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青銅器》是2015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青銅器
- 作者:李楠
- 出版時間:2015年
- 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
- ISBN:9787504485182
《中國古代青銅器》是2015年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青銅器主要指中國自夏代末期至秦漢時期用銅、錫經燒制、鍛造後所形成的各種器物。中國青銅時代開始於公元前2000年,經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和秦漢,歷近15個世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觀賞價值,其...
根據從古代青銅作坊遺址發掘出的實物,再結合青銅器的外形分析,專家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器絕大部分是採用範式鑄造方法製作的。范鑄法工藝流程共分為五步:第一步為塑模,用泥土塑造出銅器的基本形狀。在制好的泥模上畫出銅器紋飾的輪廓,凹陷部分直接從泥模上刻出,凸起部分則另外製好後貼在泥模表面;第二步為翻...
青銅禮器品種繁多,數量巨大,工藝精美,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典型代表。青銅禮器可分為六大類: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和雜器。炊器 炊器是烹飪食物的用器。也有將炊器歸入食器的。鼎按功能,有鑊鼎(煮肉食)、正鼎(又稱“.列鼎”“牢鼎”,盛肉食,最重要的禮器)和羞鼎(又稱“陪鼎”,盛調味品,...
青銅樂器是夏商周三代音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歷史遺存。在洛陽地區發現的青銅樂器如銅鈴、鉦、鐃、鎛、編甬鐘、編鈕鐘等,幾乎包括了青銅樂器所有的種類,構成了一個基本完整的青銅樂器的系統。不僅體現了洛陽先秦三代青銅樂器發展的脈絡和重大成就,顯示了洛陽地區在中國古代音樂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湖北隨州...
1959年,又將方鼎運到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后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鼎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后母戊鼎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巧,一向為世人所欽羨。它的價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鑄有精巧的盤龍紋和饕餮紋,增加...
在商代的青銅方尊中,商四羊青銅方尊形體的端莊典雅是無與倫比的,造型簡潔、優美雄奇,寓動於靜,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2000年5月,中國歷史博物館首次遴選館藏青銅器十大頂級國寶,商四羊青銅方尊位列其中;2013年08月19日,商四羊青銅方尊被確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這件...
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組成部分。本文以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主要代表作品作品:《后母戊大方鼎》、《盂鼎》為例,從青銅器作為“禮器”的藝術精神與青銅器的造型、裝飾藝術特點來談談商周青銅器藝術。中國古代青銅器,就使用規模、鑄造工藝、造型藝術及品種而言。中國古代青銅器在世界藝術史上占有獨特地位。商周時期是中國...
收藏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此銅斝1984年出土於河南省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第九號墓中,器口基本呈圓形,外敞,口沿有兩個三稜錐狀矮柱,單把,束腰,下腹部外鼓,平底。三棱形空足。腹與足相通。銅斝與銅爵一樣,是中國古代青銅文化中最早出現的青銅酒器之一,而其源頭則是龍山文化廣泛出現的陶斝。據考察...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銅鏡介紹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銅鏡,又稱...
儘管道教產生於東漢,但其發源歷史卻深植於中華文化的母體之上,“可以說,自從中華大地上有了智慧人類,中國道教的胚胎,就開始孕育、發生了。”(同上,第411頁)所以,三星堆大型青銅立人環管狀雙手的朦朧“虛空”或許就是原始天尊雙手的理性“無極”的先聲,兩者理念一脈相承。紛繁複雜的三星堆文化是構建中國道教...
盛酒器,一般作橢圓或長方形體,或仿動物形體。這種銅器有獸頭形蓋,器型似,前部有寬口流,後部常有鋬,器底置圈足、三足或多足,以圈足為多見。我國過去流散在海外的一大批商周青銅器中,包括有多件銅觥。歷史記載 《釋文》引《韓詩》雲容五斗;《禮圖》雲容七斗,也有的說可容五升。就是說它的盛酒...
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餘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鐘、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瑯、景泰藍、...
毛公鼎銘文長度接近五百字(有497字、499字、500字三說),在所見青銅器銘文中為最長。銘文的內容可分成七段,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最後頒贈命服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大事記 流傳歷史 清朝時期 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西周青銅器是指西周時期鑄造的青銅器,包括出土器物和傳世藏品。是中國早期重要的歷史文物,同時也是珍貴的藝術品。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青銅禮器、樂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雜器等。西周是中國古代銅器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青銅冶鑄技術繼續發展,銅器的數量有較大的增長,但種類有一個較明顯的淘汰和更新過程。西周...
不僅出土數量增多,而且形制亦趨複雜,除雙耳圈足簋外,還出現了四耳簋、三足簋、四足簋和方座簋等;西周中期後多有蓋。至戰國後始衰落。文物展出 2022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單元展出了壽縣蔡侯墓出土的幾組代表性青銅器,包括鼎、簋等 。
北宋以來,文人雅士對青銅器的研究、蒐集和玩賞漸成風氣,一門新的學問,即所謂的"金石學"從此開始成形,著名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即是宋代有名的金石學家。中國人對青銅器的研究偏重於考古、歷史、古文字等多門學科的著錄與考證,而西方及日本等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則側重於形制、紋飾等美學價值方面,有關...
歷史記載 九鼎,作為中國文明時代入口處的一塊里程碑,已經遺失了2000多年,它們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這是人們經常關心的一個問題。中國古代青銅工藝高度發達,傳下了許多稀世之寶。然而就歷史價值而言,卻沒有一件比得上夏朝的九鼎。後人將爭奪政權稱為“定鼎”,就是因為三代以來,九鼎一直被視為王權象徵的緣故。...
為上海博物館所收藏,1959年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這件周康王時的大盂鼎,是現存西周青銅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莊穩重,渾厚雄偉,典麗堂皇,為世間瑰寶。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異凝重、雄奇恣放質樸平寶等數類。大盂鼎屬於瑰凝重這一類,銘文大字,字型莊嚴凝重而美觀,故在成、康時代金文中,以書法的成就而言,當以...
唐代以前的銅器習慣上稱為古代青銅器,其歷史既久,發展變化也很大。從商代至唐代,各個時期的銅器在鑄造工藝、花紋、銘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銅器的花紋,多為平紋、二層花紋、三層花紋的;圖案則是被誇張與改造過的各種動物形象,如四條腿的動物,在有的銅器圖案中被改為兩條腿,有的動物羽毛被代之以篆形紋等...
相比,“九鼎八簋”與中國古城的鐘鼓樓文化、良渚玉器文化、紅山玉器文化,器形與器形變化的型式多樣,最終內涵脫離不了中國文化氣息。而且中國,“九鼎八簋”逐漸隨著時代變遷,具有在不斷演變中與玉器相似相近的文化形勢。中國五千的文明歷史是世界矚目的,“九鼎八簋”其成就也是獨具世界風格。無論是治理一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