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叢談》是一本202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化叢談
- 作者:錢穆
- 出版社:嶽麓書社
- 出版時間:2023年4月1日
- 頁數:376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53818108
《中國文化叢談》是一本202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
《中國文化叢談》是一本202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內容簡介本書為錢穆先生有關中國文化問題之講演,經其整理、修整而成總計二十五篇。各篇不分年代先後,略就其內容,又分為上、下兩編:上編就中國歷史,指出中國文化之...
《錢穆先生全集:中國文化叢談》是2011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穆。內容簡介 《錢穆先生全集:中國文化叢談(新校本)》是作者二十年來有關中國文化問題之演講共二十六篇或則在港九星馬,或則在台灣各地。其中惟「知識青年從軍先例」一篇,乃對日抗戰時在成都所講,茲亦附收在內。各篇不分年代先後,略就其...
文化叢談 《文化叢談》創刊於1935年,是社科綜合性普及刊物。辦刊宗旨 本刊以闡明中國文化,介紹西洋學術,提倡讀書興趣為宗旨。報導內容 內容包括哲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等領域,如對社會發展史及其趨勢的研究、對世界經濟的分析,還刊登我國工商業概況。
《文化學叢談》是2011年語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有光。圖書目錄 序言 引說 漫談“西化”科學的一元性 人類文化問題的再思考 人類社會的文化結構 現代文化的歷史背景和基本特點 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 全球化和現代化 雙文化和雙語言 文化傳播和術語翻譯 世界四種傳統文化略述 四種傳統文化的歷史比較 附錄:從“...
《中國酒文化叢談》是2015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紅。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酒文化愛好者 酒既是貴族的,也是市井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英雄豪傑、騷人墨客,無不因酒而各逞風流,演繹出許多令人迴腸盪氣、令人一唱三嘆、令人也想隨之“浮一大白”的動人故事。有澠池會明爭暗鬥,鴻門宴刀光劍影;曹...
《漢子叢談》是一本關於漢語言文字的讀物。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文化基因鏈中重要的一環。漢字是世界諸多語言文字中獨一的自源性表意文字,其自身特點是由中華文化決定的。《漢子叢談》在中華文化的大背景下解讀漢字的產生、漢子發展史、商代的兩大發明、漢字的結構、漢字的創造、漢字的字音、漢字規範和漢字的未來命運。...
《炎黃文化研究:第十輯》是2009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炎黃文化研究(第10輯)》是面向中華文化研究者及廣大愛好者等讀者的優秀出版物。本輯《炎黃文化研究》設立“專論”、“炎黃二帝及其時期研究”、“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思潮與學派”、“祭祀文化”、“文化叢談”、“文物與考古”、“文獻...
本輯為該叢刊第十九輯,設有專論、炎黃二帝及其時代、嫘祖及其文化、思潮與學派、文化叢談、文物與考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探索與爭鳴、中華學人、書評、綜述等欄目,收錄學術論文30餘篇。圖書目錄 專論 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炎黃二帝及其時代 《史記》所構建的黃帝文化體系 黃帝故里...
“中華文明探源”、“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文物與考古”、“思潮與學派”等欄;為了繁榮學術,活躍氣氛,推進不同意見的研討而設了“探索與爭鳴”、“文化叢談”;為了學習傳承對中華文化做出突出成就與貢獻的老一輩學人,特設了“中華學人”;為了加強與海外的交流,設了“海外中華文化研究”;為了及時了解文化...
本輯為該叢刊第十八輯,設有專論、炎黃二帝及其時代研究、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思潮與學派、文化叢談、文物與考古、文獻整理與研究、探索與爭鳴、中華學人等欄目,收錄學術論文20餘篇。該書內容豐富,十分適合歷史、考古及文獻研究的學生與學者學習閱讀,其論文有較好的學術價值,對於研究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整理編纂中國...
《揚州文化叢談》是2010年江蘇廣陵書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昌智。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解讀揚州文化的豐富內涵、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著意闡釋作者對揚州學派、畫派、清曲、崑曲、評話、戲劇、木偶劇、文選學等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獨到見解,著力探索新時期揚州文化發展的新認識、新思路、新舉措,具有很強的史料性、...
《中國歷史文化》線索梳理(中)《中國歷史文化》線索梳理(下)元明書畫藝術的新特點與新發展 封建集權制度背景下科舉制度鼎盛時期的新特點 鄭和下西洋與明代的對外關係 明代傳教士來華與西學東漸 清朝的兩面文化政策 清代思想文化述略 清朝的文學藝術概述 清朝統治制度的確立與演變 論《蜀海叢談》的特點及其資政價值 家...
《民國戲劇文化叢談》是2016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萍。內容簡介 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孫萍教授主編,以教研室教師和少量校外同仁已發表關於民國時期北京地區戲劇文化方面的論文與民國時期京劇第一科班富連成社的歷史評論為主。圖書目錄 吳小如:1. 我所看過的葉盛章的戲 2. 傳播...
中國修史傳統與中國文明傳承 生命完善的正途——論《周易》乾卦的“龍德”思想 莊子審美化的道德觀 趙訪春秋學與公羊學的關係 “世益降,物益備”——試論王夫之的進化歷史觀 論黃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論價值 祭祀文化 顓頊、帝嚳二帝及其葬地與祭祀考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祭祀對象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文化叢談 對近代大...
