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劇種鑑賞

中國戲曲劇種鑑賞

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是上海戲劇學院建設的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該課程於2018秋冬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課。該課程授課教師為葉長海、朱恆夫、王馗、張大新、方錫球、吳慧穎等。據2021年8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7學期、累計選課9.12萬人,累計學校312所,累計互動62.92萬次。

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共十四章,包括豫劇鑑賞、崑劇鑑賞、黃梅戲鑑賞、評劇鑑賞、越劇鑑賞、秦腔鑑賞、川劇鑑賞、湘劇鑑賞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戲曲劇種鑑賞
  • 類別:慕課、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 授課平台:智慧樹網
  • 開課時間:2018秋冬(首次)
  • 授課老師:葉長海、朱恆夫、張大新、方錫球、吳慧穎、王馗等
  • 建設院校:上海戲劇學院
課程性質,課程背景,適應專業,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計畫,教學目標,考核標準,所獲榮譽,教師簡介,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戲曲蘊藏中華民族的哲學觀倫理觀、美學觀、宗教觀等,中國各地方戲曲文化極具豐富性與民間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大中學校戲曲師資不足,戲曲經典難以普遍進入課堂。青少年對中國戲曲關注度小,但他們是中國戲曲文化的傳播者與傳承者。

適應專業

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適用戲劇與影視學類學生學習。

課程簡介

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共十四章,第一章介紹中國戲曲各地劇種的發展現狀;第二章講述崑劇的歷史演變以及著名劇目賞析;第三章介紹秦腔的源流沿革以及著名劇目賞析;第四章講述川劇的形成的歷史和川劇的傳承;第五章介紹粵劇的藝術特點和著名劇目賞析;第六章講述湘劇的本土淵源以及湘劇藝術的審美價值;第七章介紹豫劇源流的發展和藝術特色以及豫劇的現狀與傳承發展舉措;第八章講述京劇的形成與發展以及藝術特點;第九章介紹越劇的形成和發展歷程和越劇的藝術特色;第十章講述評劇產生的過程和評劇現狀;第十一章介紹黃梅戲起源和黃梅戲審美特徵;第十二章講述少數民族戲劇發展和中原文化的交流及其傳承與發展;第十三章介紹閩台戲曲的藝術特點;第十四章講述灘簧腔戲的歷史和特徵。

