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是202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吳承學。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
  • 作者:吳承學
  •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1日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764 頁
  • ISBN:9787101159493
  • 定價:148 元
  • 裝幀:精裝
  • 副標題:增訂本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所獲榮譽,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體學是研究古代文學的體裁、體制、風格、語言特徵、章法結構等現象的綜合性學科,是文學理論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講究“得體”,可以說文體學是滲入中華文化基因的一門學問,是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對近代以來逐漸式微的傳統文體學研究的回歸,也昭示著古代文學領域中國特色、中國風格話語體系的回歸。
《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力主回到中國文體學語境來發現中國文學自己的歷史,分別從學科論綱、文體史料學、文體分類學、研究方法、文學風格學,以及中國古代重要的文體觀念、理論及論著等方面出發,系統論述了中國傳統文體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徵引翔實,論證周密,結構精嚴,解決了諸多難點及關鍵性問題。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繼承古典研究範式的基礎上,“鑒之以西學,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證之以實物”,建立具有現代意義與學術高度的中國文體學,並在本書中躬踐行之。本書既有文體學的理論建構,又有文體學史的多元考察,巨觀地再現了中國古代文體學的發展軌跡,是文體學研究領域的代表性成果。

作者簡介

吳承學,1956年生,廣東潮州人。在中山大學中文系獲漢語言文學學士、中國古代文學史碩士學位,在復旦大學中文系獲中國文學批評史博士學位。現為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文體學、中國文學批評史等。主要著作有《中國古代文體形態研究》《中國早期文體觀念的發生》《近古文章與文體學研究》等,並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緒 論
☆上 編
第一章 中國古代文體學論綱
一、辨體:學科的基點
二、何謂文體:學科的起點
三、學科的基本內涵與對象
四、與其他學科的互動關係
第二章 古代文體學要籍敘錄
一、早期儒家典籍的文體史料與觀念
二、總集類要籍
三、詩文評類要籍
四、集部之外的要籍
第三章 文體學史料的發掘和處理
一、類書與文體學
二、字書與文體觀念
三、文體史料的釋讀與處理
第四章 文體學研究方法舉隅
一、基於文獻察諸語境
二、考之制度證以實物
三、跨越學科佐以科技
四、本土情懷國際視野
第五章 對“文本於經”說的文體學考察
一、從經學到文體學
二、從經各有體到文體分類
三、宗經與尊體
第六章 生命之喻——從人體到文體的文學批評
一、批評的比喻和文學的觀念
二、從人體到文體
三、藝術形式與生命形式
四、有機的整體
五、對於批評方式與標準的影響
第七章 “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中國古代對於詩與詩人的集體認同
一、從“伐能”到“薄命”
二、“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
三、“詩人薄命”:一種集體認同
四、從“薄命”到“無窮”
第八章 辨體與破體
一、文體風格的成因
二、破體與變體的趨勢
三、契會相參本採為地
第九章 文體價值譜系與破體通例
一、價值譜系與破體為文
二、以詩為詞與以詞為詩
三、以古入律與以律入古
四、以文為詩與以詩為文
第十章 中國古典風格學的形成及特色
一、人物品評與風格批評
二、“氣”“體”的發現
三、“氣”“體”的本質與特點
四、參照與比較
第十一章 體與性
一、從情志論到體性論
二、才性與風格
三、“文如其人”辨
第十二章 人品與文品
一、人品文品說的歷史發展
二、人品諸要素對藝術品格的影響
三、人品與文品的深層關係
四、對人品文品說的評價
第十三章 江山之助——中國古代文學地域風格理論
一、自然界留在精神上的印記
二、地域文化與人格塑造和創作
三、風土感召與風格創造
四、科學地評價地理環境的作用
第十四章 文學上的南北派與南北宗
一、南北文風不同論發展概述
二、南派北派的美學內涵
三、文學上的南北宗
四、南北文風差異的成因
五、重北輕南的文化心理
——————
☆下 編
第一章 中國早期文字與文體觀念
一、文字形態與文體內涵
二、文字載體與文體命名
三、文字形(意)符與文體類別
四、文字聲符與文體特徵
五、文字規範與文體認同
第二章 命篇與命體——兼論中國古代文體觀念的發生
一、文體觀念發生的研究路徑
二、篇章形態與篇章意識的形成
三、篇章之命名及形態
四、從命篇到命體
第三章 “九能”綜釋
引言:“九能”說的提出
一、釋“建邦能命龜”
二、釋“田能施命”
三、釋“作器能銘”
四、釋“使能造命”
五、釋“升高能賦”
六、釋“師旅能誓”
七、釋“山川能說”
八、釋“喪紀能誄”
九、釋“祭祀能語”
餘論:“九能”說的接受和發展
第四章 從章句之學到文章之學
一、古書的句讀標誌與計量單位
二、兩漢章句之學
三、《孟子章句》與《楚辭章句》
四、從經學向文章學的轉折
五、篇翰意識的凸顯
六、《文心雕龍·章句》的文章學理論
七、文章學對經學的反哺
第五章 任昉《文章緣起》考論
一、《隋志》稱“亡”之書未必不存
二、唐宋文獻中的《文章緣起》
三、《文章緣起》之著錄體例及其特色
第六章 宋代文章總集的文體學意義
一、唐宋新文體的確認與傳播
二、從總集看宋人的古文觀念
三、總集敘次與文體、文學觀念
第七章 評點之興——論文學評點的起源和南宋的詩文評點
一、評點的學術淵源
二、南宋詩文評點舉要
三、劉辰翁:第一位評點之集大成者
四、圈點的符號意義與評點的文化意味
第八章 明代文章總集與文體學——以《文章辨體》等三部總集為中心
一、“以體制為先”與“假文以辯體”
二、序題:一種流行的批評方式
三、文體分類:集大成與新開拓
四、綜論:特色與影響
第九章 論“序題”與“序目”
一、關於“序題”的定名
二、序題的產生與興盛
三、序目的形成與影響
四、作為批評文體的序題與序目
第十章 黃佐的《六藝流別》與“文本於經”的思想
一、黃佐與《六藝流別》的編纂
二、建構“文本六經”的文體譜系
三、《六藝流別》的文體學史價值
四、《六藝流別》與文體分類學
第十一章 賀復徵與《文章辨體匯選》
一、賀復徵生平事跡與《文章辨體匯選》產生的背景
二、《文章辨體匯選》的編纂體例
三、《文章辨體匯選》的編選特色與價值
第十二章 《四庫全書總目》的文體學思想
一、文體譜系與文體本色
二、文體的分類與歸類
三、文體源流論
四、調和駢散之爭
五、史傳與小說
第十三章 《四庫全書》與評點之學
一、論宋人讀書法與評點
二、論孫、鐘評點與晚明文風
三、《四庫全書》對於評點的觀點與立場
四、《四庫全書》學術立場分析
第十四章 “我學”與“西術”之爭——王兆芳《文章釋》簡論
一、王兆芳生平與學術師承
二、《文章釋》的寫作與刊刻
三、《文章釋》的文體譜系
四、王兆芳與《文章釋》的意義
——————
附 錄
中國文體學研究的百年之路
一、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體學
二、晚清民國:革命性的轉型
三、50年代至90年代:曲折的復興
四、21世紀:中國文體學的盛況
五、建構現代意義的中國文體學
六、百年學術史的意義
——————
本書篇章來源說明
初版後記
增訂本後記

所獲榮譽

2023年12月,入選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