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文沁閣)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鳳凰山麓、流溪河畔,占地面積24.6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9.43萬平方米。建築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融合中華制式與嶺南特色,從禮樂格局、大國氣象、嶺南風物、地域氣候等角度對嶺南傳統建築工法進行現代化轉譯:流溪河水縈繞的前廣場,五嶺造型的館名石,書卷理念的文沁橋,“植根中華”的格木古樹,厚重雄偉的“文明基石”,以及大量書法、繪畫、木雕、銅藝等當代大家名家藝術作品,聯袂展示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鮮明的嶺南特色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共同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

廣州國家版本館著眼“中國高度、世界廣度、技術銳度”,設定四個常設展覽和三個專題展,聯袂打造世界級中華版本文化展示視窗。廣州國家版本館開館現已收藏重點歷史文獻、嶺南文化、僑批僑刊、票據票證、音響唱片、科學技術等各類特色版本20多萬冊。

2022年7月30日,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廣州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該館總建築面積9.43萬平方米,總設計藏量2500萬冊(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 地理位置: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
  • 占地面積:246900 m
  • 投用時間:2022年7月30日 
項目背景,館內特色,規劃展望,建築風格,獲獎記錄,

項目背景

建設中國國家版本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批准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傳承發展中華文化的高度自覺、汲取歷史智慧更好走向未來的歷史主動。
中國國家版本館是國家版本資源總庫和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由中央總館文瀚閣、西安分館文濟閣、杭州分館文潤閣、廣州分館文沁閣組成,歷時三年建設均已竣工,開館後將全面履行國家版本資源保藏傳承職責。

館內特色

廣州國家版本館綜合運用呈繳、無償調撥、暫存代管、資源交換、採購競拍、社會募集、專題徵集、掛牌收編、移交、複製、出借等方式,分門別類多渠道實施徵集。版本資源建設立足廣東、輻射周邊、放眼全球,著力構建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發展成就版本,以及嶺南文化版本、港澳台版本、海外中華版本、外文精品版本、工業設計版本等特色版本的資源體系,已入藏版本數量約256萬冊(件)。
特色版本初具規模,現收藏了以“原大、原樣、原色”為特色的影印版《文津閣四庫全書》版本,基本收齊現存各類《永樂大典》影印本,完整收藏《中華再造善本》第二輯及第一輯的大部分、《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等重典。特色版本琳琅滿目,館藏重點歷史文獻、嶺南文化、僑批僑刊、票據票證、音響唱片、科學技術等各類特色版本20多萬冊(件)。入藏港澳台版本8萬多種,包括中國台灣地區出版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中華古籍版本影印本等;收集海外版本約2萬種,包括馬克思、恩格斯相關著作,海外藏“敦煌學”學術研究著作和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的部分中國流傳海外漢籍珍品影印版等。在科技版本方面,有序推進華為、騰訊、OPPO、vivo、步步高、廣汽等科技企業版本專題徵集。
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坐落在廣州市從化區的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
中華版本類型
中華版本是指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印記、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傳承價值的各類載體及其生產、製作、傳播、套用的相關設施設備、技術工藝,涵蓋古籍、善本、文獻、出版物,以及各種圖片、拓片、手稿、稿抄本、印版、模板、雕版、錢幣、票證、技術標準、數字資源、縮微資料等多種形態,主要包括十大類型:
  (1)正式出版的圖書、報紙、期刊、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形態及其數字版。
  (2)古籍、革命文獻、民國文獻。
  (3)內部資料性出版物、內部資料、僑刊鄉訊等。
  (4)有文化歷史傳承價值的其他印刷型版本。
  (5)有文化歷史傳承價值的手稿及其他載體形式的創作版本、出版檔案、拓片、微縮膠片、電影膠片、雕版、印版、印章、木板水印作品、石印作品、陶瓷、戲劇臉譜、新聞照片、非遺技藝圖譜等。
  (6)有文化歷史傳承價值的工業品、建築物等的設計圖紙、模型。
  (7)郵票、明信片、郵資封等。
  (8)具有重要金融符號性質或有時代特徵的錢幣、布票、糧票、股票、稅票、支票、匯票、國庫券、外匯券等。
  (9)其他有文化歷史傳承價值的數字版本。
  (10)有文化歷史思想價值的外國各類型、各語種版本。
版本徵集方式、重點
廣州國家版本館綜合運用呈繳、無償調撥、暫存代管、資源交換、採購競拍、社會募集、專題徵集、移交、複製等方式,多方式、多渠道實施徵集。
廣州國家版本館立足廣東、輻射周邊、放眼全球,著力構建反映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建設發展成就版本,以及嶺南文化版本、港澳台版本、海外中華文化版本、外文精品版本、工業設計版本等特色版本資源體系。
重點版本
廣州國家版本館現收藏了“原大、原樣、原色”的影印版《文津閣四庫全書》版本、收集了《四庫全書》相關的《續修四庫全書》《四部叢刊》等正式出版物版本,“四庫學”版本規模初具。徵集到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影印本162冊、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永樂大典》影印本62冊,以及海外圖書館博物館藏《永樂大典》影印本等,基本收齊現存各類《永樂大典》影印本。完整收藏《中華再造善本》第二輯及第一輯的大部分、《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等。
特色版本
廣州國家版本館開館現已收藏重點歷史文獻、嶺南文化、僑批僑刊、票據票證、音響唱片、科學技術等版本20多萬冊(件)。
在港澳台版本方面,入藏包括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中華古籍版本影印本在內的港澳台版本8萬多種;在海外版本方面,廣泛收集到包括馬克思恩格斯相關著作(含手稿)、海外藏“敦煌學”學術研究著作和哈佛燕京圖書館藏的中國流傳海外漢籍珍品影印本,以及16世紀西班牙文《中華大帝國史》、17世紀拉丁文《中國上古史》《中國植物志》、18世紀法文《尚書》、19世紀英文《紅樓夢》等重點海外版本2萬多種;在科技版本方面,有序推進廣東科技企業版本專題徵集。
展覽設定
廣州國家版本館著眼“中國高度、世界廣度、技術銳度”,從版本承載文化傳承、支撐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出發,設定四個常設展覽和等三個專題展,聯袂打造世界級中華版本文化展示視窗。
  (1)“偉大時代的印記——改革開放以來精品出版物專題展”:以改革開放歷史發展為脈絡,分“大地回春”“茁壯成長”“蒼翠挺拔”“欣欣向榮”4個單元,把精品出版物作為偉大改革開放的時代註腳,以小切口、大視野,集中講述改革開放的故事、新時代的故事,重點展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2)“千秋寫印 華夏有章——中華版本概覽”:以中華版本形態嬗遞之序,從版本源流、材質更新、技術進步等角度出發,展示中華版本的演變歷史,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3)“紅色印記 映照初心——紅色廣東專題版本展”:以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脈絡為線索,通過紅色版本講述中國共產黨在廣東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鬥爭的光榮歷史。
  (4)“互鑒千年 融通未來——海上絲綢之路專題版本展”:以時間為經、版本為緯,分為“海路綿延”“美美與共”“走向未來”三個部分,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各個歷史時期留存典籍、繪畫、照片等版本,呈現波瀾壯闊的文明交流互鑒史,彰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偉大倡議的歷史底蘊和宏偉前景。
  (5)“時代留聲 傳世之音——中國黑膠唱片版本展”:以黑膠唱片為主,按內容分為經典紅歌、傳統戲曲、經典民歌、流行歌曲等主題進行展示,旨在讓觀眾聆聽傳世之音,感受藝術的魅力,從中汲取奮進的力量。
  (6)“嶺南風骨——廣東美術名家典藏作品展”:以廣東美術的近現代發展歷程為線索,以諸如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關山月、黎雄才等名家巨匠以及林墉、湯小銘、李勁堃、林藍等現代名家為重點,凸顯廣東美術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的時代氣象和創新精神,彰顯新時代下廣東文藝蓬勃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藝術新氣象。
  (7)“團圓——廣式月餅文化專題版本展”:聚焦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佳節,以月餅盒、月餅票、餅模等為載體,在展示輕工業包裝設計獨特魅力的同時,展示不同年代、不同地區中秋佳節的習俗,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深厚家國情懷。
智慧版本館
智慧版本館項目建設計畫運用信息技術、數位化、虛擬現實、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技術手段,建立整套適合用於智慧保護、智慧管理、智慧服務、“網際網路+”的業務體系;實現版本館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傳播和管理等業務智慧型化,形成實體館和數字館相結合的智慧版本館發展模式。
數字展館
數字展館利用多媒體和物聯網技術,提供沉浸式、情景式的藏品信息展示。位於文沁閣負一樓的“千秋寫印 華夏有章·中華版本概覽”展區。
該展區以“穿越數千年的版本變形記”為展陳概念,在四個展陳部分,提取該時期代表性的中華版本形態為元素,從甲骨、竹帛、紙書到多元的數位化媒體,風格從厚重走向現代科技,全過程、全景式呈現出一幅生動的中華版本發展概覽圖卷。

