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場的戰略大反攻

中國戰場的戰略大反攻,是抗戰歷史中的重要戰役,是重要的敵後戰場

基本介紹

  • 名稱:中國戰場的戰略大反攻
  • 發生時間:台北時間 1945年 
戰役過程,戰役結果,戰役影響,

戰役過程

1944年4月至年底的豫湘桂戰役後,日本軍國主義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中國戰場逐步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同時,日本在各個戰場都遭遇到慘敗,進入1945年,隨著德國法西斯戰敗投降,日本軍國主義陷入四面楚歌,已經瀕臨覆滅,美軍已經逐步威脅日本本土。1945年7月26日,為了最後打敗日本軍國主義,中美英三國聯合發表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內閣經緊急討論,第二天,首相鈴木竟然通過記者招待會的方式聲明對波茨坦公告“置之不理”。為此,盟國只有發動對日本的最後一戰,中國戰場全面反攻的時刻也即將開始。
在對日作戰的最後時刻,美國分別於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顆核子彈;同時,蘇聯於8月8日對日宣戰,9日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日本關東軍由於深陷中國14年的長期戰爭中,在東北軍民和全國軍民持久抗戰的打擊消耗下不斷死傷不斷補充,老部隊基本消耗殆盡,戰鬥力大減,因而不堪一擊,迅速失敗。
在中國戰場,全面反攻的時刻已經到來。在中國人民即將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產黨於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基本經驗進行了科學系統地總結,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七大提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政治路線和軍事路線,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基礎。
正面戰場,由於國民黨軍隊整編後的主力大部在西南大後方,前線部隊受豫湘桂戰役失敗的影響,實力尚未恢復。正面戰場雖然進行了局部反攻,如1945年3月湘西會戰取得勝利,以及春夏之際隨著日軍被迫戰略收縮將華南日軍主力撤退從而尾追日軍收復廣西,整體上由於抗戰形勢的迅速發展,未能展開。
因此,中國戰場的大反攻任務主要落在敵後戰場上,敵後戰場將持續兩年的局部反攻轉為對敵之全面大反攻。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聲明,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立即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與盟國一起對日本進行最後的決戰。命令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切抗日力量向“一切不願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實行廣泛的攻擊”。並指示根據大反攻的需要,改變戰略戰術,將敵後軍隊大部迅速集中,脫離分散游擊狀態,變成正規軍隊,以集中力量進行反攻。1945年8月10日、11日,中國共產黨延安總部向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連續發布7道反攻命令,並限令敵偽向中共武裝繳械投降。

戰役結果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命令,中共領導下的人民抗日力量向日偽發動了全面大反攻,不斷取得勝利,擴大了解放區的面積,增強了人民抗日武裝力量,拔掉了許多敵防守力量相對薄弱的中小城鎮,進一步將日偽壓縮到大城市。並切斷了各交通要線,割裂了日軍之間的聯繫,積極準備進一步殲滅所有頑抗之敵。同時,中共中央抽調大批幹部和八路軍、新四軍部隊挺進東北,配合蘇軍消滅關東軍。

戰役影響

由於中國等各主要盟國對日一致展開全面打擊,日本法西斯已經走投無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曙光就在眼前。中國軍民的戰略大反攻,最後完成了毛澤東在抗戰初期就科學預言的抗日戰爭戰略防禦、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的最後一個環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