著《古今書法大字典》、《中國書法鑑賞大字典》等。在《文藝研究》、《中國書法》、《書法研究》、《美術史論》、《美術觀察》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
現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目錄
第一講 理性的運用——李斯《嶧山碑》
第二講 草書的前鋒——張芝《冠軍帖》
第三講 轉型中脫穎而出——鐘繇《宣示表》
第四講 在銳利的筆鋒下行進——皇象《天發神讖碑》
第五講 飄風忽舉鷙鳥乍飛——索靖《月儀帖》
第六講 蒼茫中的墨色——陸機《平復帖》
第七講 說不盡的《蘭亭序》——王羲之《蘭亭序》
第八講 羲獻之間——王徽之《新月帖》
第九講 大鵬摶風長鯨噴浪——王獻之《中秋帖》
第十講 清雅中的古淡氣息——王殉《伯遠帖》
第十一講 荷盤承露滴滴皆圓——智永《真草千字文》
第十二講 遵循法則的範本——歐陽詢《九成宮》
第十三講 平淡中得至珠——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第十四講 美女嬋娟筆端出——褚遂良《大唐三藏聖教序》
第十五講 心慕手追自成格調——李世民《溫泉銘》
第十六講 離合之間——陸柬之《文賦》
第十七講 珠玉雲集——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第十八講 書法、書論兩相宜——孫過庭《書譜》
第十九講 北海如象——李邕《麓山寺碑》
第二十講 以動治靜——賀知章《孝經》
第二十一講 擷芳林下拾翠岩邊——鐘紹京《靈飛經》
第二十二講 盛唐強音——張旭《古詩四帖》
第二十三講 詩情的寄寓——李白《上陽台帖》
第二十四講 豐腴中見雍容——徐浩《朱巨川告身》
第二十五講 真情中的散亂——顏真卿《祭侄稿》
第二十六講 狂來輕世界——懷素《自敘帖》
第二十七講 唐篆第一人——李陽冰《三墳記》
第二十八講 瘦硬通神——柳公權《玄秘塔》
第二十九講 而立之年的情懷——杜牧《張好好詩並序》
第三十講 遠離平庸的“瘋子”——楊凝式《韭花帖》
第三十一講 唐人遺風在——李建中《土母帖》
第三十二講 名實的差異——蔡襄《自書詩稿》
第三十三講 適意無異逍遙遊——蘇軾《黃州寒食詩》
第三十四講 長槍大戟意縱橫——黃庭堅《諸上座帖》
第三十五講 以不變應萬變——薛紹彭《上清連年帖》
第三十六講 獅子捉象——米芾《蜀素帖》
第三十七講 細微入里“瘦金體”——趙佶《楷書千字文》
第三十八講 矮紙斜行閒作草——陸游《致原伯知府判院》
第三十九講 理學家的柔和筆調——朱熹《城南唱和詩》
第四十講 清淨心寫華嚴經——張即之《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四十一講 影子——吳琚《觀唐李氏譜牒》
第四十二講 追尋晉人遺蹤——趙孟頰《洛神賦》
第四十三講 突兀而起——鮮于樞《蘇軾海棠詩》
第四十四講 道人激情——張雨《登南峰絕項詩》
第四十五講 我寫我心——吳鎮《心經》
第四十六講 筆底激流——康里崾崾《述筆法》
第四十七講 鐵骨錚錚——楊維楨《城南唱和詩》
第四十八講 又見章草——宋克《急就章》
第四十九講 官楷之祖——沈度《敬齋箴》
第五十講 狂士狂舞——解縉《草書軸》
第五十一講 漫捲詩書仃——詹景鳳《杜甫詩軸》
第五十二講 豪放字寫豪放文仃——祝允明《前後赤壁賦卷》
第五十三講 落花的韻致仃——唐寅《落花詩卷》
第五十四講 和煦春風——文徵明《題金焦落照圖詩卷》
第五十五講 出藍之譽——陳淳《秋興八首卷》
第五十六講 短暫之光——王寵《瞻眺詩》
第五十七講 蹚一條新路——文彭《五言詩軸》
第五十八講 狂放之思——徐渭《詠墨詞軸》
第五十九講 筆清墨淡——董其昌《琵琶行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