規劃展望

廣州國家版本館將按照“全國布局保永藏、全球布局征版本、全域布局善利用、全程布局服務新時代”的基本思路,聚焦賡續中華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展示大國形象、推動文明對話的功能定位,圍繞中華版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四大核心功能,認真做好版本資源徵集保藏和特色版本資源體系建設,精心開展版本專題出版與研究,探索開展版本學科建設,深入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打造中華版本區域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成為文化強省建設中高水平文化供給體系的重要支撐、成為新時代廣東的重要文化地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建築風格

廣州國家版本館面朝流溪河,背靠鳳凰山,距離廣州中心城區約90公里,於2019年12月20日批覆立項,總設計藏量2500萬冊(件)。
項目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團隊負責設計,廣東省代建項目管理局負責代建,中建八局和中鐵隧道局負責承建,上海同濟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監理。
建築以“中華典藏、嶺南山水、時代新韻、文明燈塔”為總體設計理念,從禮樂格局、大國氣象、嶺南風物、地域氣候等角度轉譯。
整體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人文、地域、自然與時代的融合統一,與大量書法、繪畫、木雕、銅藝等當代大家名家藝術作品,聯袂展示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鮮明的嶺南特色和強烈的時代氣息,共同打造南粵大地的中華文化殿堂。
設計理念
廣州國家版本館的主體建築是文沁閣,整個建築群的核心。它從始建於1380年的明代鎮海樓(俗稱五層樓)的建築中提取元素,借用五層樓的概念,從外面看,文沁閣與鎮海樓呼應,都是五層樓。
文沁閣內部實際上有七層構造,分別是名為“文明基石”的下中庭與名為“面向未來”的上中庭。從內部走入,穹頂透光,負一至四層借用中國古代寶塔層層疊高的形制,運用大塊石頭造型錯落堆疊,象徵中華文明基石累積高聳。上面還有五到七層的上中庭,特別在七層設計了一個寬敞的瞭望平台,可供人們舒目遠眺,南面的山體盡收眼底。整個建築群,注重營造大山大水環繞的天際線。可以說,內部看得見文脈,外部望得見山水。

獲獎記錄

2023年9月19日下午,中國國家版本館廣州分館項目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