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十六講

中國文化十六講

《中國文化十六講》是2008年10月1日長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柳詒徵。

本書為領導幹部提供治國理政參考和修養鏡鑒,是一套值得溫故知新並具有現實指導價值的經典讀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化十六講
  • 作者:柳詒徵
  • 出版社:長征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1日
  • 頁數:29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2043909
  • 叢書名:領導幹部讀經典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柳詒徵(1879-1956)字翼謀,號劬堂、知非,江蘇鎮江人。17歲考中秀才,後曾就讀於三江師範學堂。卒業後曾任教江南高等商業學堂、江南高等實業學堂、寧屬師範學堂、兩江師範學堂、北京明德大學;並一度主持鎮江府中學堂校政。1914年2月,應聘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歷史教授;1925年東南大學發生學潮後一度離去北上,先後執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女子大學和東北大學;1927年任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館長。1929年重返南京,任教中央大學;並曾任南京圖書館館長、考試院委員、江蘇省參議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浙江大學、貴州大學和重慶中央大學,兼任國史館纂修。新中國成立後,執教於復旦大學。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曾主編《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圖書總目》、《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現存書目》。著有《中國文化史》、《國史要義》、《東亞各國史》、《中國版本概說》、《劬堂讀書錄》等。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生於江蘇常州一個“世代仕宦”的書香之家的他,十二歲以後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讀史書,了解中國歷史。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後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第一師範專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後,重返光華大學。1949年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十六講》主要內容:領導幹部讀經典。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的提高,都源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說:經典是那些正在重讀的書,經典是常讀常新的書。
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歷代經典作品中蘊藏著富民強國的豐富智慧、眾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經驗教訓。民為貴、君為輕的治國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潔、克勤克儉的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如臨如履、朽索馭馬的防腐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幸福觀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精忠報國、捐軀濟危的民族大義,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氣節操守,自強不息、精進向上的積極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溫良恭儉、己欲達而達人的人間關愛,厚德載物、不涓細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對領導幹部有著重要的鏡鑒和啟迪作用。
《領導幹部讀經典》第一輯輯選民國人文精粹,囊括梁啓超、章太炎、王國維、蔡元培、魯迅、朱自清、鄭振鐸、呂思勉等大師級作品。

媒體評論

“文化是人類思想的結晶。”“文化者,人類的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易言之,凡人類心能所開創,歷代積累起來,有助於‘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質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業績,都叫做‘文化’。”“文化是包含人類物質精神兩面的業種業果而言。”
——梁啓超
文化即是人生,文化是我們大群體人生一總合體,亦可說是此大群體人生—精神的共業。
——錢穆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講 文化起源
第一節 文字之興
第二節 夏之文化
第三節 殷商之文化
第二講 諸子之學
第一節 老子與管子
第二節 孔子
第三節 諸子之學
第三講 秦漢文明
第一節 秦之文化
第二節 兩漢之學術及文藝
第三節 佛教入中國之初期
第四講 晉唐文化與佛教
第一節 清談與講學
第二節 佛教之盛興
第三節 隋唐之學術文藝
第四節 隋唐之佛教
第五講 宋明學術
第一節 宋儒之學
第二節 明儒之學
第六講 婚姻
第七講 族制
第八講 官制
第九講 選舉
第十講 貨幣
第十一講 衣食
第十二講 住行
第十三講 教育
第十四講 語文
第十五講 學術
第十六講 宗教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