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不同歷史時期貧富思想為研究對象,對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的發展和演變進行梳理和探討,並將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的發展和演進劃分為“產生(先秦)—發展(秦漢至隋)—轉折(唐宋)—完善(元明清)”四個階段,並據此展開論述。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貧富問題熱門而又古老。它不僅是一個關係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也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歷史性問題。自從國家出現開始,中國古代歷朝政府出於維護統治的需要,將如何處理貧富關係作為一個焦點問題加以關注。同時,面對貧富分化日益擴大的趨勢,中國歷代思想家也圍繞著貧富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處理貧富關係和調節貧富差距的主張,這些思想和主張為後世處理貧富問題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基於此,《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指出,從先秦至明清,貧富思想隨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演進,但始終呈現出以下幾個主要特徵:第一,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的發展和演進中始終貫穿著對“義利之辨”的價值關注。“義利之辨”是古代傳統倫理思想中的重要命題,也是與貧富思想相輔相成的重要社會理念。一方面,“義利之辨”是對財富觀和貧富觀的系統闡釋。在中國古代,凡是商品經濟大發展的時期就是貧富分化加劇的時期,同時也是“義利之辨”大爭論的時期。“義利之辨”要解決的是要義還是要利,以及如何正確處理義利關係的問題。其核心是如何看待財富和如何獲取財富的問題。“義利之辨”以及不同時期的義利觀是貧富思想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貧富思想又以“義利之辨”作為價值判斷的基礎,“義利之辨”以及不同時期的義利觀對貧富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古代的貧富思想重視義利關係,並把義利關係作為價值判斷和思想展開的基礎。中國古代的義利思想經歷了由早期的主張“貴義賤利”向主張“義利並重”發展的嬗變過程,這一嬗變的過程也直接導致了貧富思想的嬗變。
第二,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的發展和演進中始終圍繞著對社會均平的理想追求。作為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貧富思想發展中鮮明地體現出了對均平理念的嚮往和追求。從
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明清思想家提出的“均利”“均天下”,從先秦諸子的“均貧富”“均無貧”到農民戰爭中提出的“均貧富,等貴賤”,雖然均平的內涵和所指不相一致,但始終貫穿著對均平理想的追求。中國古代的若干土地和賦役政策也將均平納入為政策實施的重要出發點,如北朝隋唐的均田制、明清時期的均田均役都是為了改善貧富關係和緩和社會矛盾而被提出的。以均平為重要理念的貧富思想對古代國家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
第三,中國古代的貧富思想的嬗變的總體趨勢是,從主張“奪富予貧”到主張“安富恤貧”。唐宋以前,貧富思想的主流是主張國家奪富予貧,通過國家權力來調節貧富雙方的財富分配,即《
管子》中所謂的“夫富能奪,貧能予,乃可以為天下”。唐宋以後,這種均貧富的思想遭到了普遍質疑和反對,“安富恤貧”成為貧富思想的主流,“夫安富恤貧,王者之政也”。從唐宋開始,調整貧富關係的思想主張也由均田、限田和抑制兼併向均賦役、濟貧弱轉變。明人
胡世寧指出:“昔聖王行仁政,必以均貧富分井授田為急,後世井田之制猝難行而因議為均田、限田之法。今均田、限田亦難驟行,而惟均其田賦,又何不可之?”唐宋以後,均田等田制思想論而不行,而一條鞭法、攤丁入地等賦役改革的實施有效地調節了貧富關係,官方救濟和民間慈善事業的發展有效地保障了貧弱人戶的基本生活,這些都有效地抑制了由賦稅不均導致的民不相安。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