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論

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論

《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論》是2010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應寧、喬軍等。本書講述了發展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戰略意義,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社會需求,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屬性與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論
  • 作者:李應寧,喬軍 等 著 
  • ISBN:9787802476035
  • 類別法律 > 民法
  • 頁數:231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叢 書 名: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系列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讀者對象,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我國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必須有宏大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作保證。為此,必須發展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論》是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立項課題的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智慧財產權的學科定位,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合理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建設、教學改革,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隊伍管理的改革,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發展思路,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現狀及其對我國的啟示等。

作者簡介

劉鴻鋒、李應寧、喬軍、楊淑華、劉景琛、徐海燕都是國家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課題組組成人員

讀者對象

可供智慧財產權人才管理者和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工作者參考。

目錄

緒論
1 發展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1.1 已開發國家智慧財產權國策化、標準化
1.2 已開發國家智慧財產權教育比較發達
1.3 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現狀同國家發展需要不相適應
2 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國情基礎
2.1 創新型國家建設對智慧財產權人力資源能力培養提出歷史要求
2.2 中國智慧財產權事業處於初級階段
2.3 中國公民智慧財產權素養不高
2.4 中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薄弱
3 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狀況與啟示
3.1 戰略地位
3.2 教育主體
3.3 學生來源
3.4 課程設定
3.5 教學方法
3.6 高層次人才培養
3.7 在職教育
3.8 師資隊伍
3.9 國際合作
3.10 教育資源配置
4 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屬性與價值
4.1 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屬性
4.2 智力產品和智慧財產權共同構成智慧財產權智力商品
4.3 智慧財產權智力商品產生的根源
4.4 智慧財產權智力商品的使用價值
4.5 智慧財產權智力商品的價值和價格
4.6 智慧財產權人力資源能力
5 智慧財產權學科新定位
5.1 學科的基本概念
5.2 智慧財產權學科屬性
5.2.1 智慧財產權的法學屬性
5.2.2 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學屬性
5.2.3 智慧財產權的管理學屬性
5.2.4 智慧財產權的其他學科屬性
5.3 智慧財產權學科地位
6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社會需求
6.1 人才和智慧財產權專門人才
6.2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分布
6.3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分類
6.4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數量需求
6.4.1 目前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數量與美、日的比較
6.4.2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數量需求預測
6.5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質量需求
6.5.1 對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共同的規格要求
6.5.2 對我國不同類型和層次智慧財產權人才的規格要求
7 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合理結構
7.1 院校結構
7.2 層次結構
7.3 科類結構
7.4 形式結構
7.5 區域分布結構
7.6 體制結構
8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模式
8.1 本科層次智慧財產權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8.2 研究生層次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模式
8.3 高校智慧財產權普及教育模式
8.4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在職教育
8.4.1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在職教育的地位和需求
8.4.2 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在職教育的思路與對策
8.4.3 智慧財產權人才在職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方式
8.5 我國智慧財產權高層次人才的培養
8.5.1 加大智慧財產權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的意義
8.5.2 智慧財產權高層次人才的選拔條件
8.5.3 智慧財產權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
8.5.4 加強智慧財產權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的對策
9 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教學建設
9.1 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
9.1.1 高校智慧財產權教師隊伍建設的緊迫性
9.1.2 智慧財產權教師的個體素質和群體結構
9.1.3 加強智慧財產權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9.2 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設
9.2.1 加強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教材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9.2.2 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教材建設的目標要求
9.2.3 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教材建設的對策措施
9.3 智慧財產權信息化建設和信息人才培養
9.3.1 智慧財產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9.3.2 智慧財產權信息人才的社會需求
9.3.3 智慧財產權信息人才應具備的信息素質
9.3.4 加強智慧財產權信息人才培養的對策建議
10 智慧財產權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10.1 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的教學內容改革
10.1.1 圍繞培養目標,最佳化課程體系
10.1.2 加強學科綜合創新知識體系
10.1.3 跟蹤時代發展,更新教學內容
10.1.4 加強實踐環節,注重能力培養
10.1.5 加大投入力度,加強教材建設
10.2 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的教學方法改革
10.2.1 教學方法改革的意義
10.2.2 教學方法改革的途徑
10.2.3 幾種教學方法簡介
11 智慧財產權高等院校的科學研究
11.1 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11.2 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的選題方向
11.2.1 基礎研究
11.2.2 套用研究
11.2.3 軟科學研究
11.2.4 比較研究
11.3 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的基本經驗
11.4 加強智慧財產權高等學校科研工作的對策建議
12 我國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的管理改革
12.1 提升智慧財產權的學科地位
12.2 加強智慧財產權學科建設
12.3 組建中國智慧財產權學院
12.4 理順智慧財產權人才培養的管理體制

前言

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25周年以及國家知識產權局建立30周年之際,《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系列叢書》出版發行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大潮的蓬勃興起,中國智慧財產權制度應運而生。1980年1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前身——正式成立,全面負責專利制度的籌建工作。1984年3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並於1985年4月1日實施,它標誌著我國當代專利制度的正式建立。30年來,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從無到有,不斷發展壯大,並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08年6月5日,國務院頒布了《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實施,意味著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戰略發展新階段,意味著我國要更多地從改革開放和自身經濟、科技、文化發展和社會需要出發,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產權制度和政策。
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是為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的發展提供決策參考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已經有十年的歷史了。十年來,智慧財產權軟科學研究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黨中央的方針政策,緊密圍繞智慧財產權中心工作和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特別是國際國內形勢的新特點等主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力推進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決策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促進智慧財產權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