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木構橋樑的發展與演變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劉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木構橋樑的發展與演變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傑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中國古代木構橋樑的發展與演變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劉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中國古代木構橋樑的發展與演變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劉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中國木構橋樑是古代木構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技術與營造在初期幾乎同出一轍。隨著建造技術和橋樑需求的提升,橋樑營造逐漸獨立...
橋樑發展史,橋樑是道路的組成部分。從工程技術的角度來看,橋樑發展可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時期。古代橋樑 人類在原始時代,跨越水道和峽谷,是利用自然倒下來的樹木,自然形成的石樑或石拱,溪澗突出的石塊,谷岸生長的藤蘿等。人類有目的地伐木為橋或堆石、架石為橋始於何時,已難以考證。據史料記載,中國在...
橋樑工程發展史,橋樑是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歷史 在歷史上,每當運輸工具發生重大變化,對橋樑在載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動了橋樑工程技術的發展。在19世紀20年代鐵路出現以前,造橋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為主,鑄鐵和鍛鐵只是偶爾使用。在漫長歲月里,造橋的實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多樣的...
《中國木構古建築(精)》是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海波 內容簡介 自中國營造學社首開中 國古建築研究的先河,梁思 成先生等一批前輩學者奠定 了中國古建築的研究基礎。 經過多年的發展,時至 ,學界對古建築的研究在廣 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令人矚目 的誠就,產生了諸多 的 著作、文獻。 我們...
《中國建築史》是一本2023年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思成。內容簡介 《中國建築史》闡明中國建築的特徵,對每一時期的現存建築實物逐一剖析:木構、磚石、橋樑、牌坊、宮殿、苑囿、寺廟壇觀、陵墓、住宅,參閱古代建築的兩部“文法課本”——宋《營造法式》與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解說每個建築形制的...
土木工程的發展貫通古今,它同社會、經濟,特別是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密切聯繫。土木工程內涵豐富,而就其本身而言,則主要是圍繞著材料、施工、理論三個方面的演變而不斷發展的。為便於敘述,權且將土木工程發展史劃為古代土木工程、近代土木工程和現代土木工程三個時代。以17世紀工程結構開始有定量分析,作為近代土木...
也討論了古代的流民運動、路權形式、驛壁文學、竹馬遊戲等與交通有關的歷史文化現象。對於“木鐙”和“鐵鞋”的考論,可以看作古代交通文化的微觀研究。目錄 目錄 序 “軒轅”傳說與早期交通的發展 一“軒轅”傳說的價值 二“軒轅”名號的生成 三黃帝神話: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四“合符”故事及其交通史的背景 ...
在黃河流域產生的農業文明,受到歷史時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響,不斷向長江流域農業文明過渡、發展。長江流域農業文明是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繼承和發展。黃河流域早期農業一般主要是種植粟,長江流域農業主要是種植水稻。起源 中國文明產生的地點和時間。根據考古發掘研究,有仰韶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早期等幾種不同觀點。中國是...
在以上研究的過程中,討論了舉折、反宇、飛檐椽、�木、工字殿、玄圃、斗、闕、中心都柱結構、抬梁式結構和殿堂式結構、斗�的發展與演變、推山做法、亞形、回形屋等的發生及意義。此外,書中還通過對中國古代建築等級制度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對“高貴”的追求是中國古代建築形式發展和變化的動力之一。提出了在...
(vii)中國和澳洲 (viii)中國和哥倫布之前的美洲 (f)船舶操縱(I),航海 (1)導航技術的三個時期 (2)東方海上的星宿、羅盤和航路指南 (3)地球儀 (g)推進 (1)帆;在縱帆發展史上中國所占的地位 (i)引言 (Ⅱ)撐條席帆及其空氣動力學性能 (iii)中國帆的歷史 (iv)中國帆在世界...
工程結構實踐的需要是設計理論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自1949年以來,大量工業與民用建築及橋樑、港口、水壩等工程的興建,有力地推動了結構設計理論的發展;唐山地震促進了中國的工程抗震設計理論的研究和發展;近海石油的開發推動了海洋工程結構設計理論的研究與發展。展望 由於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與測試技術的廣泛套用,工程...
抗震性能優異的中國古代木構樓閣建築 郭黛姮;梁思成、林徽因對中外古典建築綜合分析的見解拾零 林宣;古代巴蜀建築的文化品格 李先逵;嶺南古代建築文化特色 鄧其生;中國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亞洲建築師協會第七次論壇會”的主題報告 張祖剛;正視中國近代建築的研究價值 王紹周;洋務派與早期民間仿洋式建築 ...
2008年1月,慶元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廊橋之鄉”。2008年6月,“慶元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慶元廊橋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慶元廊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慶元廊橋保護、開發工作的不斷深入,將極大促進本縣旅遊、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並更好地使慶元...
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古代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永和橋在安仁鎮項邊村。原名永寧橋,取名永寧,清順治間毀於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建,易名永和橋。三墩四孔,木構懸臂式。木石結構。東西走向,長125.7,寬6.40-7.50米,矢高13米。條石錯縫平砌橋墩,墩寬均為2.80米,南向有分水雁翅...
