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米市

中國四大米市

中國的“四大米市”是在舊時農業商品經濟不發達過程產生的,對促進當時的糧食生產、流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給當地的社會發展、農民生活和商業經貿有很大的提高。無錫、長沙、蕪湖、九江作為四大“米市”,有著共同的沿江交通便利、糧食生產豐富和商貿流通發達的優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沙、無錫、九江、蕪湖
  • 行政區類別:城市
  • 所屬地區:湖南、江蘇、江西、安徽
  • 地理位置:江南,長江流域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火車站:長沙站、無錫站、蕪湖站、九江站
  • 車牌代碼:湘A、蘇B、皖B、贛G
形成原因,四大米市,無錫,長沙,九江,蕪湖,歷程,特殊,

形成原因

中國歷史上曾因大米集中在某處交易,而形成了“四大米市”。又因四大米市均在江南,所以又被稱為“江南四大米市”,這四大米市有的如今依然煥發青春。
“米市”的形成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地處出產大米的中心位置,有廣泛的大米來源,便於集中;二是運輸便利,水陸交通發達,古時候尤其著重於水路運輸。

四大米市

蕪湖,長沙,九江,無錫是馳名中外的中國四大米市。

無錫

無錫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位於江蘇省南部,南臨太湖,西依惠山,北連太湖水網平原,扼滬寧鐵路、京杭運河與錫澄公路、錫澄運河之交。無錫建縣始於秦漢,沿用至今,歷史上曾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
早在明、清漕運鼎盛時期,無錫已是太湖流域和兩浙漕糧集中地及江南著名糧食市場。乾隆年間,無錫糧食的吞吐量達到七八百萬石。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糧食堆疊容量為東南各省之冠,糧食加工業成為全國5大碾米中心。現在無錫米市主要由南北兩個市場組成。南市場以無錫糧油中轉儲備倉庫為基地,擁有鐵路糧油專線、京杭大運河米碼頭,以稻穀、小麥、大豆、玉米等大宗原糧交易為主;而北市場以現有的無錫糧油市場為主體,以成品糧油現貨交易為主,滿足了錫城及周邊地區居民米袋子菜籃子需要。市郊三里橋是中國最大的糧油市場,1990年糧油成交量居四大米市之首。
無錫“米碼頭”無錫“米碼頭”

長沙

長沙地處湘中偏東,湘江下流,湖南東部,氣候春溫多變,夏秋多晴,嚴寒期短,暑熱區長。自秦漢以來就是湖湘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唐代就已形成山水城市的風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長沙正式開為商埠。民國時期,長沙米市和金、錢、綢、紙大行業享譽全國,長沙城出現了許多同行當商業街和名老字號,素有魚米之鄉、花炮之鄉、湘繡之鄉、陶器之鄉等許多美稱。
興隆米行興隆米行
北宋晚期的潭州已能製造載米萬解的大船。到清雍正初年,湘江上運米之船千艘雲集,易俗河已成為百穀總集之區,年貿易額達200餘萬擔。1726年(雍正四年),米市正式形成。長沙集鎮共開設牙行35戶,其中糧行就占了24戶。到光緒年間,長沙的碓坊發展到500家,大都分布在碧湘街至草潮門沿江一帶,尤以潮宗街最多,故有米街之稱。長沙米市興旺除了因特殊的地理、經濟地位外,更主要是建立在湖南全省糧食生產相對發達的基礎上的,那時糧食總產量在全國居全國第三位,僅次於廣東和四川。長沙文夕大火後,米市衰落。抗日戰爭勝利後,逐漸恢復,到1947年長沙糧食行業共有企業700多家。

九江

九江,簡稱“潯”古稱潯陽、柴桑、江州。素有“江西北大門”之稱,
九江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江南名城,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著名旅遊名城,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之一,長江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地於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東枕鄱陽湖,北瀕長江,西連幕阜山脈,南屏廬山,屬中亞熱帶向亞熱帶過渡區。
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楊二洲之城,春秋時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素有吳頭楚尾之稱。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設九江為36 郡之一,有江到潯陽九派分之說,故名九江,又稱江州。自秦朝始,曾使用過九江、柴桑、江洲、潯陽、汝南、湓域、德化共七個名稱。明朝以後至今沿用九江地名。古書說九江據三江之口、當四達之衢,七省通連、商賈集至。九江是我國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之一,是長江黃金水道十大港口之一。130多年前,這裡就是對外通商口岸,199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長江沿岸開放城市。
九江九江
九江及附近縣歷史上就是魚米之鄉,是米市的主要來源。再就是毗連的安徽、湖北兩省沿江等地的稻米。南昌是全省米谷一級集散中心,九江為出口咽候。九江米市在贛北的轉運點有湖口、塗家埠、吳城。這三個城鎮都是靠江臨湖。九江所以成為米市,湖口起了很大的作用。塗家埠位於修水與南潯鐵路交匯處,是贛北的重點糧區,每年進出糧食數以萬斤。九江米市鼎盛時期糧行米店約有130家,可分為三個幫派:一是廣東幫,二是南昌幫、三是本地派。建國後,九江米市經過初興、封閉、復興三次重大演變過程,於1984年末到1985年初恢復了九江米市。

