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人精神

中國商人精神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商人精神
  •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 頁數:253頁
  • 開本:16
  • 作者:張松山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4795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國商人精神》由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張松山,男、1937年出生於山東省平度縣,196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先後任中學教師、中師教師,1985年調北京工商大學(原北京商學院)講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學,並從事研究商業倫理道德,副教授,原北京商學院馬列部道德教研室主任、北京倫理學會理事、北京高校德育研究會理事。主要作品:專著《商業倫理學》、《中國倫理學百科全書》第7卷《商人倫理學》條目、主編《人生哲理》、合編《法律基礎教程》、副主編《商業職業道德》,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並有多篇刊登在國家一級刊物上。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商人與商人精神
一、商人
(一)商人的由來
(二)商人的歷史發展
(三)現代商人的三大特徵
二、商人精神
(一)什麼是商人精神
(二)商業與商人精神
(三)商業倫理道德與商人精神
(四)商人精神研究
三、商人精神的意義
(一)商人精神有利於商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二)商人精神在商人精神交往中不可缺少
(三)中國商人要展現自己的精神風貌
第二章中國古代商人精神
一、愛國愛家的精神
(一)國與家
(二)中國古代商人的愛國表現
(三)中國古代商人的愛家表現
二、艱苦創業的精神
(一)創業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二)創業之艱苦
(三)創業需創新
(四)中國古代的商業觀
(五)創業三部曲
三、誠實守信的精神
(一)誠信是做人的標準
(二)誠商與奸商的劃分
(三)白圭是春秋戰國時期誠商的代表
(四)誠商的利他特徵
(五)誠商的社會效應
四、以文治商的精神
(一)中國古代為什麼重視義利關係
(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義利觀
(三)商人以義治商精神的表現
五、勤儉節約的精神
(一)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
(二)商賈勤儉而富
(三)山右積習,勤儉致富
六、對中國古代商人精神的評價
(一)中國古代商人精神的意義
(二)中國古代商人精神的局限性
第三章中國近代商人精神
一、民族自強的愛國精神
(一)實業救國
(二)反帝反侵略
(三)抵制洋貨,提倡國貨
(四)華僑華商的愛國心
二、進取的創業精神
(一)中國近代商業觀的新發展
(二)進取創業精神的主要表現
(三)創業與創新
三、經營管理的開放精神
(一)中國近代開放思想的產生
(二)為什麼會有商人的開放精神
(三)開放精神的主要表現
四、奉獻的樂善好施精神
(一)社會責任感
(二)樂善好施既有投入也有產出
(三)樂善好施的人和事
五、對中國近代商人精神的評價
(一)中國近代商人精神是在古代商人精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中國近代商人精神發展的新特點
(三)中國近代商人精神的局限性
第四章中國現代商人精神
一、追求完美的服務精神
(一)“服務”是當代商業最叫得響的一個詞
(二)商業服務是商業永恆的主題
(三)當代商人的服務理念
(四)“顧客滿意”是當代商人對服務的追求
二、至誠至善的誠信精神
(一)商界倡導走誠信興商之路
(二)用誠信經營贏得效益
(三)當代商人的誠信理念
(四)商業誠信保證體系
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
(一)什麼是創新
(二)創新是當代企業家的追求
(三)現代商業創新的主要內容
(四)當代商業企業家的創新理念
四、正確科學的競爭精神
(一)商業競爭的概念和內容
(二)正確競爭精神的原則
(三)關於正確競爭精神的一些範例
(四)錯誤競爭的思想理論根源
五、我國商業服務的奉獻精神
(一)中國商人的奉獻情結
(二)商業服務奉獻精神的內容
(三)張秉貴奉獻型的服務精神
(四)奉獻精神是一種高尚的精神
第五章商人精神的文化思考
一、營造東方文化的經營之道
(一)什麼是東方文化經營之道
(二)經營之道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三)東方文化經營之道的發展前景
二、晉商精神及其文化特色
(一)晉商與晉商精神
(二)晉商精神的發源
(三)晉商精神的主要內容
(四)晉商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
三、徽商精神及其文化特色
(一)徽商與徽商精神
(二)徽商精神的主要內容
(三)儒風獨茂的文化特色
(四)晉商精神與徽商精神比較
結束語:關於商人精神的發展前景
附錄1.福布斯雜誌
2.消費者的權利和經營者的義務