郢城遺址發現的三處木構橋樑,也是目前世界歷史上規模較大的木質結構橋樑,它們的發現對研究古代河流變遷、周圍自然環境的變化、秦漢城址的布局與木構橋樑的構造與演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郢城木構涵洞的構造,體現了在雨水較多的南方地區因地制宜的築城技術,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重要資料,深入研究可改寫中國橋...
歷史淵源 早在遠古人猿時代,就已有倒木為橋,閩西地區叢山峻岭、河流多,盛產木材,故就地取材建造橋樑,在山區最早的橋就是木橋,廊橋從石板橋、木板橋、石拱橋演變過來,美觀又不失其功能特點,例如遮風避雨具有防護功能、交通功能、作為風水功能等。為了綜合這些功能而發展成廊橋,客家廊橋也越做越精細與美觀。客...
畢生致力於中國古代建築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之父。 [1-2] 梁思成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年)、中國...《中國建築發展的歷史階段》 1954 建築學報,與林徽因、莫宗匯合寫 《東亞城市建設與改造》 1958 在國際建築協會會議上的報告 《建築創造的幾個重要問題》 ...
第二節 歷史與文化 一、歷史沿革 二、文化特徵 第三節 建築發展與特徵 一、建築演變 二、建築類型 三、建築特點 第二章 城鎮與村落 一、城市 二、市鎮 三、村落 第一節 古城 一、古城遺址 二、歷史古城 第二節 古鎮 一、南潯 二、西塘 三、前童 四、東浦 五、諸葛 六、廿八都 第三節 古村落 一、...
宋代贛州經濟有了較大發展,為了方便與外面的溝通,於是就在章、貢兩河上先後建造鋪就了東河、西河、南河三座浮橋以溝通城鄉。建國以後,西河、南河浮橋因修建了公路大橋而被拆除,在80年代被現代公路橋樑所代替,只有這座建春門浮橋,作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文化景觀,特意保存了下來,並還在為贛州市民服務。過去在...
晉祠現存最早的主體建築聖母殿,創建於北宋太平興國九年(984年),殿四周圍廊,為中國現存古建築中的最早實例,是中國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研究中國宋代建築和建築發展史有著重要意義;宋代建築魚沼飛梁,造型奇特,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木結構十字型橋樑建築,在世界古代橋樑建築史上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研究價值...
並作了細緻的對比研究,張傑先生的論文通過文獻梳理,對中國古代堪輿術的歷史發展及其設計內涵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分析,並提出新的評價,馬炳堅先生的文章結合作者本人多年的實踐經驗,針對中國文物古建築保護領域若干爭議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張帆先生的論文對建築史學家王璧文先生的早期著作《中國建築》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
一、伽藍布局的模式及其演變 二、佛寺木構建築的形制與特徵 三、磚石佛塔與磚石殿堂 第二節 藏傳佛教建築 一、藏地佛教建築 二、藏傳佛教建築在西藏以外的發展 三、藏傳佛教佛塔 第三節 雲南傣族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建築 一、佛殿 二、戒堂 三、佛塔 四、僧舍 第四節 道教建築 第五節 伊斯蘭教建築 一、回族...
廣寧橋橋面微起弧拱,網側設欄桿,塑柱,欄板飾雲頭子,保存了一些早期作法.橋身存明萬曆二年(1074年)建橋題記數處。廣寧橋的多邊形拱券結構,是明、清時期紹興地區的典型作法,為別處少見。它與紹興宋代八字橋、元代光相橋和清代太平橋組成紹興水網地區自宋至清的橋樑發展史序列。該橋重修時延用古代七折邊拱,大...
第六章 園林了解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的發展概況,熟練掌握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的設計方法及相關實例。第七章 古代木構建築的特徵與詳部演變熟練掌握中國古代木結構的結構體系;屋頂形式;台階欄桿樣式;大木作;屋架作法;小木作等作法;以及名詞解釋。第八章 清式建築做法注意清式建築與宋式建築的區別與聯繫。熟練掌握...
壽寧廊橋俗稱厝橋,是一種以梁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橋,形似彩虹,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就是木拱廊橋的典型代表。顯示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橋樑建造的輝煌成就。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使用價值和傳承意義。《中國科學技術史》稱廊橋...
金龍橋是中國橋面最寬、鐵索最多的鐵鏈橋,也是金沙江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鐵鏈橋,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橋”,在中國橋樑建築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的代表作和典範,同時又是茶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關隘,對中外社會、經濟、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保護措施 清代由官府以麗江公學管理,設“梓里...
11 圓明園西洋樓海晏堂基礎信息採集與虛擬拼接研究 12 晚清祁寯藻北京息園探析 13 廣府村落中梳式格局的形成與演變——以花都區炭步鎮古村落為例 14 從西式基督教到中式基督教風格——在中國推進本土文化適應中的建築手段,1919—1939 15 中國近代制磚技術發展研究 16 遺址區建設中“三位一體”的綜合思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