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由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是大運河沿線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項目占地面積150畝,總建築面積約為31004平方米。
2023年5月22日,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竣工交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
- 竣工時間:2023年5月22日
- 總建築面積:約31004平方米
- 承建單位: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由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是大運河沿線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項目占地面積150畝,總建築面積約為31004平方米。
2023年5月22日,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項目竣工交付。
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由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是大運河沿線規模最大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地,項目占地面積150畝,總建築面積約為31004平方米。2023年5月22日,中冶天工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中國...
公園位於滄州市區北部,總面積約3700畝,由園博園、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中心、滄州大化工業遺產提升改造區構成,劃分為農耕文化、戶外非遺、新潮文創、演藝區等多個功能區,全方位展示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公園內的中國大運河非...
2023年10月20日晚,第六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啟幕。組織單位 本屆大運河城市非遺展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指導,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與淮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並得到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省市...
第五屆中國(淮安)大運河城市非遺展,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淮安市人民政府主辦,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清江浦區人民政府、淮安市文旅集團承辦,於2022年9月9日至11日在淮安里...
中心簡介 東平縣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中心位於泰安市東平縣萬里圖書館一樓、四樓,依託項目為國家級非遺端鼓腔、臘山道教音樂,省級非遺四音戲、水滸傳說,市級非遺東平漁鼓、東平湖傳統木船製造技藝,縣級非遺傳統拓片技藝等各級非遺40餘項...
《大運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名為“樂韻流淌”,運河兩岸的傳統音樂、曲藝、戲劇在舞台上輪番亮相,樂器、戲服、皮影的製作也值得一看,假如滿足了耳朵仍意猶未盡,還可以在“唱吧”亮亮嗓子;第二部分“形色...
2006年,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即設立了一個專題展廳:《十里紅妝—運河水上婚俗》,展示的是與運河文化休戚相關的另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寧紹朱金木雕紅漆家具,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多姿多彩的運河文化。臨時展覽 杭州京杭大運河博物館利用...
滄州大運河非遺服務中心位於市區清池大道以西、永濟路以北(原大化工廠東南角),總占地面積29593.0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7306.85平方米,由3座服務休息樓、非遺體驗館、綜合樓及地下車庫組成,其中的非遺民俗活動室與展廳共767.81平方...
2023年9月27日,2023中國大運河非遺旅遊大會暨惠山泥人文化藝術節在惠山古鎮拉開帷幕。舉辦單位 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無錫市人民政府主辦,無錫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梁溪...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十四五”時期...
2022年8月25日至29日,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大會主題 本屆博覽會以“連線現代生活綻放迷人光彩”為主題,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非遺保護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重點展示非遺在...
2021中國大運河非遺旅遊大會是以“暢遊甜美運河·樂享非遺之魅”為主題、於2021年10月22日至24日在無錫舉辦的大會。2021中國大運河非遺旅遊大會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資源開發司指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江蘇省...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非遺展演館,推進中國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建設。著力打造京津冀非遺聯展、長城腳下話非遺、河北非遺購物節等3個以上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非遺傳播品牌。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設立“非遺書場”,開展駐場演出。實施...
同時,綜合考慮古城在巨觀尺度上突出“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台兒莊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在微觀層面上突出多民族技藝瑰寶的各自特點,融入以運河文化、大戰文化、魯南民俗文化為代表的非遺元素,做好“園”“城”結合文章,使...
同時,馬骨胡藝人陸聲洲和陳紹龍榮獲第三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優秀傳承人展示獎,並與內蒙古馬頭琴傳承人進行技藝學習和經驗交流。第四屆 2016年9月21日,第四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以“非遺走進...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十大門類分別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示例 概念的形成史 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有其歷史原因,有著不斷...
展示了京杭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多彩和至臻至美,其多姿多彩的表現形式、深厚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攝人心魄的動人美感,是運河文化的生動代表,也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集中體現。目錄 總 序 出版說明 序 第一章傳統戲劇001 京劇 / ...
經考古調查統計,大運河邯鄲遺存豐富,全長141.8公里,流域面積701.5平方公里,是中國大運河中段重要流域,並保存大量與運河有關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規劃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劉曙光表示,未來大運河的保護、管理與利用,核心...
收藏和展示從新石器時代至民國所出土徵集的各類文物、標本、藏品,以及極具地域特色的大運河、渤海灣、雜技、武術和品類繁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現象,是一座集文物收藏、文物展示、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文物考古於一體的區域性綜合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