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生活垃圾領域國家適當減緩行動項目(IWM NAMA)是國家適當減緩行動基金會(NAMA基金會)資助的國際合作項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支持下,由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與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CAUES)共同執行。項目於2017年9月正式開始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城市生活垃圾領域國家適當減緩行動項目
- 外文名:China Integrated Waste Management NAMA Support Project
- 別名:IWM NAMA
- 國家:中國
- 領域:垃圾管理
- 委託機構:NAMA基金會(NAMA Facility)
- 執行機構: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
- 政府合作夥伴: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執行合作夥伴: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
- 項目周期:2017年9月-2022年9月
項目介紹,項目簡介,項目目標,工作內容,預期成果,試點城市,主要活動,能力建設及意識提升活動,大型培訓活動,IWM NAMA走進企業系列培訓活動,可持續發展意識提升訓練營意識提升活動,項目成果,垃圾分類 可以講什麼,堆肥產品和沼渣的質量保證:德國經驗,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溫室氣體減排MRV模型,德國廢棄物管理政策發展,城市源易腐有機垃圾生物處理產品質量管理,廢棄物管理 WASTEAWARE基準指標,
項目介紹
項目簡介
NAMA基金會由德國、英國、丹麥和歐盟委員會共同成立,其主旨為通過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在全球範圍內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為此,NAMA 基金會大力促進應對氣候變化活動,並幫助開發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以國家自主貢獻(NDC)的形式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
作為國家自主減排貢獻的參與者,中國承諾203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60%-65%。為促進這一目標的實現,在NAMA基金會及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MoHURD)的支持下,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領域國家適當減緩行動項目(IWM NAMA)於2017 年9月正式啟動。
IWM NAMA項目由德國國際合作機構(GIZ)和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CAUES)共同實施。作為執行機構,GIZ在中國開展中德技術合作已有30多年歷史,在中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下推動著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邊互惠合作。
項目目標
IWM NAMA項目旨在通過改變常規模式,推動垃圾綜合管理並提高其作為經濟可行低碳領域的投資吸引力,從而大力減少中國垃圾處理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外,IWM NAMA項目將助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潛力,同時致力於緩減和改變現行常規垃圾處理方式對環境的破壞,這也與《“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提出的目標相一致。
工作內容
- 在至少三個試點城市實施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的最佳可行技術/最佳環境實踐(BAT/BEP);
- 完善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體系、技術標準和市場條件,以確保垃圾處理領域向低碳可持續發展轉型;
- 支持利益相關方套用國家碳排放監測/報告/核查方法學進行行業溫室氣體減排潛力評估,並建立垃圾處理領域的低碳解決方案資料庫;
- 提升行業內利益相關方對於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ETS)的認知,促進垃圾處理行業從碳交易市場獲得新資金流;
- 加強公共與私人部門的技術培訓和機構能力建設,建立分享及傳播IWM NAMA項目執行經驗的長效機制;
- 實現公眾對於城市生活垃圾綜合管理及社會環境效益的意識提升;
- 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提高生活垃圾綜合管理相關私營企業及金融機構對於行業發展及商業模式的認知。
預期成果
通過最佳可行技術/最佳環境實踐的套用,城市生活垃圾綜合管理體系建設將取得以下成果:
- 每年減排22至44萬噸二氧化碳(每個示範城市二氧化碳年減排量可高達14萬噸)
- 至少有300萬本地人口從項目實施中直接受益
- 主要利益相關方支持城市生活垃圾綜合管理低碳發展解決方案並進行複製
- 降低污染水平,同時增加垃圾受控處理的比例
- 為垃圾綜合管理體系吸引公共和社會資本
試點城市
2018年7月,IWM NAMA項目組在住建部的支持指導下,確定蘇州、西安、泰安、蘭州、蚌埠為項目試點城市,組織專家就各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碳排放情況進行詳細的基線調研,並提出針對性意見和指導。截至2019年10月,五個試點城市共實現減排約5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與基線情景相比,基線情景為2015-2017年平均排放量),且在城市生活垃圾基礎設施建設及治理體系方面得到提升及改善。
