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之鄉

中國文學之鄉

10月10日,中華文學基金會、自治區文聯、自治區作協命名並授予西吉縣“中國文學之鄉”稱號,這不但是我區也是我國文學史上首個被命名為“文學之鄉”的縣。當日,中華文學基金會秘書長李小慧向西吉縣授牌。西吉緣何能獲此殊榮?據了解,西吉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縣,是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區文化大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該縣依託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族文化、多元的風土人情和厚重的文學積澱,大力發展文化和文學藝術事業,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西吉文學”漸成品牌。如今,西吉文學代表人物有屈文焜、於秀蘭、郭文斌、了一容、火仲舫等,其中大部分作家被中國作協吸收為會員。西吉籍作家、詩人已有31人出版了個人專著,有36人次各種體裁的作品入編國家級、省市級作品集。西吉籍作家獲得魯迅文學獎、矛盾文學提名獎、駿馬文學獎、冰心文學獎、春天文學獎等全國性及國家級文學大獎,已獲得國家級文藝榮譽稱號10餘次。為爭創中國“文學之鄉”,西吉縣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文學普查工作,摸清了全縣文學藝術創作人員基本情況,建立完善了創作人員文學檔案,建立健全了西吉籍作家和作者的文學檔案,並在各鄉鎮、部門單位、學校以及民營企業中成立37個基層文學藝術工作者協會。為推動“文學之鄉”創建,西吉縣多次邀請區內外著名詩人、評論家走進西吉,感受西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體驗西吉民俗風情,指導並推動創建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文學之鄉
  • 外文名:無
  • 時間:10月10日,
  • 地點:西吉縣
簡介,西吉縣,[自然地理],[歷史人文],[經濟概況],

簡介

《中國·寧夏政府信息》2011年11月11日報導:西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首個"文學之鄉"縣。
西吉緣何能獲此殊榮?據了解,西吉縣是少數民族聚居縣,是國家和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區文化大縣。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該縣依託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豐富的民族文化、多元的風土人情和厚重的文學積澱,大力發展文化和文學藝術事業,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西吉文學”漸成品牌。如今,西吉文學已成“西海固文學”的中堅,尤其在文學創作方面形成一支不可忽視的文學勁旅,代表人物有屈文焜、於秀蘭、郭文斌、了一容、火仲舫等,其中大部分作家被中國作協吸收為會員。西吉籍作家、詩人已有31人出版了個人專著,有36人次各種體裁的作品入編國家級、省市級作品集。西吉籍作家獲得魯迅文學獎、矛盾文學提名獎、駿馬文學獎、冰心文學獎、春天文學獎等全國性及國家級文學大獎,已獲得國家級文藝榮譽稱號10餘次。
據介紹,為爭創中國“文學之鄉”,西吉縣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在全縣範圍內組織開展文學普查工作,摸清了全縣文學藝術創作人員基本情況,建立完善了創作人員文學檔案,建立健全了西吉籍作家和作者的文學檔案,並在各鄉鎮、部門單位、學校以及民營企業中成立37個基層文學藝術工作者協會。為推動“文學之鄉”創建,西吉縣多次邀請區內外著名詩人、評論家走進西吉,感受西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體驗西吉民俗風情,指導並推動創建工作。
授“文學之鄉”牌匾授“文學之鄉”牌匾

西吉縣

[自然地理]

西吉縣位於寧夏南部,地處六盤山西麓,屬黃土高原乾旱丘陵區,地勢南低北高,海拔1688-2633米,平均氣溫5.3℃,總面積3144平方公里。全縣轄3鎮16鄉、306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46.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3.4萬人,回族人口24.8萬人。是寧夏第二人口大縣、農業人口第一大縣和少數民族聚居縣。

[歷史人文]

西吉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歷史遺蹟豐富多彩。這裡曾是朱元璋十四子朱瑛和義子沐英的牧地,故人們習慣稱縣城為“沐家營”。解放初,歸甘肅定西專區,1950年劃屬平涼專區,1953年屬甘肅回族西海固區,1955年屬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劃歸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專區。境內有戰國秦長城、漢代古墓群、著名的石城之戰、好水川之戰遺址、火石寨丹霞地貌、党家岔震湖及被譽為“華夏錢幣第一縣”的西吉古錢幣博物館等。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此地,看望了單家集清真寺阿訇並夜宿單家集陝義堂清真寺。1936年10月22日,紅軍二方面軍二軍團與一方面軍一軍團二師在將台堡勝利會師,標誌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1996年,西吉縣在將台堡修建了由江澤民同志題寫碑文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200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西吉縣委、政府決定對紀念碑進行改擴建,於當年10月在將台堡舉行了大型慶祝活動。

[經濟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自2006年以來,西吉縣委、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幹部民眾,緊抓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堅持“牢固確立加快發展這一主題,突出振興縣域經濟、推進文化建設、維護社會穩定三大任務,狠抓黨的建設這一關鍵”的總體工作思路,大力弘揚“鼓勁加壓、立說立行、大幹快乾、你追我趕、奮勇爭先”的西吉新作風,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發展民營經濟為突破口,以打造寧南山區經濟強縣為目標,全力推進“強農穩縣、興工富縣、生態立縣、基礎優縣、促商活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七大戰略,全縣上下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大發展的良好氛圍,經濟發展,事業進步,民族團結,社會穩定。2006年,全縣經濟快速發展,各項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績。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3億元,增長15.1%;地方財政收入2017萬元,增長11.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00元,增長8.8%;農民人均純收入1950元,增長12.1%。在第六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西吉縣被評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強縣(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