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潛主編的這本《中國古代體育與健身》是基於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而策劃的。《中國古代體育與健身》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了中國氣功、中華武術、古代雜技、古代舞蹈的形式與發展、舞龍舞獅五部分內容。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體育與健身
- 類型:體育
- 出版日期:2014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7215181
- 作者:徐潛
-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頁數:204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體育健身,突出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關注人類身體生長發育和體能發展,關注通過對健身項目和運動項目的選擇和學習,培養人們體育健身的愛好和運動特長,獲得科學健身的方法,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備在不同環境中堅持體育健身的適應能力。由徐潛主編的這本《中國古代體育與健身》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五種體育健身方式,包括中國氣功、中華武術、古代雜技、古代舞蹈和舞龍舞獅。
圖書目錄
一、中國氣功
二、中華武術
三、古代雜技
四、古代舞蹈的形式與發展
五、舞龍舞獅
二、中華武術
三、古代雜技
四、古代舞蹈的形式與發展
五、舞龍舞獅
文摘
氣功是以調心、調息、調身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調心、調息、調身是氣功鍛鍊的基本方法。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
氣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導引、服氣、煉內丹、坐禪等。這裡的“氣”指人體最初的先天能源,而氣功鍛鍊主要是通過後天的呼吸等方法來接通先天的“氣”,從而達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導引派以動功為主,強調與意識和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而靜功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練氣功。大多氣功方法是動靜結合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練內丹,佛教的僧人坐禪,練內丹和坐禪都包含氣功。
道教歷來稱氣功為“內丹”,認為仙丹不必外求,就在人體之內。將人體作為煉丹的爐子,精、氣是藥物,運用人的神去燒煉,而能使人體內的精、氣、神凝聚不散,結成聖丹,即內丹,也就是仙丹。練成後,能讓氣按照一定的線路在人體經絡間有節奏地運行,在運行中不斷的吐故納新,使人永遠充滿活力,為人的長壽提供原動力。這股原動力也稱“金丹”或“內丹”。
坐禪是僧人或居士修身、養性、養生、悟道的一種修煉方式,要坐著習練,故稱坐禪。要閉目端坐,凝志靜修。坐禪,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坐禪即趺坐修禪,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坐禪時要調心,調息,調身,所以坐禪本身也是一種氣功。
氣功與宗教有聯繫,但有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道藏、佛經中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而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鑑。
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起練習,練針灸的中醫也常透過練習氣功來增進療效。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而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是通過調神的自我鍛鍊,使自身氣機變得協調的鍛鍊方法。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鍊來加強自我控制能力,從而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調心指調整精神活動,使之集中、專一,不可心猿意馬。《天台止觀》中將調心分為三步:入定、住定、出定。調心又可分為運用意識和修養意識兩方面:運用意識指將心固定在一個點上,修養意識指反省自己,讓心趨於善良。
調息就是對呼吸的訓練,古代稱為吐納、行氣、鍊氣、調氣、食氣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里有御穀食氣》篇,要求睡前和起床後調息。道教一向重視調息,《道藏》中收錄的《服氣經》、《服氣口訣》、《服氣精義論》等都介紹了道教的調息功法,種類繁多。王充在《論衡·道虛論》中說:“食氣者,壽而不死,雖不穀飽,亦以氣盈。”
傳統的氣功將呼吸分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提肛呼吸三種,其中最常用的是腹式呼吸。
有的功法要求在吸氣後有意使呼吸停下來,過一小段時間再呼出氣來,停頓時間的長短要根據練功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氣功要求在調息前先使姿勢舒適,肌肉放鬆,情緒穩定,然後才調息,如果一開始就調息,會感到呼吸急迫。
調息要循序漸進,達到深、長、細、勻的呼吸。這樣,能在呼吸中吐出體內濁氣,吸納天地清氣,增進健康。
調身是練功者在練功時調整自己的體位,從而達到正確的姿勢,以利於調心和調息。通常所採用的姿勢有多種,其中坐、臥、站的套用比較普遍,行走的姿勢則較少採用。
P5-6
氣功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導引、服氣、煉內丹、坐禪等。這裡的“氣”指人體最初的先天能源,而氣功鍛鍊主要是通過後天的呼吸等方法來接通先天的“氣”,從而達到養生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