課程大綱

緒章 中國戲曲劇種概述
0.1 中國戲曲劇種概述
第一章 崑劇鑑賞
1.1 崑劇簡介
1.1.1崑劇的源流沿革
1.1.2崑劇的藝術特色
1.2 崑劇名劇鑑賞
1.2.1崑劇名劇介紹
1.2.2《牡丹亭》鑑賞
1.2.3《長生殿》鑑賞
1.3 走向未來
第二章 秦腔鑑賞
2.1 秦腔簡介
2.1.1秦腔的源流沿革
2.1.2秦腔的藝術特色
2.2 秦腔名劇鑑賞
2.2.1《三滴血》鑑賞
2.2.2《火焰駒》鑑賞
2.3 秦腔的發展與傳承
第三章 川劇鑑賞
3.1 川劇簡介
3.1.1川劇的歷史淵源
3.1.2川劇五種聲腔來源與一體化
3.2 關於川劇的藝術特點
3.3 川劇名劇鑑賞
3.3.1《白蛇傳 • 水漫金山》 鑑賞
3.3.2《拉郎配》 鑑賞
3.3.3《巴山秀才》鑑賞
3.4 川劇的現狀與傳承的做法
第四章 粵劇鑑賞
4.1 為人類所共享的粵劇藝術
4.2 粵劇名劇鑑賞
4.2.1粵劇的嶺南風格
4.2.2音樂與文學相彰的粵劇劇目
4.3 粵劇經典作品的結構風格
4.4 粵劇電影的藝術魅力
第五章 湘劇鑑賞
5.1 湘劇簡介
5.1.1湘劇的本土淵源
5.1.2湘劇的四種聲腔
5.1.3近現代湘劇藝術發展
5.2 名劇鑑賞
5.2.1湘劇劇目類型多樣
5.2.2湘劇名劇目鑑賞
5.3 湘劇的“流派藝術”及傳承
5.4 湘劇藝術的審美價值
第六章 豫劇鑑賞
6.1 豫劇源流發展與其劇種藝術特色
6.1.1豫劇的興起、發展與現代化的進程
6.1.2當代豫劇的轉型和發展
6.1.3豫劇的音樂體制、腳色行當和唱腔流派
6.2 豫劇名劇鑑賞
6.2.1彰顯女性人格魅力的典範-豫劇《花木蘭》
6.2.2傳統人格精神的重塑-豫劇《程嬰救孤》賞析
6.2.3豫劇現代戲的開山之作-《朝陽溝》賞析
6.3 豫劇現狀與傳承發展舉措
第七章 京劇鑑賞
7.1 京劇簡介
7.1.1京劇的形成
7.1.2京劇的發展
7.2 京劇的藝術特色
7.3 京劇的現狀與傳承的做法
7.3.1京劇流派鑑賞(上)
7.3.2京劇流派鑑賞(下)
第八章 越劇鑑賞
8.1 越劇的形成與發展歷程
8.1.1越劇的起源與革新
8.1.2越劇的發展與探索
8.2 越劇名劇鑑賞
8.2.1《梁山伯與祝英台》鑑賞
8.2.2《西廂記》鑑賞
8.2.3《紅樓夢》鑑賞
8.3 越劇的藝術特色與傳承現狀
第九章 評劇鑑賞
9.1 評劇簡介
9.1.1評劇的產出
9.1.2評劇的開創及其發展
9.2 評劇名劇鑑賞
9.2.1特殊的愛情婚姻戲《花為媒》
9.2.2現代評劇的巔峰《楊三姐告狀》
9.2.3獨具評劇特色的《秦香蓮》
第十章 黃梅戲鑑賞
10.1 黃梅戲的生成與發展
10.2 黃梅戲代表性的藝術家
10.3 黃梅戲經典劇目
10.3.1《天仙配》鑑賞
10.3.2《女駙馬》鑑賞
10.3.3《徽州女人》鑑賞
10.4 黃梅戲的主要審美特徵
第十一章 中國少數民族戲劇鑑賞
11.1 少數民族戲劇簡介
11.2 少數民族劇種介紹
11.3 少數民族戲劇與中原文化交流
第十二章 閩台戲曲鑑賞
12.1 閩台淵源
12.2 福建戲曲
12.2.1梨園戲賞析
12.2.2莆仙戲與高甲戲鑑賞
12.3 台灣戲曲
第十三章 灘簧腔戲劇種鑑賞
13.1 灘簧系列劇種簡史
13.1.1灘簧腔戲的發展
13.1.2灘簧腔戲的本灘風雲(上)
13.1.3灘簧腔戲的本灘風雲(下)
13.2 灘簧劇目的特徵
13.3 灘簧名劇鑑賞
(註: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秋冬
32
9201
第2次開課
2019春夏
10800
第3次開課
2019秋冬
17900
第4次開課
2020春夏
17100
第5次開課
2020秋冬
16700
第6次開課
2021春夏
待定
第7次開課
2021秋冬
36
招生中
該課程第1~7次開課的授課教師均為葉長海、朱恆夫、張大新、方錫球、吳慧穎、王馗、謝雍君、杜建華、夏冬、曹凌燕、柯琳、鄒世毅、何桑。

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1、主要講述劇種史和藝術特色,拒絕面面俱到;
2、選取經典的劇目,以名劇表演+專家講解進行賞析;
3、選取傳播面廣、歷史悠久、藝術性強的劇種。

教學計畫

據2021年7月智慧樹網平台顯示,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在每一章安排了“作業測試”內容,且學習結束前安排了“期末考試”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戲曲知識,接受戲曲文化,提升藝術鑑賞水平;
2、認知戲曲經典,增強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與道德修養;
3、培養廣泛的戲曲愛好者,為中國戲曲經典的傳播做貢獻。

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緒論 單元測試
100
0.3
第一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二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三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四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五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六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七章 單元測試
130
0.5
第八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九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十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十一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十二章 單元測試
220
0.8
第十三章 單元測試
220
0.4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崑曲美學特徵
5.0
傳播至域外的川劇劇目
5.0
東北二人轉土與野的美
5.0
黃梅戲名劇欣賞
5.0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中國戲曲劇種鑑賞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教師簡介

葉長海,上海戲劇學院文學碩士,主編《中國京劇》《中國戲劇研究》《大辭海·戲劇電影卷》等。
朱恆夫上海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教授,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一等獎。
張大新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博士生導師,主編《二十世紀元代戲劇研究》等學術專著。
方錫球安慶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主編《繆斯的足跡——文藝發展機制論》等專著。
吳慧穎廈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從事戲劇理論、閩台戲劇研究和文藝評論工作。
王馗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戲曲史論。
謝雍君,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戲曲史論、戲曲教育研究等。
杜建華,曾任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院長,主編《川劇表現手法通覽》《川劇精華》等工具書。
夏冬,天津市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評劇、雜技理論研究。
曹凌燕,上海市藝術研究所副所長,從事戲劇藝術和文化研究工作。
柯琳中央民族大學教授,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傳統音樂、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
鄒世毅,湖南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策劃、參與創作《桃花汛》《乾隆判婚》《鄉里警察》等劇目。
何桑,陝西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從事戲劇戲曲史論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