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

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

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是溫州大學人文學院開設的高等學校在校課程。據2021年7月實驗空間官網在校課課程設計教學大綱顯示,該課總學時為32學時,其中理論課程24學時,實驗課程8學時。

該課程分為四個單元,分別講述了山水詩、邊塞詩、遊子思婦詩與詠史懷古詩的鑑賞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
  • 外文名: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 課程代碼:052160001L
  • 總學時:32(理論+實踐)
  • 類別:高等學校在校課程
  • 面向專業:漢語言文學
  • 開設院校:溫州大學人文學院
課程性質,課程定位,適應專業,課程大綱,教學大綱,實驗大綱,教學計畫,教學目標,教學要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習預備,預備知識,學習資料,考核標準,教學工程,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課程是為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是為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古典詩詞鑑賞能力而設定的輔助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屬於“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拓展範疇,擔負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和提高學生古典詩詞學養的重要任務。通過教學,引導學生積累起一個美的庫存,使學生能在與詩詞經典相親相近的過程中獲得美的陶冶和傳統文化的薰陶,培養起對於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熱愛之情。

適應專業

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課程適用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學習。

課程大綱

教學大綱

單元一 山水清音——山水詩
1.了解山水詩創作興起的文化背景。
2.掌握山水詩鼻祖謝靈運作品的寫作筆法、藝術風格。
3.重點掌握山水詩寫作與賞讀的幾大要素:山水意象的典型特徵、詩人欣賞山水的視角變化、意象所處時空環境的變化以及意象中所包含的詩人情感與時代風尚。
4.通過對山水詩的賞讀,體會祖國大好河山的聲色形貌之美。
(一) 掌握山水詩寫作的發展歷程
1. 先秦兩漢:山水詩的孕育。
2. 魏晉南北朝:山水詩的形成和前期發展。
3. 唐朝:山水詩的第一個藝術高峰。
4. 宋代:山水詩的第二個藝術高峰。
5. 金元:山水詩的繼承與發展。
6.明代:山水詩的復古與新變。
7.清代:古典山水詩的集大成。
(二)掌握山水詩的主要情感
1.熱愛自然,讚頌祖國壯美河山;
2.對自由的追逐,對隱逸的嚮往,寄託閒適淡泊的情懷;
3.于山水中體玄悟道,表現超然的理趣;
4.與自然融為一體,表現物我兩忘的審美態度。
(三)分析山水詩的藝術表現手法
1.山水詩常見意象。
2.山水詩常見藝術手法。
3.山水詩藝術風格。
(四)山水詩的意境體驗
1.山水詩鼻祖永嘉太守謝靈運與“詩之島”江心嶼的淵源。
2.山水詩解讀要素的剖析與實驗測試操作。
