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射帶蛤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下泥盆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射帶蛤
- 外文名:Actinodesma(Actinodesma)zhongguoensis Zhang,1977
- 形成時代:下泥盆世
- 產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
中國射帶蛤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下泥盆世時期化石。
中國射帶蛤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下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殼大,不斜,橢圓形,殼長大於殼高;鉸緣長,前後端尖;前後耳三角形,前耳較小,後耳大,與殼體分界均不明顯;後耳下邊緣直斜與腹緣相連,左殼較膨凸;殼頂靠前,不...
四川褶翼蛤(射翼蛤)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梅家院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中等至巨大,縱斜卵形至高梯形。兩殼不等。左殼較凸。前耳小,半圓形,前端凸圓,放射棱脊和同心飾明顯,居寬深的足絲凹曲,以深溝與殼體分界;後耳大,三角形,低平,末端稍尖,不超出殼後緣,後邊緣...
甘氏梁褶翼蛤(射翼蛤)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紅旗甘氏梁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縱斜四邊形,殼頂軸角60~65度,兩殼不等。左殼平凸或適度地凸。前耳很小,弓形,前端中上部較凸,足絲凹曲寬,以淺溝與殼體分界,具強同心脊;後耳大,平,三角形,末端未保存,從生長線...
射帶紫雲蛤 射帶紫雲蛤(學名:Gari radiata)是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紫雲蛤科紫雲蛤屬的動物。
展翼褶翼蛤(射翼蛤)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謝家灣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中等大小,高略大於長,呈倒梯形,頂軸角65~70度。兩殼不等。左殼適度凸,前耳小,三角形,前端明顯地窄或尖凸,具細密的放射線和與之交成格線的同心圈,以淺溝與殼體分界;後耳大,三角形,末端很窄而...
華麗褶翼蛤(射翼蛤)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頂軸角70~80度,高大於長,方卵圓形,兩殼不等。左殼相當凸。前耳小,弓形,前端弧形,飾同心層,以淺溝與殼體分開;後耳大,三角形,拱凸,末端方,不越出殼後緣,後邊直或微凹,與殼體分界明顯,表面...
後突褶翼蛤(射翼蛤)(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中等至較大,斜四邊形,頂軸角60~70度。左殼凸度相當大。前耳小,扇形,具同心層,分界清楚;後耳大,平,三角狀,末端尖而伸展成翼狀,遠超出殼後緣,後邊緣深凹,耳凹頗深,表面兩級間生式放射脊...
放射雙帶蛤,唱片蛤科唱片蛤屬軟體動物,主要分布於越南、中國大陸、台灣。 簡介 播報 編輯 放射雙帶蛤(學名:Semele zebuensis),是簾蛤目唱片蛤科唱片蛤屬的一種。 種屬 播報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雙殼綱 Bivalvia 目: 簾蛤目 Veneroida 科: 唱片蛤科 Semelidae 屬: 唱片...
湖北射翼蛤是發現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的下志留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長大於殼高,前斜,前耳半圓形,較低平,有一明顯的溝與殼體分開,其上僅同心飾;後耳大,三角形,末端稍尖,其下邊向內凹曲,後耳分化明顯,左殼殼面均勻分布放射線,此外還有同心線,與放射線構成四方形格線。保存單位 ...
廣西射翼蛤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南丹縣羅埂河邊的下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強前斜,前耳小,方圓形,有一寬而淺的凹陷與殼面分開,具同心線;後耳大,低平,長,末端未保存,上有放射脊;左殼較凸,殼面有10~15條粗射棱,兩射脊間溝寬;間生的二級射線不發育,同心線不發育或較密。保存...
甘氏梁褶冀蛤(射冀蛤)(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的泥盆紀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縱斜四邊形,殼頂軸角60~65度,兩殼不等。左殼平凸或適度地凸。前耳很小,弓形,前端中上部較凸,足絲凹曲寬,以淺溝與殼體分界,具強同心脊,後耳大,平,三角形,末端未保存,從生長線...
射飾小海筍蛤 射飾小海筍蛤是發現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北流市的下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大,長橢圓形輪廓,橫長,殼長大於殼高的兩倍,殼頂突出,位於前1/3處;前部短,前緣圓,後部伸長,後殼頂坡略下彎,後端略呈截切狀,中等膨凸,全殼具放射線,同心線極弱。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湖南射翼蛤 湖南射翼蛤是發現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中泥盆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不等殼,左殼凸曲,右殼凹平;前耳小,上有同心線及放射線;後耳大,耳凹明顯,低平,與殼面明顯分開,上飾有不規則的放射棱脊及細同心線。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射帶河籃蛤 射帶河籃蛤(學名:Potamocorbula fasciata)是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雙殼綱海螂目籃蛤科河籃蛤屬的動物。
射帶鏡蛤(Phacosoma troscheli Lischke,1873)是簾蛤科鏡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形態 貝殼大型,外形酷似日本鏡蛤,不同的是本種的同心生長紋比日本鏡蛤粗,殼面淺棕色,有放射狀棕色條紋。殼頂尖,位於貝殼前方1/3處,頂尖完全傾向前方。由殼頂往前方彎曲,往後方先隆起後斜圓。上前緣的位置高,略往上翹...
皺紋杓蛤(Cuspidaria corrugata Prashad,1932)是杓蛤科杓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殼型中等大,殼質較薄脆;主體部卵圓形,喙部較粗短;殼的前緣略尖,前背緣凸,喙部的背緣微下陷;殼表具生長線,另有與其相交的、較粗的同心肋,肋的脊部較尖,肋間溝較寬;喙部有細弱的放射線約6條;殼表土黃色...
