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幸福地圖

中國幸福地圖

騰訊新聞聯合全國34家媒體,邀請網友票選當地最幸福的領域,並給當地幸福指數打分。活動歷時15天,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共有3000 多萬網友參與投票,共同繪製成數據控“中國幸福地圖”。

從溫飽到幸福,是一個時代的嬗變;從茫然奔波到體味幸福,是公民權益的轉身。“幸福”,正成為諸多地方的施政目標。有媒體不完全統計,全中國至少18個省市區明確提出了“幸福社會”的概念;2011年數據則顯示,已有100多個城市提出建設“幸福城市”。

騰訊聯合全國34地媒體,邀請網友票選當地最幸福的領域,並給當地幸福指數打分,共同繪製的“中國幸福地圖”發布。內地幸福指數西藏以6.7分(最高10分)排名第一,寧夏第二,海南、江蘇、遼寧、福建並列第三名。湖北、貴州、甘肅以及北上廣均為最低分5.0分。

介紹,標準,排名,瑣碎,

介紹

究竟什麼是幸福呢?網路上流傳經典的段子說,“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話雖戲謔,卻道出了幸福是一種主觀感受的特點。人月兩圓是一種幸福,春華秋實是一種幸福,健康快樂是一種幸福,業績進步是一種幸福……瑣碎的幸福,確實能以精密丈量。
儘管在公共輿論層面的“幸福對話”有可能跑偏,但在決策與制度設計方面的共識卻日漸清晰:一是民生幸福成為官方 熱詞,已經開始悄然影響官場語態。譬如2012年6月9日湖北省第十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努力建設幸福湖北”;而往前,寧夏2007年就提出了“幸福寧夏”的目標等。二是幸福指標納入行政目標,權力開始觀照民生感受。基於此,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發布中國幸福城市排名,央視也發布了省會城市幸福感排名。三是幸福研究成為學術常態,並以此校準公共政策。早在2006年,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稱,中國今後將推出幸福指數等一些新的統計內容。研究幸福、考量幸福,潛台詞在於“關懷個體的幸福感受、關注權利與自由的舒適程度”。

標準

“中國幸福地圖”充分利用騰訊網全平台問卷調查獲取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在這個平台上,你可就十大民生領域——“收入、治安、物價、飲食、交通、空氣、房價、教育、醫療、就業”等投票,選出你覺得最幸福的領域,並發表一句話感言。

排名

最終,西藏以6.7分當選內地最幸福地區,寧夏以6.2分排名第二,海南、江蘇、遼寧、福建以6.0分並列第三。
各地最幸福領域中,雲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廣西、海南、貴州、西藏、青海、寧夏、新疆等地占投票比例41%的網友對當地空氣品質感到幸福。其中,雲南網友中的38.04%對空氣品質感到幸福,僅次于海南的47.67%和貴州的39.76%,排全國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物價、房價、教育、醫療、就業,均未成為各地最幸福的領域。民生所盼,於茲可見。

瑣碎

中國的“幸福地圖”,也許越瑣碎越靠譜。
幸福應該是沉下身子的暖意,而不是數字迷局中的詩意。2006年以來,各地陸續發布幸福指數,這一指數甚至一度被認為將取代GDP指標。今日看來,這種揣測被政界和學界雙重否定。那么,如何釐清GDP與幸福之間的關係、是不是數字越高越幸福、精神層面的幸福如何丈量,這些問題確實需要摒棄“62%民族復興指數”式的懸疑。真正的民生幸福,應該與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密切相關,或者是城市裡的一條給排水管道,或者是農村里一項及時的補貼,而不能總是落實在面目模糊的、巨觀層面的“平均”或“總量”里。
幸福應該是一種民生欲求,而不是榜單上的赫赫成績,多問一些“還有哪些不幸的理由”——排隊展覽幸福,更要坦誠地問政公共生活。在公民社會,修補政策或制度的缺漏,才有更踏實的幸福。提速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台的進程、深化公共衛生健康服務層級與水平、關注轉型期公民的“中國式煩惱”,無疑都是增益公共幸福的最佳手段。
幸福不是測算出來的,而是在付出與收穫中尋找新的平衡。大街小巷、街頭巷尾,新開通的捷運、新提速的網路、新搬進的保障房、新啟用的公共體育館……哪怕是爭議不斷的居住面積或薪資水平,罵也罵了、說也說了,回到一家老小熱氣騰騰的飯桌上,殷實的菜品、便捷的現代生活,舊時王謝堂前燕,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些瑣碎的柴米油鹽,才是暖意盈盈的“微幸福”。
從後現代經濟學觀之,幸福首先是價值,而不是效用。我們“壓力山大”,但我們又倍感幸福;這未必是最好的大時代,卻是我們並肩生活的大時代。當我們以幸福訴求叩問每個心靈,在“壓力山大”全球第一的今天、拷問中國公眾的“幸福權”,這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