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論》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為潔。
中國史前植物考古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論》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為潔。
《中國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論》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俞為潔。內容簡介 《中國史前植物考古:史前人文植物散論》內容簡介:植物考古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通過對考古發現的與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植物遺存的...
第二節 植物大遺存與史前環境研究 種子、果實形態術語 參考文獻 中文名索引 拉丁文名索引 英文名索引 原色現代種子、果實圖版目錄 種子、果實遺存(選編)圖版目錄 後記 原色現代種子、果實圖版 種子、果實遺存(選編)圖版 序言 隨著考古...
本書系統地介紹了植物考古學的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以及學科發展史,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植物考古學的田野方法、實驗室方法和分析方法,同時以研究實例展示了植物考古學在考古學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作為植物考古學教科書或教學參考...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西工作隊、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隊、南寧市博物館 簡介:遺址揭露面積500平方米。共發現墓葬149座。此次發掘還獲得了大量地層關係明確的文化和自然遺物,包括陶片、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史前人類生活用具、...
在距今約7200年的東北新樂遺址發現的植物果實遺骸,有榛子、橡子和山里紅等,可能是當時人們採集的食物。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學發現中的橡、橡子即櫟屬作物的堅果,為中國傳統社會人們生存的重要食物來源。綜上所述,櫟屬作物是史前時代人們...
柿子灘課題的深入開展對建立西部史前文化的時空構架, 探索中國細石器文化的區系類型以及華北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過渡 等,都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柿子灘遺址的考古發掘和研究是山西省文物局“十五”計畫重大主動性研究課題之一。...
第八講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骨骼考古 朱泓 第九講 骨中探秘: 舌尖上的中國 胡耀武 第十講 新石器時代東亞人群的遺傳結構 文少卿 第十一講 新石器時代植物考古 趙志軍 第十二講 新石器時代動物考古 袁靖 第十三講 新石器...
這些發現表明,在距今5000年前後中國史前社會動盪整合的廣闊背景下,屈家嶺文化在長江中游地區文明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陝西延安蘆山峁 新石器時代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延安市文物研究所 專家點評:...
同時,改變了中國水稻生產起始於3700年前的舊論斷,把中國水稻的原產期向前推進千年。屈家嶺發現長江中游最早旱作物粟傳入證據 2020年12月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屈家嶺遺址聯合考古隊正式披露,歷時5年的植物考古有了新發現:該遺址出土...
考古歷程 玉蟾岩遺址是1988年發現的。中美合作發掘玉蟾岩遺址,是經國務院正式批准的。1993年和1995年,在該遺址連續發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標本和最早的陶製品,被評為中國20世紀最重要的一百項考古發現之一,引起世界轟動。據考古...
植物研究 2022年3月5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北京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等單位合作,線上發表研究論文《Post-Neolithic broadening of agriculture in Yunnan, China: Archaeobotanical evidence from Haimenkou》(依據海門口遺址植物考古證據...
2017年,湖北省著手建設屈家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屈家嶺遺址是長江中游史前稻作遺存的首次發現地,是中國農耕文化發祥地之一,屈家嶺文化因首先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遺址而得名,農耕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為全國首批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規...
它不是歷史文化遺物,不屬於“考古”的範疇。(2)文物研究的時間跨度是指“人類歷史以來”,而化石研究是“史前”的地質時期,這一公眾概念現已深入人心。如人為有意造成概念混亂,必將給立法和司法帶來極大不便。(3)由於古生物化石...
同時在遺址裡面發現了當時人類生活使用的陶器、石器、骨器,通過植物考古學的浮選,還發現了當時人們生活所必須的這些糧食,包括有黍水稻等等,這都是為展示當時人類生活的一個全方位的場景。特別是小麥的發現為了解小麥東傳路線提供了明確...
動物考古、植物考古、環境考古以及穩定同位素分析、古DNA分析的協同研究,探討了重點區域穀物種類與種植業發展狀況、家畜馴養與動物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先民飲食與家畜飼養策略等。研究表明,距今7000年以來,生業經濟反映出明顯的區域差異,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