有幾種珍珠蛤,殼表及外形變異極大,因此很難加以鑑定。本種外形成卵狀或似圓盤,左殼比右殼略大。殼表有輪脊,靠近邊緣處脊上有鱗片。鉸合部長,兩端都有小齒,兩殼的中央處樓有一大閉殼肌痕。殼表淺褐色或灰色,有濃密的紅褐色放射紋;內面具珠母光澤。簡介 輻射珍珠蛤 拉丁文學名:英文名稱:Rayed Pearl ...
而在黎明射蛤屬被命名後,世界各國研究人員也陸續在其他地塊找到了這種固著蛤的化石。不過,資料顯示,黎明射蛤屬的分布範圍局限於特提斯北岸的亞洲西南部,以及太平洋西岸的日本北海道地區,地質時代為晚阿普特至阿爾布期。在隨後幾年的發掘工作中,沙金庚與饒馨等人又在拉薩地塊南緣的桑祖崗組發現了黎明射蛤屬的蹤跡...
四射綴錦蛤(Tapes belcheri Sowerby,1853)是簾蛤科綴錦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形態 貝殼中等大小,長卵圓形,背部和中央部略膨脹。殼前端略短,尖瘦,後端鈍圓,背後緣斜,腹緣圓。在腹緣靠近後端,即在貝殼後1/3處常有一個不很明顯的屈曲,有的標本見不到。殼頂不突出。小月面棕褐色,長披針形,上有...
襞蛤(Plicatula plicata (Linnaeus,1767))是襞蛤科襞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貝殼多呈卵圓形,但有變化,殼較扁平,殼質較堅固。殼前端較細圓,後端寬圓,兩殼多相等,殼兩側略等。它以右殼附著在外物上。左殼表前部稍凸而較光滑,後端具有放射肋;放射肋約有10餘條,多數光滑有分枝,但也有不分枝的...
西藏緬甸蛤是發現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芒康縣小邦達區下鹽井鄉的晚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小,橫卵形,膨凸小。殼頂凸圓,微突出鉸邊。殼面中部放射脊首級23~25根,局部出現數根較長的二級和少數很短的三級射脊插入,放射脊飾占據殼面約2/3,此處同心生長線及極為細弱。後部無放射飾,僅見同心生長線...
南海鴨嘴蛤(Exolaternula nanhaiensis Zhuang et Cai,1982)屬於鴨嘴蛤科鴨嘴蛤屬的動物,分布於分布於南海海域。形態特徵 殼質稍厚,半透明,但仍較脆弱,兩殼較膨脹;兩殼不等,左殼大於右殼;殼頂稍突出,位於背部中央之後,兩殼頂彼此接近;各有一條橫裂縫;貝殼的前部寬大,前端圓,前背緣微凸,殼的後...
新加坡帚形蛤(Cardiomya singaporensis Hinds,1843)是杓蛤科帚形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貝殼小型,殼質薄脆,較膨脹,兩殼不等,左殼較右殼更大更膨脹些;殼頂較突出,位於背部中央之前;殼的前緣略尖,前背緣短而較直,同前緣以鈍角相交;殼的後部延伸成喙狀,末端開口,後背緣長,微下陷;殼表具放射...
長幫斗蛤(Frenamya elongata (Carpenter,1864))是幫斗蛤科幫斗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貝殼中小型,殼質薄脆,殼形細長,略呈新月形;兩殼側扁,但不相等,左殼大於右殼,右殼扁平;殼頂低平,位於背部前端約1/6處;殼的前端略尖,前背緣短而微凸,後背緣長而微下陷,腹緣弓形;左殼有波狀同心肋,自...
日本短吻蛤(Periploma japonicum Bernard,1989)是短吻蛤科短吻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殼型較大,殼長可達30mm以上,殼質薄脆,半透明,左右側扁,兩殼不等,右殼大於左殼;殼頂尖而低,向後傾,位於背部中央之後,殼頂有一短的裂縫;殼的前部寬大,前緣圓,前背緣微凸;殼的後部短小,較細,末端截形...
多肋海旋心蛤(Haliris multicostatus (Adams,1862))是旋心蛤科海旋心蛤屬的一種動物。形態特徵 貝殼小型,殼質較厚,兩殼膨脹,殼長同殼高近相等;殼頂向前向內捲曲,位於背部前端約1/4處,小月面內陷較深;殼表有放射肋26條左右,殼的前部多為次生肋,肋間溝較狹窄,粒狀突起遍布殼的表面;殼的前端略...
概述 輻射莢蟶(學名:Siliqua radiata),台灣稱作光芒豆蟶,是簾蛤目刀蟶科莢蟶屬的一種。主要分布於台灣,常棲息在潮下帶。簡介 中國大陸名稱:輻射莢蟶 拉丁文學名:Siliqus radiata Linnaeus 英文名稱:Sunset Siliqua 貝類動物、腹足綱、竹蟶超科、刀蟶科 分布:印度洋 數量:多見 尺寸:7.5厘米 殼極薄...
後端略尖。殼面有突出而厚的同心生長線,生長線平寬而微突出殼面。殼面具有4條較明顯的放射狀色帶。外韌帶。右殼中、後主齒和左殼前、中主齒分裂為二。分布範圍 中國海南、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台灣分布 基隆市,澎湖。.習性環境 埋棲生活於淺海的沙泥海底。濾食藻類及有機碎屑潮間帶沙灘、泥灘等。
在河流入海口,泥沙混雜,造就了食物豐盛的環境,常可發現大量鳥尾蛤。岩岸是腹足類的大好獵場,它們能牢牢地吸附在岩石上。海螺活動較慢,常以海藻及微小生物為食,它們一般棲息於淺海海域,嗜食棘皮動物。殼體的外唇部極度外展,且雌螺的體型明顯大於雄螺。肉可食用,殼供觀賞,可用於雕刻。夜間活動。足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