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叢書之一,是一部開拓性的中國哲學史專著。作者全面地探討了中國哲學範疇產生、形成和發展的文化背景、中間環節、演變規律,闡述了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的對象、範疇和特點,勾勒了天道、人道的範疇體系;對於中國有沒有自己獨特的哲學,思維、別具風格的哲學範疇及其體系的問題做出了比較精彩的回答。
作者認為中國古代哲學,從先秦,經漢唐,歷宋元,至明清,確已構築了一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整體哲學範疇系統(體系),大致可構成一個範疇表(見該書封里圖示)。這個範疇表的主要精神是:一、道分天道與人道,天道指世界的存在及其存在的形式;人道是指人、人的價值、倫理道德、人的認識(包括自然、社會、人生、思維規律)以及歷史觀點等,包括客體,主體以及主體對客體的認知。二、天道範疇系統。這是一個動態結構,其主幹是天+五行一陰陽一道器呻心物。其橫向發展是五行十常變一氣十聚散一物;陰陽一動靜一無極太極,道器十變化+無有+一二一理氣;心物斗體用一形神。同時還有氣+無極大極呻無有啼形神和物+理等縱向聯繫,因而縱橫聯結,相互交錯,既對待又統一,既不離又不雜,構成天道所含範疇的邏輯順序。三、人道範疇體系,也是一個動態結構,其主幹是人呻心性呻仁義+名實呻王霸。其橫向發展是心性一中和+義利、公私+消長一理欲;仁義斗健順一善惡一未發已發一性情;名實啼格致一知行一相須互發呻能所;王霸一經權一理勢。同時還有義利+公私一善惡一知行理勢,以及理欲呻性情呻能所等縱向聯繫,因而縱橫聯結,相互交錯,構成人道的範疇系統。總之,由天道與人道構成了整體道的範疇系統,即整體的中國哲學範疇系統。本書所探討的只是這個範疇系統的一部分即天道範疇系統、故名天道篇。
本書內容包括前言、緒論和天道篇十八章。在緒論中,作者論述了中國哲學範疇系統的構想、中國哲學範疇的解釋、中國哲學範疇史的考察及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的特點等課題。作者的構思大概是對中國哲學範疇體系進行全面的論述。本書天道篇只能是這項大工程的一半,另一半人道篇完成了,這項工程才算大功告成。天道篇共十八章。第一章引論,討論了道的內涵及其演變、天人之分、天人感應、天人交勝相用、天人能合惟其異等問題。第二章天論,討論了天命德延、制天命而用之,天為群物之祖、天為道為天理、天向五行的轉化等問題。第三章五行說,研究了五行雜以成百物、五行生志說、五行的對應系統、五行相資為用、五行向氣和陰陽的轉化。第四章常變論,研究了常勢與因變,不常之變變有常、常為無本變為末、物有常變道無變、執常迎變變知常,常變從五行到氣與從氣到五行的聯結。第五章氣論,研究了精氣生物說。元氣自然論、氣者自然之體、遊魂精氣合為人、元一之氣本於道、氣為萬物之本原、氣化為道之實體、氣向物和太極的轉化。第六章聚散論,研究了聚則生散則死、生死聚散皆獨化,歸一不二為聚散、其聚其散皆有理、聚者聚所散與散者散所聚,聚散從氣到物與從物到氣的聯結。第七章物論,研究了和實生物同不繼、盈天地唯萬物、天地合萬物等,無名無形物之宗、物無自性不真空、道本物末道生物、朱陸方王物物別、物向氣和陰陽的轉化。第八章陰陽論,研究了陽失其所而鎮陰、陰陽大化和以生、陽春陰卑道不變、陰陽氣化宇宙論、陰陽交成相切摩、陰陽不調亂天地、陰陽感受天地人、陰陽向無極太極和道器的轉化。第九章動靜論,研究了貴柔主靜與貴剛主動、陰陽動靜互補。靜為躁君、眼動見物動與眼靜5g‘.物靜、靜者靜動、動靜從陰陽到無極太極與從無極太極到陰陽的聯結。第十章無極太極論,研究了宇之表無極,太極元氣、無極而太極,宗朱宗陸與和會批判、向道器和有無的轉化。第十一章器氣論,研究了形而上謂道與形而下謂氣、器體道用、道體氣用、道不離器、道器統一、向無有和心物範疇的轉化。第十二章變化論,研究了化而裁之謂之變、形異實一為化;變者化之漸與化者變之成、變化從道器到無有與逆向的聯結。第十三章無有論,研究了有生於無,貴無以天為本,有無不二是中道、實有固有無虛無、向理氣和形神範疇的轉化。第十四章一二論,研究了物生有兩無常位、一分為二謂天地、一無一二無二、一分為二至無窮、交輪幾合二而一、一二從無有到理氣及逆向的聯結。第十五章理氣論,研究了我理為治理、審察名理、所以然之玄理、顯法空理是涅系、佛空吾理是實理,向有無和心物的轉化。第十六章心物論,研究了空虛其心實其腹\JL官思不蔽於物、審察於物而心生、識心見性成佛、心體性體一體化,JL物向形神的轉化。第十七章體用論,研究了道者體常而不變、形質神用兩不離、道體物用兩相即、體用一源無間,明體適用兩相兼、中體西用治身心、從心物到形神及其逆向的聯結。第十八章形神論,研究了形具而神生、無無體獨知之精、形質神用不相異、形與神互為體用、向心物和人的轉化。
出版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48.9萬字,責任編輯: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