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由該院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台編制的《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資源發展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該報告由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和國家遙感中心領導,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台主持。報告耗時一年多編撰而成,我國各衛星中心、主要民營衛星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113個單位共同參與了報告的相關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資源發展報告
- 發布時間:2021年1月21日
2021年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由該院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台編制的《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資源發展報告》正式對外發布。
該報告由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和國家遙感中心領導,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台主持。報告耗時一年多編撰而成,我國各衛星中心、主要民營衛星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等113個單位共同參與了報告的相關工作。
2021年1月2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獲悉,由該院運維的國家對地觀測科學數據中心和國家綜合地球觀測數據共享平台編制的《中國對地觀測數據資源發展報告》正式對外發布。該報告由科技部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和...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是2010年1月1日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杜平、曾瀾、承繼成、胡如忠。內容簡介 信息化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浪潮,而“數字中國”是國家信息化的一個制高點。本書集中了數字中國有關各領域的一線專家學者,通過第一手資料,全面、系統地闡述近年來數字中國的發展現狀、所取得的成果和...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1):中國篇》是一本202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華東。內容簡介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21):中國篇》聚焦零飢餓(SDG 2)、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SDG 6)、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 11)、氣候行動(SDG 13)、水下生物(SDG 14)和陸地生物(SDG...
2017年6月12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報告(2016)”。該報告圍繞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經濟社會發展25項指標中的7項建立可持續發展遙感監測的評價指標,緊緊圍繞中國的土地利用、植被狀況、典型城市群區域大氣狀況、糧食生產形勢、水資源與水環境等熱點問題展開論述,並就京津冀協同發展、胡煥庸線...
《中國測繪事業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是 2005年 中國測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測繪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組。簡介 本書深入分析了測繪發展的現狀與趨勢,研究了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對測繪的需求,揭示了新時期測繪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地位和作用,系統地提出了到2020年我國測繪發展的總體戰略...
國家網信辦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3年12月,2023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發布,“數字中國”在 列。2024年2月 18日至3月5日,開展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工作 。概念 針對性研究 此後,中國科學家展開了針對性研究,並提出了與之相對應的“數字中國”概念。1999年10月14日,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
2008年5月22日,資源三號衛星方案設計工作啟動會。2009年1月21日,資源三號衛星整星方案研製總結報告通過五院院級評審,衛星按照內控節點完成轉初樣工作。2009年4月28日,項目辦孫承志主任向中國政協“對地觀測技術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問題”專題調研組作相關報告。2009年4月28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四司一處...
已成為衛星技術的主要套用方向之一,對地觀測衛星在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套用領域包括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地質找礦、海洋預報、環境保護、災害監測、城市規劃、地圖測繪以及軍事偵察、飛彈預警和戰場評估等方方面面,其數據與信息已經成為國家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
我國是GEO創始國並一直擔任代表亞洲大洋洲的聯合主席國,在GEO的成立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開幕式上,GEO中國首席代表、中國聯合主席執行代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代表GEO中國聯合主席、科技部副部長黃衛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辭,回顧了GEO近年來的重要成就,結合當前地球觀測融合數位技術的新方向對GEO的...
1979年,遙感套用研究所成立,開啟中國遙感事業的發展之路。1985年,中國科學院航空遙感中心成立,引進兩架遙感飛機。1986年,中國科學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建成。1995年,建立“地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7年3月,中國科學院黨組對全院遙感領域的優勢資源進行了初步整合,在遙感衛星地面站、航空遙感中心和數字地球實驗...
地震預測研究所主持的“中國震例研究”項目系統收集整理出版的《中國震例》,包括215個左右震例的研究報告及相關的信息等資料。以地震預測研究所為依託的正在推進的地震電磁衛星工程項目,為開展地震電離層效應研究奠定了更堅實的數據基礎。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地球空間觀測數據共享分中心發展前景 編輯 語音 以現有...
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設在中國地震台網中心,是地震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主體和核心,承擔地震科學數據共享服務技術體系的構建和主體資料庫的整合與改造。專業數據共享分中心設在各研究所,承擔專業數據資源的整合與改造,以及專業數據的共享發布與服務。省級數據節點是國家地震科學數據共享中心的主要數據源。1. 國家地震...
網路工程覆蓋了我國大陸95%的國土,建成後使我國對地殼運動的監測精度提高了三個數量級,觀測效率提高了幾十倍,所產出的大範圍和時空密集的地殼運動數據,成為地球科學定量研究的基礎,將為我國地球科學發展提供豐富的基礎數據資源。工程建設期間,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委託國家計委和科技部成立了強有力的...
從80年代開始,NASA一邊準備與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ESA、日本、加拿大的合作體制,一邊致力於地球環境問題的研究,逐步推進而發展了EOS計畫。EOS科學與任務需求工作組於1884年提出報告,EOS科學指導委員會對報告進行了討論,提出了現在的EOS計畫,並於1985年獲得美國總統的明確支持,並把EOS計畫布置於利用空間...
覆蓋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為擴大衛星數據資源共享和套用,新增支持浙江、安徽、江西、山西、雲南和廣西6省區分別建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省級數據與套用中心。中國已有16個省級行政區域建立了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省級數據與套用中心,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地方政府現代化治理能力等需求提供服務支撐。
尤其是對於霧霾它會有一些特別的包括行程、發展、消散等基礎提供了信息保障。2022年1月8日凌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自主啟動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回響機制,緊急調度在軌衛星,開展緊急過境預測和成像指令修改,安排高分四號衛星、高分六號衛星、高分七號衛星、高分一號04衛星等4顆衛星於對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