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現代傳統的形成》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達敏 胡煥龍
基本介紹
- ISBN:9787533678593
- 作者:王達敏 胡煥龍
- 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30日
- 頁數:520
- 定價:68.00
- 裝幀:精裝
《中國文學現代傳統的形成》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達敏 胡煥龍
《中國文學現代傳統的形成》是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達敏 胡煥龍內容簡介本書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成果。本書主要研究中國文學現代傳統形成的路徑及其構建的理論體系。中國文學現代傳統從發生到形成經歷了三個階...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
中國現代文學發端於五四運動時期,但以鴉片戰爭後的近代文學為其先導。現代文學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現實土壤上的新的產物,同時又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文學的一個發展。廣義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思想來源 恩格斯說法 按照恩格斯的說法,意識形態領域內發生的種種新變革、新學說,“雖然它的根源深藏在...
新文學指“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現代文學體系。新文學是以白話文寫作,具備“五四”精神,並依賴於新媒介傳播的文學樣式。新文學在思想上強調人本意識,在體裁上以新詩、小說、散文為主,既積極吸收西方的文學資源,亦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學的精華。以一九一五年《新青年》雜誌(第一卷名《青年雜誌》)創刊為開端、作為新...
十九世紀末興起至二十世紀中期,具有前衛特色並與傳統文藝分道揚鑣的各種文藝流派和思潮,又稱現代派。這種流派的產生有它的歷史和地域因素:現代工業的興起,湧現出一批中產階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遠,冷漠,孤僻,社會變成了一種異己的力量,作為個體的人感到無比的孤獨。兩次世界大戰,人類歷史上出現了用...
美國批評家西利爾·康諾利等人認為1880年應作為現代派的起點。《現代傳統》的編者、研究喬伊斯和葉芝的專家理·艾爾巴和查·費德爾遜則認為現代派的起源的上限定在1900年更為合理。但是,中外研究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專家大都支持丹麥著名批評家勃蘭克斯的觀點,認為1890年才是現代主義的真正開始。中國著名外國文學研究專家...
語言是一切文學作品的基本材料。詩歌尤其講究語言的運用,因為藝術形象的塑造、意境的營造,以及情感的傳達,都要藉助語言。詩歌的語言要求用最簡潔的詞句傳達儘可能豐富的內容,這就使詩歌語言形成了凝練、含蓄、跳躍性強的特點。相對而言,現代詩用白話寫成,且較少用典,字面上較舊體詩容易把握。但是,要正確評價一...
現實的發展往往能打破理論的構想,中國後現代主義文學的產生和發展已成為既定事實。若從特定的社會現實和文化語境看,後現代主義文化又不失其合理性,這形成了中國文學在特定時期接受影響的悖論。後現代主義文學實際上是中國特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產物。傑姆遜曾經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歷了國家資本主義、壟斷...
近代文學,指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的文學,即中國現代化孕育期的文學,反映了中國文學揮別傳統、重塑現代的特殊精神追求。發展背景 社會原因 中國古代傳統體裁的文學,如詩賦詞曲等,發展到清中葉,除小說外,如詩、文、詞、戲曲等,雖作家作品眾多,也在風格流派上彼此競爭,但大都缺乏新的思想內容,...
建國後,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必然地出現一種新的性質的文學形態,這樣,到50年代後期,"新文學"的使用已大大減少,開始出現了以"現代文學"加以取代的趨向,而"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文學"的這一理解,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以後的若干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 什麼是"當代文學" 北大的洪子誠教授認為:"中國當代文學"首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中國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階段,必然地出現一種新的性質的文學形態,這樣,到50年代後期,"新文學"的使用已大大減少,開始出現了以"現代文學"加以取代的趨向,而"當代文學"是"社會主義文學"的這一理解,一直延續到80年代以前的若干當代文學史的寫作中。改革開放後,當代文學的多元化使得...
《中國現代文學與儒家傳統》是2007年6月嶽麓書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均。全書從現代文學的三個基本層面,即結構論(時間想像)、主題論(意義建構)、形象論(“個人”敘述),討論了儒家文化在其現代性的發生、形成及變異中的影響和制約。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與儒家傳統(1917-1976)》以獨到的問題意識...
50、60年代,曾有計畫地廣泛介紹了東西方古代和18、19世紀的文藝理論與文學作品;由於複雜的內外原因,對西方現代派文學則相對隔膜。對50、60年代新中國文學創作起著重大影響的仍然是俄羅斯、蘇聯和西方進步文學。由於作家貫徹黨的文藝方向,長期深入工農兵民眾的生活,從理論到創作實踐上都努力追求文學的民族化與民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