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氏梁褶冀蛤(射冀蛤)(新種)

甘氏梁褶冀蛤(射冀蛤)(新種)是發現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的泥盆紀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氏梁褶冀蛤(射冀蛤)(新種)
  • 外文名:Ptychopteria (Actinopteria) ganshiliangensis Liu sp. nov.
  • 形成時代:泥盆紀
  • 產地: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鄉甘溪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殼大,縱斜四邊形,殼頂軸角60~65度,兩殼不等。左殼平凸或適度地凸。前耳很小,弓形,前端中上部較凸,足絲凹曲寬,以淺溝與殼體分界,具強同心脊,後耳大,平,三角形,末端未保存,從生長線推斷,邊後微內凹,與殼體分界清楚,表面有簡單的和兩級間生式放射線,與同心飾交成格線。殼體呈寬卵形,適度凸,殼頂略後的下方凸度稍大,殼中下部平凸,近前緣上部較陡。前緣上部略內凹,中下部弧形,腹緣半圓形,後緣微凸。殼嘴較鈍,前指,位近前端。殼體表面放射飾多而較細,在殼中部每厘米內有6~8根一級放射脊。一級射脊起於殼頂,窄圓而凸,二級放射線始於殼頂下方1cm處;三級射線發生於中下部;射脊寬度小於脊間溝。同心飾弱,同心圈稀少,近腹緣增多。右殼微內凹,前耳未保存,後耳大,狹三角形,平,末端稍微尖,不超一出殼體後緣,後邊緣寬凹,與殼體分界不顯,表面有兩級分叉和間生式的放射飾,與同心飾組成不明顯的格線構造。殼體緩內凹,具三級細放射飾,有間生式,也有分叉式的。同心生長線弱,同心圈不規則。最大標本長、高分別為73、78mm,鉸長64mm。

保存單位

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