蕪湖

蕪湖位於安徽東南部,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9度21分、北緯31度20分,全市面積5988平方公里,人口384.21萬,其中市區人口123.8萬。蕪湖歷史悠久,春秋時代為吳國的鳩鶿邑,作為縣名始於公元前109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歷史上蕪湖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頗為發達。南唐時即“樓台森列”,“煙火萬家”。南宋以後,特別是到了元朝,蕪湖已是一個相當繁榮的市鎮,從明代開始,逐漸成為長江下游地區的重要商埠。漿染等手工業已聞名遐邇,明代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就有“織造尚淞江(上海),漿染尚蕪湖”之說,形成號稱“蕪湖巨店”的大型漿染工場。近年,蕪湖境內人字洞發現的遠古人類製作的石器、骨器和品種多樣的哺乳動物化石,時間斷代約在距今200萬至250萬年之間,把人類在亞洲活動的歷史上溯了四五十萬年。境內大工山古銅礦遺址是春秋和漢唐時期中國最大的銅生產基地,96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蕪湖米市蕪湖米市
1876年,中英簽訂的“煙臺條約”將蕪湖與浙江的溫州等四個城市闢為通商口岸,這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在給蕪湖民族經濟帶來巨大衝擊並造成畸形發展的同時,也從此打開了蕪湖對外開放的大門。1918年蕪湖海關進出口貨值就達當年全國對外貿易的3.5%,成為長江通商巨埠之一。以蕪湖和上海為起訖點的蕪申運河,更把蕪湖和蘇、錫、寧、杭的經濟、文化緊密地連在一起。蕪湖開放通商口岸後,大批外國洋行、公司進入蕪湖的同時,先進科學技術的傳播,也刺激了蕪湖近代工業的發展。安徽省最早的一批民族工業在蕪湖建立。 1883年蕪湖架設了有線電報線路,為安徽省第一個使用電報的城市;1897年投產的益新(機磨)米麵公司,規模居當時全國同類工廠首位;30年代還曾開通民航,飛上海和武漢兩市。步入20世紀後,蕪湖工商業發展到百餘種,五、六千家,成為安徽現代工業的發祥地,長江流域經濟中心之一。由於位置優越、商業鼎盛,歷史上曾被譽為“皖之中堅”、“長江巨埠”。
蕪湖素有全國“四大米市”之首的美譽,而米市的啟動點和發祥地是今日的弋江區。弋江區因為地處青弋江注入長江的南岸,俗稱河南。沿岸人煙密集,集市貿易相當繁榮,管轄皖南地區的“徽寧池太廣道”也設在這裡。1948年蕪湖《江廣米行重建會所紀念碑》:“遜清光緒八年,李文忠公(李鴻章諡號文忠)請準將糧食市場,由鎮江七浩口移到此地。”李鴻章扶植米市是事實,但具體操作者是張樵野(張蔭桓),同治年間他就結識了廣東督糧道李瀚章(鴻章之兄)。光緒八年(1882),李瀚章任湖廣總督,李鴻章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蔭桓任蕪湖關道。李瀚章慫恿張蔭桓出面,打著繁榮蕪湖商埠的旗號,向李鴻章獻策,依靠朝廷的力量,令鎮江米市遷至蕪湖。李鴻章主張讓米商自遷才是上策。商量結果,定下具體優惠措施,使米商有利可圖,自會見利爭遷。張蔭桓親自到鎮江,利用同鄉情誼大拉關係,對廣潮米幫許諾:由蕪湖關道發給專營米業執照,在蕪有代辦專利;米糧打包費用由賣方支付;外輪水腳銀不另加價,即由蕪運來至滬仍按照鎮江運滬力資計算。果然引動廣潮米幫紛然至蕪投資開設米號。接踵而來的是寧、煙幫共20多家。四大米幫是支柱,促使“堆則如山,銷則如江”的米市興起。

歷程

相傳,從明朝中葉開始,這四個城市商賈雲集,米號糧行鱗次櫛比,每年都有幾千萬石大米在此集散,到後來發展成為農產品的重要集散地和內陸商市。

特殊

近代,在四大米市中,九江和蕪湖又被譽為"萬貨之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