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術思想史編年》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學術思想史。本書關注的是中國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觀念文化,強調其綜合性、整體性和學術性。作者採取我國傳統編年史的特殊表現形式,按照歷史和時間的順序,將有關學術思想史的代表人物、著作、活動、影響等方面聯繫起來,力求使學術思想的歷史演進、學派關係、學術影響、學術傳承等方面展現於讀者之前。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學術思想史編年
- 類別:歷史
- 裝幀:精裝
- 開本:十六開
內容簡介,出版價值,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學術思想編年》是按時間順序編寫的編年體學術思想史,時間斷限上起殷 周之際,下止1911年辛亥革命,分為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六卷。每卷內容包括三個部分:
(一)學術思想史概述:簡要論述該時期學術思想發展的脈絡、主線、成就及影響等。這部分內容既是對該歷史時期學術思想的理論概括,也是該卷選目的指導思想。
(二)主體部分:以條目形式反映該歷史時期的重要學人、論著以及與學術思想 相關的歷史事件等,內容包括重要學人的生平活動、著作以及評價等;重要學術事件 的始末、影響等;重要典籍的作者、版本、內容簡介、形成過程以及學術價值等。條 目內容:(1)介紹與論述;(2)文獻資料引證;部分條目還包括(3)考辨,即對文獻 記載有牴牾或流傳傳訛誤或後代學者對其存有不同看法者,做以必要的考辨。
本書六卷共列條目3800多條,總計310萬字。全書基本囊括了中國古代的儒學史、 道教史、佛教史、易學史、政治法律史、文學史、目錄學史等學術思想領域,對基督教、伊斯蘭教及其他外教傳入情況亦有所反映,尤凸顯儒學、史學這兩條主線。此外, 在一些條目中還附有中國域外的學術思想史事件,以備參照。
(三)附錄部分:列出作者的主要參考書目。本書六卷共列2400多種參考書,為 讀者閱讀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
出版價值
中國學術思想史所涉及的學人眾多,典籍浩瀚,學術事件迭出,學派流變繁複, 加之許多學人、事件時間交錯,容易混淆,常給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早在上世紀三 十年代,商務印書館曾印行劉汝霖著《中國學術編年》,為解決這一問題做了開創性的 工作。但因時代的局限,該書尚有諸多缺陷,且僅有《漢晉學術編年》和《東晉南北朝學術編年》刊行。七十多年以來,除1987年中華書局、1992年上海書店先後重印 《漢晉學術編年》外,國內尚無學者研究、撰著這類選題,海外也未見出版過此類圖書。 而70多年來特別是近30年來,隨著出土文物的聚增和相關文獻的發現,中國學術思 想史的研究逐步深入,內容逐漸豐富,研究成果也大量湧現,這樣,反映最新研究狀 況的《中國學術思想編年》,也就呼之欲出。
該書以編年體形式撰寫中國學術思想史,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創新性:一是體例新穎、合理。該書將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所涉及到的眾多學人、流派、著作以及學術 事件等,以編年體的形式加以展現,在每一立目下,既有學術思想概述,涉及學術源流、思想評價等,還有原始文獻的引證。對於文獻有牴牾或流傳訛誤之處,則做了必要的考辨。這對於人們系統了解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很有幫助。二是觀點新。文中吸收 了半個世紀以來特別是近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所 持觀點持之有據,言之成理。三是資料豐富、可靠。書中引證了大量豐富的文獻資料, 所引證的文獻多為第一手文獻,同時注意最新的出土文獻的發掘運用。四是方法富於 科學性。該書注意把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把思想史、學術史與社會史研究相結合,富於啟發性。五是檢索方便,便於文史哲工作者及研究生以及國學愛好者學習和研究時參考。
總之,《中國學術思想編年》是一項有助於深入開展國學教育、繁榮國學研究的出版工程。
作者簡介
該書由著名學者,清華大學、西北大學教授,西北大學名譽校長,博士生導師張豈之先生主編。
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學智任副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