序言

商人精神亦稱賈道精神,存在於商業經營活動中。商人精神這個題目第一次進入我的視野是在1985年秋季,那時我在北京商學院(現為北京工商大學)講授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感到一般的道德理論與商業的實際聯繫不大,應當增加一些商業倫理道德方面的知識充實教學內容。於是便翻閱有關商業倫理道德方面的資料,其中查閱到有關商人精神的論述,使我的眼睛一亮,從此在我的腦子裡種上了很深的印象。但是後來我發現在所有商人精神的資料中只限於對中國古代商人精神的論述。於是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商人精神只在中國古代商業中存在,中國近代、中國現代商業中是不是也有商人精神的存在?我思考的結果是:商人精神存在於整個商業中,它有一個發展過程,不僅存在於中國古代商業中,也存在於中國近代、中國現代商業之中。在中國哲學史上,中國人很早以來就已經開始了這樣的看法,宇宙是互相聯繫的一個整體,“天”、“地”與“人”之間有一種深刻而神秘的互動關係,不僅天文學意義上的“天”與地理學意義上的“地”及生物學意義上的“人”乃至政治學意義上的國可以互相影響,而且“天”、“地”、“人”在精神上也互相貫通,在現象上互相彰顯,在事實上彼此感應。中國哲學史就是“天”、“地”、“人”與精神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彰顯的歷史。北京大學已故教授馮友蘭老先生講的“中國哲學的精神”也就是這種精神。商業、商人、商人精神在哲學的意義上也是一種互動的關係,它們互相聯繫、互相影響、互相彰顯、彼此感應。
基於這種認識,於是我在看書、看資料的時候,對有關商人精神的內容都做了記錄,日積月累,積累的資料越來越多,就產生了寫作的欲望,其目的是把商人精神更完整地描述出來。但是,由於教學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投筆。直到我1998年退休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1999年9月2日開始了本書的寫作。可是又因有其他的寫作任務而中斷了。再次投人本書寫作是從2002年11月4日開始的。直到2005年7月12日完成本書的第一稿,並開始了第二稿和以後的修改工作,完了以後送出版社,又因出版渠道不暢,又拖了一段時間,2012年又進行了一次刪節、修改與調整。
我是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1966年的本科畢業生(本科五年),對商業史並不熟悉,這是我寫作商人精神最大的困難和挑戰。為了本書的寫作又要花很多時間去讀商業史,我讀了《中國古代商業史》(吳慧著共兩冊)、《中國商業史》(李浚源等編)、《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史》(王相欽主編)、《世界商業史》(英國人威廉斯著)以及《儒商時代》、《南商與北商》、《中國商幫》、《近代中國商業巨子》、《中國古代的商人》、《中國古代商業史》、《晉商》、《徽商》等專著。哲人有“知識就是力量”之說,我通過閱讀,擴大了商業史的知識面,加深了對商人精神的理解,增加了我寫作的決心和激情。《中國商人精神》一書經過了兩年零八個月的時間終於完成了初稿。經修改後的結構是:前言後語,第一章寫商人的來歷及其發展的基本概況,介紹商人精神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寫中國古代商人精神,第三章寫中國近代商人精神,第四章寫中國現代商人精神,第五章寫商人精神的文化思考,是對前面四章的補充和說明。在原稿中有“商人精神與民族精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商人精神”兩章,在修改的過程中為了突出商人精神這個主題都刪掉了。
本書的寫作是以商業史為基礎,但不是寫商業史,而是採用了史論的形式,把商業史中有關商人精神的那些東西抽取出來作為素材,加以分類整合,圍繞商人精神加以論述,從而揭示出商人精神的內容及其發展過程。
在這個框架內,著力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商人精神結合起來,打造一種中國特色的經營文化和東方文化經營之道。其中說東道西(東方和西方),也寫了經典解讀、經商智慧、人物傳奇、經商之道、歷史經驗、商業道德、經營管理、策劃謀略等內容,儘量照顧到通俗性和實用性。現在多數讀者喜歡看一些通俗實用的東西。我看看那些思想深厚的書,感到自己寫得很浮淺,而看看寫得很通俗的那些書又感到自己寫得很深刻。究竟是浮淺還是深刻這不是我自己可以評價的。不過我認為,精神的東西應該是深刻的,而不應該是浮淺的。為了照顧讀者的口味,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儘量考慮通俗一點、實用性強一點,但必須以事實為根據,書中所寫的內容都是在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事實,或在當前發生過的事情,它是以事實為前提的,沒有一點虛構的意思。因此,商人精神並不是一種虛構的精神。
本書寫完了第一稿之後,我把章節的目錄抄下來,請北京大學哲學系倫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魏英敏幫我看一下。他看後提出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見,主要有兩點:一是“商人精神與民族精神”我原稿為一章。他認為這一章應當刪掉,因為重複性很大,在修改時把它刪掉了。二是他認為晉商、徽商的經營之道應該寫上一筆。在本書修改第二稿時我貫徹了他的意見,把本書第五章的題目改為“商人精神的文化思考”,晉商、徽商的經營之道等收入本章中。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商人的精神境界一般都有經濟背景,在本書的寫作中,我突出了商人精神方面的描寫,而省略了經濟上的動因。在寫作過程中我雖然讀了一些商業經濟方面的論著,更覺得自己商業經濟方面的知識淺陋,所以書中的觀點是不是正確,商人的精神表現是不是全面,肯定有不妥之處,望同行和讀者見諒。
作者於北京海淀區大慧寺8號院
2012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