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大學的崛起

中國新大學的崛起

《中國新大學的崛起》是2013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友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新大學的崛起
  • 作者:柳友榮
  • ISBN:9787504175571
  • 頁數:252頁
  • 定價:42元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新大學的崛起》圍繞“新大學”如何界定、“新大學”產生和崛起的原因、“套用型本科教育”概念的內涵和特徵、發展良好的“新大學”所具備的特徵等問題,從與英國新大學及美國贈地學院的比較,對合肥學院、行知聯盟的個案分析,以及對120所“新大學”的調查研究中探討中國“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戰略框架。《中國新大學的崛起》認為,中國“新大學”在套用型高等教育的發展道路上,先天具有在教育模式、師資隊伍等方面的“排異反應”;“新大學”區別於傳統精英教育模式的根本所在是改變學科導向型的課程設定為專業導向型,必須高度重視“雙能型”的師資隊伍建設;辦學定位地方化、培養目標套用化、課程設定職業化、課程組織模組化等等,是“新大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包括巨觀戰略、中觀方略、微觀策略三個層面。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問題的提出
二、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第二節 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
二、新建本科院校
三、套用型本科院校
四、“新大學”
第三節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一、國外套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研究狀況
二、國內套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研究綜述
第四節 研究設計及創新點
一、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內容、結構和創新點
第二章 “新大學”發展的基礎理論
第一節 可持續發展理論析解
一、“發展觀”的歷史演進脈絡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恩想淵藪
三、可持續發展理論內涵詮釋
第二節 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闡釋
一、大眾化理論框架
二、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論
三、高等教育大眾化模式論
第三章 “新大學”的產生
第一節 “新大學”的崛起
一、改革開放初期的高等教育地方化改革
二、中國的“新大學”
第二節 我國套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演進
一、“套用型本科教育”理念的產生
二、“套用型本科教育”相關延伸概念的討論
第三節 “新大學”的成長軌跡
一、中國“新大學”的初級階段
二、中國“新大學”的困境
第四章 套用型本科院校發展的國際經驗
第一節 英國的“新大學運動”
一、英國“新大學運動”的產生
二、英國“新大學運動”的興起
三、英國“新大學運動”的發展
四、英國“新大學運動”的啟示
第二節 美國的州立大學
一、美國州立大學的產生
二、美國州立大學的興起
三、美國州立大學的發展
四、美國州立大學的啟示
第五章 “新大學”個案研究
第一節 合肥學院:地方性、套用型、國際化
一、合肥學院概況
二、合肥學院的發展
三、合肥學院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策略
四、合肥學院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第二節 行知聯盟
一、國內外的典型高校聯盟
二、行知聯盟——安徽省“新大學”聯盟
三、行知聯盟可持續發展的理性思考
四、行知聯盟的縱深推進
第六章 “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問卷的編制與檢驗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步驟
第二節 問卷實測與結果分析
一、“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特點分析
二、“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因素分析
三、“新大學”的差異狀況分析
第七章 發展良好的“新大學”實證分析
第一節 發展良好的“新大學”的特點
一、發展良好的“新大學”
二、“新大學”發展狀況分類
三、發展良好的“新大學”的總體特點
四、發展良好的“新大學”的相關因素
第二節 不同發展水平“新大學”的比較
一、發展水平比較
二、影響因素的差異比較
第八章 影響“新大學”發展的因素分析
第一節 影響“新大學”發展的內部因素
一、辦學狀態
二、辦學規模結構
第二節 影響“新大學”發展的外部因素
一、經濟環境
二、區域關係
第九章 “新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一節 “新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框架
一、“新大學”的發展環境
二、“三層遞進”的“新大學”可持續發展戰略
三、“戰略聯盟”是“新大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四、“新大學”發展的中觀方略
第二節 微觀策略之社會支持
一、高等教育系統的支持
二、學校環境系統的支持
第三節 微觀策略之辦學理念
一、辦學理念——科學定位
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三、學科與專業建設——服務區域
第四節 微觀策略之基礎保障
一、辦學條件——發展的瓶頸
二、師資隊伍——發展的關鍵
三、管理體制與機制——發展的保障
參考文獻
附錄
一、行知章程
二、行知宣言
三、訪談提綱
四、“新大學”辦學狀況調查表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