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導引派以動功為主,強調與意識和氣相結合的肢體操作。而靜功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練氣功。大多氣功方法是動靜結合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練內丹,佛教的僧人坐禪,練內丹和坐禪都包含氣功。
道教歷來稱氣功為“內丹”,認為仙丹不必外求,就在人體之內。將人體作為煉丹的爐子,精、氣是藥物,運用人的神去燒煉,而能使人體內的精、氣、神凝聚不散,結成聖丹,即內丹,也就是仙丹。練成後,能讓氣按照一定的線路在人體經絡間有節奏地運行,在運行中不斷的吐故納新,使人永遠充滿活力,為人的長壽提供原動力。這股原動力也稱“金丹”或“內丹”。
坐禪是僧人或居士修身、養性、養生、悟道的一種修煉方式,要坐著習練,故稱坐禪。要閉目端坐,凝志靜修。坐禪,簡稱“禪”,意謂思維修或靜慮。坐禪即趺坐修禪,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坐禪時要調心,調息,調身,所以坐禪本身也是一種氣功。
氣功與宗教有聯繫,但有本質的區別。氣功作為一門科學,不涉及各教派的宗旨與教義,只從教徒的修煉實踐中提取科學的內涵。道藏、佛經中記載了不少古代氣功的資料,而宗教中的一些理論也常為練功者所借鑑。
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起練習,練針灸的中醫也常透過練習氣功來增進療效。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而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是通過調神的自我鍛鍊,使自身氣機變得協調的鍛鍊方法。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鍊來加強自我控制能力,從而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
調心指調整精神活動,使之集中、專一,不可心猿意馬。《天台止觀》中將調心分為三步:入定、住定、出定。調心又可分為運用意識和修養意識兩方面:運用意識指將心固定在一個點上,修養意識指反省自己,讓心趨於善良。
調息就是對呼吸的訓練,古代稱為吐納、行氣、鍊氣、調氣、食氣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里有御穀食氣》篇,要求睡前和起床後調息。道教一向重視調息,《道藏》中收錄的《服氣經》、《服氣口訣》、《服氣精義論》等都介紹了道教的調息功法,種類繁多。王充在《論衡·道虛論》中說:“食氣者,壽而不死,雖不穀飽,亦以氣盈。”
傳統的氣功將呼吸分為自然呼吸、腹式呼吸和提肛呼吸三種,其中最常用的是腹式呼吸。
有的功法要求在吸氣後有意使呼吸停下來,過一小段時間再呼出氣來,停頓時間的長短要根據練功者的具體情況而定。
氣功要求在調息前先使姿勢舒適,肌肉放鬆,情緒穩定,然後才調息,如果一開始就調息,會感到呼吸急迫。
調息要循序漸進,達到深、長、細、勻的呼吸。這樣,能在呼吸中吐出體內濁氣,吸納天地清氣,增進健康。
調身是練功者在練功時調整自己的體位,從而達到正確的姿勢,以利於調心和調息。通常所採用的姿勢有多種,其中坐、臥、站的套用比較普遍,行走的姿勢則較少採用。
P5-6
序言
民族的復興離不開文化的繁榮,文化的繁榮離不開對既有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該書就是基於對中國文化傳統的繼承和普及而策劃的。我們想通過這套圖書把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展示出來,讓具有國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讀者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為我們今天振興民族文化。創新當代文明樹立自信心和責任感。
其實。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樣,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綜合體”,是一種長期積澱的文明結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樣,我們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們想通過這套書,把那些文化中的閃光點凸現出來。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價值的營養。做好對傳統文化的揚棄是每一個發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視的一個課題,我們希望這套文庫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這套以知識點為話題的圖書中,我們力爭做到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吉林文史出版社做書的準則是“使人崇高,使人聰明”,這也是我們做這套書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處,也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2月
其實。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樣,都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綜合體”,是一種長期積澱的文明結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樣,我們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們想通過這套書,把那些文化中的閃光點凸現出來。為今天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有價值的營養。做好對傳統文化的揚棄是每一個發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視的一個課題,我們希望這套文庫能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這套以知識點為話題的圖書中,我們力爭做到圖文並茂,介紹全面,語言通俗,雅俗共賞。讓它可讀、可賞、可藏、可贈。吉林文史出版社做書的準則是“使人崇高,使人聰明”,這也是我們做這套書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處,也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