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客家建築文化
-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 頁數:598頁
- 品牌:湖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吳慶洲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ISBN:9787535149749, 753514974X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
內容簡介
《中國客家建築文化(上下)》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國客家建築文化(上下)》的選題所涉範圍是比較全面的,從中國古代建築思想、理論,建築制度、建築文化觀、建築藝術、建築形制、中西建築文化交融等各個層面來闡釋中國建築文化的特徵,是一套全面研究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大型學術叢書。從建築文化學到建築思想的淵源、流變,從建築的詞源到典辛制度的考錄,從墓葬建築到園林,從史前的聚落形態到歷代城市的演變,從創作理論到形制的源流,從裝飾藝術到小品的文化觀,從建築的外部空間構成到環境生態觀,從歷代名作、名匠到軍事、橋樑建築藝術莫不包羅並列、幾乎各專著本身即具有新創性。《中國客家建築文化(上下)》對中國客家建築文化進行了研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客家源流和分布
本書以“中國客家建築文化”為題,首先必須弄清什麼是客家,什麼是客家人,客家有何源流,客家人分布在什麼地方。了解了以上問題,才能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客家建築文化。
第一節 客家和客家人的概念
什麼是客家?什麼是客家人
《辭海》是這樣界定“客家”的:
相傳西晉末永嘉年間(4世紀初),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紀末)以及南宋末(13世紀末)又大批過江南下至贛、閩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於當地原來的居民,後遂相沿而成為這一部分漢人的自稱。
福建師範大學謝重光教授提出:
“客家”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種族的概念。因為種族的因素——即自北方南移的大量漢人固然是形成客家的一個因素,但單有南移的漢人還不能形成“客家”,還有待這批南移漢人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遷入某一特定地區,以其人數的優勢和經濟、文化的優勢,同化了當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迥異於當地原住居民的舊文化,也不完全類同於外來漢民原有文化的新型文化,那么這種新型文化的載體——一個新的民系,即客家民系才得以誕生。
胡希張、莫日芬、董勵、張維耿著《客家風華》認為:
客家民系可作如下界定:它是南遷漢民於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贛閩粵邊區與畲瑤等土著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方言、文化、風俗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這裡,形成時間、形成地域、族源和文化特徵都作為構成客家民系的諸要素。方言、風俗和特性屬於大文化,單獨列出是為了加以強調。尤其是客家方言,它是這個民系與其他漢族民系相區別而單獨成為一個民系的決定因素,非單獨列出不可。最後一句,表明這一民系的民族屬性。
本書以“中國客家建築文化”為題,首先必須弄清什麼是客家,什麼是客家人,客家有何源流,客家人分布在什麼地方。了解了以上問題,才能進一步研究和探索客家建築文化。
第一節 客家和客家人的概念
什麼是客家?什麼是客家人
《辭海》是這樣界定“客家”的:
相傳西晉末永嘉年間(4世紀初),黃河流域的一部分漢人因戰亂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紀末)以及南宋末(13世紀末)又大批過江南下至贛、閩以及粵東、粵北等地,被稱為“客家”,以別於當地原來的居民,後遂相沿而成為這一部分漢人的自稱。
福建師範大學謝重光教授提出:
“客家”是一個文化的概念,而不是一個種族的概念。因為種族的因素——即自北方南移的大量漢人固然是形成客家的一個因素,但單有南移的漢人還不能形成“客家”,還有待這批南移漢人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時期,遷入某一特定地區,以其人數的優勢和經濟、文化的優勢,同化了當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固有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迥異於當地原住居民的舊文化,也不完全類同於外來漢民原有文化的新型文化,那么這種新型文化的載體——一個新的民系,即客家民系才得以誕生。
胡希張、莫日芬、董勵、張維耿著《客家風華》認為:
客家民系可作如下界定:它是南遷漢民於南宋末年至明末清初,在贛閩粵邊區與畲瑤等土著融合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方言、文化、風俗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這裡,形成時間、形成地域、族源和文化特徵都作為構成客家民系的諸要素。方言、風俗和特性屬於大文化,單獨列出是為了加以強調。尤其是客家方言,它是這個民系與其他漢族民系相區別而單獨成為一個民系的決定因素,非單獨列出不可。最後一句,表明這一民系的民族屬性。
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三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