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巨著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對既有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徐潛編著的《中國古籍巨著》就是基於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而策劃的。作者想通過《中國古籍巨著》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展示出來,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籍巨著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188頁
  • 開本:16
  • 作者:徐潛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21537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樣,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綜合體”,是一種長期積澱的文明結晶。徐潛編著的《中國古籍巨著》通過介紹中國古籍,全面展示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中國古籍巨著》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中國古籍巨著》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圖書目錄

一、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
二、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叢書
——《四庫全書》
三、類書之最
——《古今圖書集成》
四、儒家經典
——《四書五經》

文摘

《永樂大典》的編寫,從永樂元年(1403年)算起,到永樂五年(1407年)定稿,只有短短五年時間。如果從永樂三年(1405年)重修算起,則更短,只有三年。這么一部有著近四億字的煌煌巨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夠完成,可見其速度之快。其主要的編書過程和其中的詳情,有據可查的歷史資料不多,後世無從知曉,只有某些零星的、散落在典籍中的記載能為後世勾勒出當時的編纂盛況。
這么浩大的一部作品,又前後編纂過兩次,參與編寫的人一定是非常之多,那就需要良好的組織和細緻的分工。尤其是在決定重修之後,當時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擴大收書範圍,就是如何把“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全都包羅在這一部大型類書裡面,所以,編纂機構的組織首先要滿足這個需要。
編寫俅樂大典》的組織機構,總負責人被稱為監修,職責是負責《永樂大典》編寫的全部工作。當時的監修有三位,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姚廣孝,禮部尚書鄭賜,侍讀解縉。因為監修的工作比較多,還給配了三名副手,稱為副監修,也有三人,分別為刑部侍郎劉季篪、翰林院修撰兼右春坊右贊善梁潛、通政司右通政李至剛。監修以下設有都總裁、總裁、副總裁,其次為纂修、編寫人、繕錄及圈點生等。這是編書的整個編纂機構。都總裁由陳濟擔任,他專門負責監修與總裁、副總裁之間的調節和溝通。副總裁除負責總的計畫工作外,還要具體負責一個部門的實際任務:領導幾名編寫人,專門蒐集和加工本部門需要整理的圖書資料。在副總裁中,林環兼《書經》副總裁,王彥文兼《詩經》副總裁,高得嚦兼(仨禮》副總裁,蔣用文、趙友同兼醫經方副總裁,釋道聯兼釋教副總裁。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之所以選擇這些人擔任這樣的職務,是充分考慮了他們的個人專長,也就是說做到了擇優而用。如果一名副總裁負責的那個部門需要整理的圖書範圍太大,那副總裁會把手下人再分成幾個小組,這些人員會按照自己的分工蒐集資料。蒐集完資料後,編寫人會把這些資料按照韻目編排起來,再由專門的校對人員負責核實,最後就是繕寫工作了。各部門都按照這個模式工作,有條不紊,各司其職。此外,在各部門之外,還設有“催纂”一職,共五人,這五個人的工作就是監督各部門編寫人員的工作進度,保證沒有人消極怠工。如此看來,《永樂大典》的整個編纂機構雖然龐大但並不混亂,人員眾多卻分工細緻。正是這樣一個組織嚴密、分工細緻的機構,才保證了整個編纂工作的順利開展。
編寫《永樂大典》的最高負責人監修姚廣孝、鄭賜、解縉三人,不像當時很多達官貴人修書時只是掛個虛名,而是親力親為,從討論《大典》的體例開始直到定稿完成,做了很多實際的工作。
姚廣孝,自幼就出家為僧,僧名道衍。他從小就喜歡讀詩作詩,而且擅長陰陽術數之學。解縉也是滿腹才華,年紀輕輕就考取了進士。而且更為可貴的是,修纂一部類書也是他一直以來的一個心愿。在修《大典》之前,他曾參與修撰《太祖實錄》《列女傳》等書。也正因此,在修纂《永樂大典》時,他“刊定凡例,刪述去取,並包古今,搜羅隱括,纖悉靡遺”的指導思想,對《永樂大典》的修纂起了明確的指導作用。
除了這幾名監修,副監修、總裁、副總裁中也有一大批博學之人。總裁胡儼,從小就極為好學,興趣愛好非常廣泛,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律歷、醫卜等方面的典籍都有深入研究。副總裁曾槳,最大的特點是學識淵博,明成祖聽說後,曾摘錄各種書上的冷僻怪題怪事來考曾槳.曾槳都能回答上來。另外,因為副總裁除了要參與研究《永樂大典》總的體例外,還要擔任一個部門的實際工作,要專門負責一個大類別的編書工作,所以分配工作時,一定要結合一些人的專長,知人善任。例……
P6-7

序言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對既有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該書就是基於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而策劃的。我們想通過這套圖書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展示出來.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其實,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樣,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綜合體”,是一種長期積澱的文明結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樣,我們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們想通過這套書,把那些文化中的閃光點凸現出來。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價值的營養。做好對傳統文化的揚棄是每一個發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視的一個課題,我們希望這套文庫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這套以知識點為話題的圖書中,我們力爭做到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吉林文史出版社做書的準則是“使人崇高,使人聰明”,這也是我們做這套書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處,也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