文化叢談 大禹圖強拓疆考 清朝總兵張鵬程、張玉麒父子身世考 改進炎帝陵祭奠促進炎帝陵旅遊 文物與考古 阿房宮的想像——對杜牧《阿房宮賦》的雙重誤讀 史前黃河流域奠基現象研究 文獻整理與研究 《周易》“藉用白茅”述論 《國語·齊語》與《管子·小匡》辨析 《文心雕龍》與漢代儒學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文化的...
民族文化與地域文化 晉陽文化是我國北方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結晶 藏族倫理思想和道德觀念發展縱向觀 閩南的海洋文化與海外交通著作 文化叢談 中華文化傳統與企業家的人格形象 思潮與學派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芻議 評中國實學研究的“泛化”與“窄化”論“易道”之“觀”度於本末之間 ——王艮出處觀之研究 ...
文化叢談 對文化發展的七點思考 乾嘉時期東南海岳詩章 文物與考古 龍之原型 正在消失的長城 一一“長城社會史”視野下榆林明長城研究與保護的新思考(二)秦對巴蜀的統治及其移民 文獻整理與研究 戰國竹簡人清華 古史再建出新學 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郝大通著作考略 中外文化交流 中國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基本特徵與發展...
5、禮儀文化對人名的影響――兩周時代的人名制度(三)……四、下篇 中國人“多名制”叢談 1、您能解答《文史知識》的自測題嗎?――古人多名須細辨 2、韓信為何有名無字――字的作用與意義 3、從有“字”到無“字”――字的沿革與變化 4、聞名即知其字――古人取字的方式 5、八大山人・朱耷・別號...
《近代文化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學術方針,專刊各種闡述中國近代文化問題的學術論文、筆談、書評及學術信息,融會各家觀點,推陳出新,努力為推進中國近代文化的研究而作出新貢獻。 《近代文化研究》開設專論、叢談、文獻研究、文化交流、海外文化研究、探索與爭鳴等欄目,力求全面...
文化的衰減規律――文化的新陳代謝規律之二 文化的流動規律――文化的新陳代謝規律之三 四種傳統文化的歷史比較 四種傳統文化略述 漢字文化圈 華夏文化的光環與陰影 如何弘揚華夏文化 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 現代文化的歷史背景和基本特點 文化衝突與文化和諧 《文化學叢談》引說 儒學的現代化 中國有三寶 傳統宗教的現代...
“文化大革命”後,金克木在國內詮釋學和符號學,並將它們用於研究中國文化。他精通梵語、巴利語、印地語、烏爾都語、世界語、英語、法語、德語等多種外國語言文字。他曾僅靠一部詞典,一本凱撒的《高盧戰紀》,就學會了非常複雜的拉丁文。他除了在梵語文學和印度文化研究上取得了成就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學、...
儒家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與主流,又是涵攝百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體系。“五老七賢”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近現代歷史的急劇變革時期,新舊文化的衝突非常激烈。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部分人也具有變法維新以來的新思想,但有些又是頑固的封建文化衛道士。“五老七賢”著述宏富,如宋育仁的《...
春點,又稱「春典」或「唇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訊號,江湖中人彼此聯繫的一種特殊手段。亦稱隱語、行話、市語、方語、怯口、春點、黑話等,是民間社會各種集團或群體出於各自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製的一些以遁辭隱義、譎譬指事為特徵的隱語。在三教九流社會中,禮節;行李包袱的綑紮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的...
四書釋義》、《人生十論》、《黃帝》、《中國思想通俗講話》、《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及大學問節本》、《莊老通辨》、《學龠》、《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湖上閒思錄》、《民族與文化》、《中國歷史研究法》、《孔子論語新編》、《中國文學講演集》、《中華文化十二講》、《中國文化傳統的潛力》、《中國文化叢談...
文集《周有光語文論集》(四卷本)、《周有光語文叢談》(五卷本)相對完整地收錄了先生的重要著述。1989年離休後,視野更加開闊,對中國與世界文化進行高屋建瓴式的回顧與展望,提出許多耳目一新的新觀點。新作不斷推出,舊作也不斷再版,受到世人廣泛關注與學界廣泛推崇。目錄 第一編 知識分子要堅守科學與民主 周有...
四書釋義》、《人生十論》、《黃帝》、《中國思想通俗講話》、《王陽明先生傳習錄及大學問節本》、《莊老通辨》、《學龠》、《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湖上閒思錄》、《民族與文化》、《中國歷史研究法》、《孔子論語新編》、《中國文學講演集》、《中華文化十二講》、《中國文化傳統的潛力》、《中國文化叢談...
簧片多用響銅製作,《尾蕉叢談》一書載有“長管之上冒以匏,短管之中置以簧,用響銅為之,恆用火炙,亦古制也。”尺寸依音高而定,以c、c1、c2三音為例,長度分別為4厘米、3.5厘米、2.5厘米,寬度分別為0.25厘米、0.2厘米、0.15厘米,余者類推。簧料下好後,劃出簧舌輪廓線,用小鑿子鑿透,銼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