(1)常見意象
遠山、疏峰、長林、雲霞、霜月、茂松、積石、飛泉、輕鴻、猿嘯;
(2)寫作技法
視覺描寫、聽覺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工筆與寫意。
(3)情感表達
山水詩中景語與情語的關係:情與景、心與物、主觀與客觀的審視與融合。
單元二 金戈鐵馬——邊塞詩
1.了解邊塞詩的產生背景與發展歷程,掌握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2.了解盛唐邊塞詩繁榮的文化背景,掌握代表作家高適、岑參的創作風格與其作品的審美特性。
3.重點識記並掌握邊塞詩的常見意象。
4.邊塞詩吟誦的學習與欣賞。
(一)邊塞詩的發展(先秦到隋唐)
1.先秦:邊塞詩的萌芽與成型。
2.秦漢:邊塞詩的轉型與成長。
3.魏晉南北朝:實錄與擬代的交織。
4.盛唐:邊塞詩的成熟與鼎盛。
5.中晚唐:洪鐘大呂的餘響。
(二)邊塞詩的主要情感
1.表達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2.對邊塞雄奇景觀的讚嘆。
3.反映塞外苦寒生活。
4.對故園親友的思念。
(三)邊塞詩的藝術表現
1.邊塞詩常見意象。
2.邊塞詩常見藝術手法。
3.邊塞詩的藝術風格。
(四)邊塞詩意境構建
通過虛擬仿真實驗項目掌握邊塞詩常見意象,體會其中的情感以及了解意境構建的多種類型。
1. 邊塞詩常見意象的識別與運用。
2.邊塞詩意象組合類型的理解。
3.邊塞詩主體風格的體驗(以唐代邊塞詩代表作家高適、岑參為例)。
通過相關實驗步驟引導學生完成高適、岑參兩者邊塞詩風格的對比分析,學生能夠結合文本簡述高岑邊塞詩的藝術特色。
4. 邊塞詩的吟誦。
單元三 家園何處——遊子思婦詩
1.了解各個歷史時期遊子思婦詩的代表作品,掌握與遊子思婦有關的民間傳說故事。
2.重點掌握這一詩歌類型中主人公所抒發的情感,即所謂“思婦閨中意,遊子天外情”(見宋代張嵲《將池僧舍東軒曉起》詩),特別是其中的孤獨意識。
3.掌握遊子思婦詩中的常見意象,以及意象背後的文化心理。
4.品味遊子思婦詩中富有張力的語言。
(一)遊子思婦詩的發展
1.先秦:《詩經》《楚辭》的導夫先路。
2.兩漢:《樂府》《古詩》的雙峰並峙。
3.魏晉六朝:遊子思婦詩的蔚為大國。
4.唐朝:遊子思婦詩的藝術頂峰。
5.宋元:遊子思婦詩的詩體流變。
(二)遊子思婦詩的主要情感
1.路途艱辛的悲涼。
2.無所依靠的悽苦。
3.兩地相思的愁怨。
(三)遊子思婦詩的藝術表現
1.遊子思婦詩的常見意象。
2.遊子思婦詩常見藝術手法。
3.遊子思婦詩的藝術風格。
(四)遊子思婦詩的情感傳達
1.古道斜陽和高樓明月:遊子思婦詩不同類型的意象識別與運用。
2.離別苦和相見歡:遊子思婦詩現實與夢幻的場景疊加。
3.外視與內觀:細膩的外貌、動作、心理、神態等描寫。
4.觸景生情和緣情生景:遊子思婦詩中的情景關係。
單元四 古今一嘆——詠史懷古詩
1.了解詠史懷古詩的代表作品。
2.重點掌握詠史懷古詩將生命感慨寄寓於“史”、寄寓於“古”的抒情模式。
3.掌握詠史懷古詩中的典故運用;以及詩歌文本中古今時空的交疊與處理。
(一)詠史懷古詩的發展
1.先秦:詠史懷古詩的初露端倪。
2.漢魏六朝:詠史懷古詩的確立發展。
3.唐朝:詠史懷古詩的藝術高峰。
4.宋元:詠史懷古詩的旁枝斜逸。
(二)詠史懷古詩的主要情感
1.對歷史人物、事件所發的感懷和見解。
2.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把握。
3.慨嘆壯志難酬與懷才不遇。
4.感嘆昔盛今衰。
(三)詠史懷古詩的藝術表現
1.詠史懷古詩的常見意象。
2.詠史懷古詩常見藝術手法。
3.詠史懷古詩的藝術風格。
(四)詠史懷古詩的時空表現
1.詠史懷古詩常見意象的識別與運用。
2.詠史懷古詩常見典故的選擇與運用。
3.詠史懷古詩中的歷史敘述與評論。
4.詠史懷古詩中的古今時空綰合方式。
註:教學大綱排版從左到右排列