主要活動
IWM NAMA項目自2017年9月啟動2020年5月,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 建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行業溫室氣體排放MRV方法學,並完成兩次溫室氣體減排量核查;
- 建立城市綜合可持續廢物管理(ISWM)“Wasteaware”基準指標(KPI),並對試點城市開展了兩次KPI考核評估;
- 針對城市生活垃圾綜合管理中的熱點及難點問題,組織專家團隊為試點城市提供技術支持,尤其針對易腐有機垃圾處理、填埋場管理最佳化以及城市生活垃圾數據管理及分析進行了專項討論,並形成了政策建議;
- 組織多場能力建設及意識提升活動,幫助行業內主要利益相關方在綜合垃圾管理國際最佳實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 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相關企業及私營部門積極互動,鼓勵公共和社會資本投資垃圾綜合管理體系,助力中國垃圾行業探索市場化、可持續發展道路。
能力建設及意識提升活動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IWMNAMA特別關注針對利益相關方的能力建設及意識提升,已開展多元化的培訓活動並廣泛涉及垃圾管理的各群體。針對政策制定者舉辦垃圾綜合管理研討會,為試點城市項目實施方案打下良好基礎;針對行業從業人員等舉辦能力建設活動,深入探討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針對社會公眾舉辦意識提升活動,通過科普垃圾層級管理等理念,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
大型培訓活動
IWM NAMA項目先後在中國生活垃圾焚燒發展30年高峰論壇、上海環博會、第八次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與設備研討會,及2019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期間組織大型培訓活動,與國內外生活垃圾行業企業及從業人員廣泛交流,共同推動中國垃圾管理領域低碳發展。
- 3IWM NAMA組織並參與大型培訓活動
IWM NAMA走進企業系列培訓活動
“IWM NAMA走進企業系列培訓活動”從政策、模式、技術、市場等各個維度探討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迄今舉辦2場線下培訓,涉及400餘家生活垃圾管理行業企業。2020年,IWM NAMA開啟線上培訓,吸引眾多行業人員進入“雲課堂”。
可持續發展意識提升訓練營意識提升活動
IWM NAMA項目走進北京、西安、蘭州的國小校園,通過生動趣味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生主動思考垃圾個人在垃圾可持續管理中的角色及作用,將其學到的知識傳遞到其家庭、社區,實現“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
- 3IWM NAMA“可持續發展意識提升訓練營”課堂掠影
項目成果
為促進垃圾綜合管理領域的知識共享與行業創新,IWM NAMA項目開展了豐富的項目研究及調研活動,並形成了多項研究報告,探討及總結國際/國內生活垃圾管理最佳實踐,不斷啟發廢棄物管理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垃圾分類 可以講什麼
旨在為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提供一些科學客觀及具有國際視角的參考。該講義不僅涵蓋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概述及我國垃圾分類管理現狀等基礎知識,還解答了垃圾分類是什麼,為什麼,怎么做等問題,並且通過示例圖,直觀形象地展示了垃圾分類後的“歸宿”。此外,該講義還設計了“小組討論”等亮點環節,在增加垃圾分類課堂互動性與趣味性的同時,引導課堂參與者主動思考垃圾層級管理,從自身做起,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堆肥產品和沼渣的質量保證:德國經驗
該報告解讀了歐盟,特別是德國的生物廢棄物政策法規及管理現狀,分享了德國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過程及質量保證相關流程,介紹了德國對堆肥產品和沼渣的品質要求,旨在為最佳化中國堆肥產品和沼渣質量保證體系提供可行參考。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溫室氣體減排MRV模型
闡述了該模型的適用範圍及核算邊界,梳理了垃圾收運、處置及回收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具體介紹了各環節溫室氣體減排量計算方法,並明確了事先確定的參數和事後監測的參數。該模型不僅適用於項目示範城市基準線情景的溫室氣體排放研究以及溫室氣體減排量監測和評估,還為其他城市或項目溫室氣體減排量的計算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學依據。
德國廢棄物管理政策發展
通過介紹德國廢棄物管理的政策和立法發展,為中國廢棄物管理邁向低碳綜合管理提供建議。
城市源易腐有機垃圾生物處理產品質量管理
通過對蘇州、蘭州、蚌埠、泰安、西安5個示範城市易腐有機垃圾處理情況展開調查研究及實地考察,為我國易腐有機垃圾資源化處理提供管理思路及政策建議。
廢棄物管理 WASTEAWARE基準指標
對城市固體廢棄物的管理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明確顯示哪些方面表現良好,哪些方面表現欠佳,從而為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也為監督廢棄物管理進展提供可能;並為比照衡量所有城市的固體廢棄物管理績效設定具有良好一致性的基準。
IWM NAMA項目組織翻譯了《耕地、林地和園地施用生物質廢物條例(德國生物質廢物條例——BioAbfv)》,旨在為中國相關法律條例的修訂及修改提供參考。此外,在項目網站中同步更新了《中國碳價報告》、《NAMAStory》等研究報告及專家演講PPT、項目簡介等活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