實驗大綱

實驗項目名稱
實驗學時
項目類型
知識點與能力培養
1
山水詩之意境體驗
2 學時
創新設計性
知識點:
(1) 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文化背景;
(2) 實驗相關山水詩歌的了解與記誦;
(3) 山水意象的典型特徵,包括質地、形狀、線條、色彩、音響、運動等;
(4) 詩人欣賞山水的視角變化;
(5) 意象所處時空環境的變化,包括景物配置、古今變遷、季節變化、日夜變化、氣候變化等;
(6) 意象中所包含的詩人情感與時代風尚;
(7) 中文師範方向——教學方案的設計原理;
(8) 文化創意方向——導遊詞的寫作規範;
(9) 廣告方向——廣告文案的編寫技能;
(10) 文學創作方向——古體山水詩的寫作技法。
能力培養目標:
體味山水詩特質,強化個性化解讀,提倡創造性套用,感受地域文化,培養對壯麗河山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2
邊塞詩之意境構建
2 學時
創新設計性
知識點:
(1) 邊塞詩的代表詩人;
(2) 各時代邊塞的地理常識;
(3) 盛唐邊塞詩繁榮的文化背景;
(4) 實驗相關邊塞詩歌的了解與記誦;
(5) 邊塞詩的主要意象:樓蘭、單于、大漠、烽煙、羌笛等等;
(6) 邊塞詩意境構建類型之同構型;
(7) 邊塞詩意境構建類型之對立型;
(8) 邊塞詩意境構建類型之主從型;
(9) 邊塞詩意境構建類型之組接型;
(10) 邊塞詩吟誦的學習與欣賞;
(11) 中文師範方向——教學方案的設計原理;
(12) 文化創意方向——導遊詞的寫作規範;
(13) 廣告方向——廣告文案的編寫技能;
(14) 文學創作方向——古體邊塞詩的寫作技法。
能力培養目標:
(5) 體味邊塞詩特質,強化個性化解讀,提倡創造性套用,感受和學習詩歌的音樂美,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3
遊子思婦詩之情感傳達
2 學時
創新設計性
知識點:
(1) 遊子思婦詩的代表作家;
(2) 與遊子思婦有關的名勝古蹟;
(3) 與遊子思婦有關的民間傳說故事;
(4) 實驗相關詩歌的了解與記誦;
(5) 情感元素之遊子詩歌的意象類型:鴻雁、杜鵑、古道、秋月等;
(6) 情感元素之思婦詩歌的意象類型:明月、高樓、楊柳、寒蟬等;
(7) 情感元素之細節描寫類型:外貌、動作、心理、神態等;
(8) 情感場景之發生機制:觸景生情和緣情生景
(9) 情感場景之構成方式:現實與夢幻的場景疊加;
(10) 中文師範方向——教學方案的實施原理;
(11) 文化創意方向——新媒體的寫作創意;
(12) 廣告方向——廣告文案的策劃技能;
(13) 文學創作方向——小詩劇的寫作技法。
能力培養目標:
體味遊子思婦詩特質,強化個性化解讀,提倡創造性套用,感受和學習詩歌的情感傳達,培養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4
詠史懷古詩之時空表現
2 學時
創新設計性
知識點:
(1) 詠史懷古詩的代表作家;
(2) 懷古詩的代表性地點:金陵、姑蘇、赤壁、長城等;
(3) 詠史詩的代表性史實:屈原、賈誼、秦皇、漢武、唐玄宗等;
(4) 實驗相關詩歌的了解與記誦;
(5) 詠史懷古詩常見時空意象:斜陽、芳草、流水、青山、廢墟等,及各類地理與人物意象;
(6) 詠史懷古詩的古今時空綰合之疊加型;
(7) 詠史懷古詩的古今時空綰合之穿越型;
(8) 詠史懷古詩中的敘與議:敘中見議與一字褒貶;
(9) 中文師範方向——教學方案的實施原理;
(10) 文化創意方向——新媒體的寫作創意;
(11) 廣告方向——廣告文案的策劃技能;
(12) 文學創作方向——小詩劇的寫作技法。能力培養目標:
體味詠史懷古詩特質,強化個性化解讀,提倡創造性套用,感受和學習詩歌的時空表現方式,培養對民族歷史和傳統文化的熱愛。

教學計畫

教學章節
教學環節
單元章節
小章節
理論課
習題課
討論課
實驗
其他
合計
單元一:山水清音——山水詩
(一)掌握山水詩寫作的發展歷程
2
-
-
-
-
2
(二)掌握山水詩的主要情感
1
-
-
-
-
1
(三)分析山水詩的藝術表現手法
3
-
-
-
-
3
(四)山水詩的意境體驗
-
-
-
2
-
2
單元二:金戈鐵馬——邊塞詩
(一)邊塞詩的發展(先秦到隋唐)
2
-
-
-
-
2
(二)邊塞詩的主要情感
1
-
-
-
-
1
(三)邊塞詩的藝術表現
3
-
-
-
-
3
(四)邊塞詩意境構建
-
-
-
2
-
2
單元三:家園何處——遊子思婦詩
(一)遊子思婦詩的發展
2
-
-
-
-
2
(二)遊子思婦詩的主要情感
1
-
-
-
-
1
(三)遊子思婦詩的藝術表現
3
-
-
-
-
3
(四)遊子思婦詩的情感傳達
-
-
-
2
-
2
單元四:古今一嘆——詠史懷古詩
(一)詠史懷古詩的發展
2
-
-
-
-
2
(二)詠史懷古詩的主要情感
1
-
-
-
-
1
(三)詠史懷古詩的藝術表現
3
-
-
-
-
3
(四)詠史懷古詩的時空表現
-
-
-
2
-
2
合計
24
-
-
8
-
32

教學目標

(一)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對中國古典詩詞的美學特徵及文學價值等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與了解;
(二)學生行有餘力,則進一步引導他們站在文學批評理論與方法的高度,去審視賞析中華民族優秀的詩詞作品。
(三)要符合大學生的學習規律,使該課程在豐富教學手段的輔助之下,顯得通俗易懂,又能涉及一定的專業學術性,要注重教學過程當中的師生互動。
(四)課程內容應立足於“三個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融入突出的新時代元素。

教學要點

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誦讀法
在教師講授知識點、賞析論說的同時,適當輔以學生誦讀詩詞文本的課堂環節。通過大聲誦讀,古典詩詞的美感與韻味會得到進一步的生髮與突顯。讓學生多角度參與課堂,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問答法
圍繞教學的重難點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得出相應的結論,但要允許多元視角的存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在課堂知識傳授與接收之外,努力營造一種“圍坐論道”的學習樂趣。
(三)傳統板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注重多媒體技術的熟練運用,以達到最佳化教學效果的目的,幫助課堂情境的自如展開。有機結合各種文字、圖片、音像等教學材料,為學生營造一定想像空間,啟發學生的思維。
(四)實驗操作法
通過實驗操作凸顯文科課程的時代性與創新性,藉助現代多媒體手段幫助學生進一步把握古典詩詞文本的詩境詩心。

教學手段

該課程突破傳統機械式、注入式知識教學的弊端,採用剖疑問難、互動探研、圍坐論道的方式,讓學生擁有話語權,培養其獨立思考與建構合理價值判斷的能力。注意選擇課程講授的切入點與獨特的文本解讀視角,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的意願。合理地穿插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圖片、音頻與視頻等教學輔助資源,致力於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給課堂帶來生動活潑的面貌。通過誦讀(詩詞文本)、講授(時代背景、作者生平、文本審美特徵)、觀賞(影視作品)、書寫(課外作業)、實驗(通過現代多媒體手段的操作來輔助古典詩詞文本的記憶與理解)等方式,強化與提升學習效果。

學習預備

預備知識

學習中國古典詩詞美學鑑賞課程,無需特殊前設課程,對中國古代文學有一定的基礎即可。

學習資料

課程教材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中國文學史》
袁行霈
9787040309447
2014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文獻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
陶文鵬、韋鳳娟
7806433546
2004年
鳳凰出版社
王國瓔
9787101057621
2007年
中華書局
胡曉明
9787301081785
2005年
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靈運研究論集》
葛曉音
7563332529
2001年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漢唐邊塞詩研究》
閻福玲
9787101101546
2014年
中華書局
張潤靜
9787542629067
2009年
上海三聯書店
其他文獻
書名
作者
ISBN
出版時間
出版社
《詩經楚辭鑑賞辭典》
周嘯天
780543087X
1990年
四川辭書出版社
吳小如等
7532601471
1992年
上海辭書出版社
《學生古今詩詞鑑賞辭典》
林庚、周振甫、程俊英等
7211007281
1989年
福建人民出版社
葉嘉瑩
7543429438
1997年
河北教育出版社
周振甫
7534368995
2005年
江蘇教育出版社
王力
7200044733
2002年
北京出版社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
葛曉音
9787200145441
2019年
北京出版社
《山水清音:晉宋山水詩的藝術世界》
朱曉江
7805189633
2004年
浙江古籍出版社
《唐代邊塞詩研究》
馬蘭州
7805049009
200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列舉學習資料的參考資料

考核標準

該課程的考試、考核計畫於一學期內進行。平時考核形式由教師自主安排,期末考試採用提交具體詩詞作品的賞析文章及課程實驗操作答題等。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各占總成績的 40%、60%。

教學工程

2020年11月,該課程為2020年下半年浙江省中國小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課選修課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