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立面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他那遠遠伸出的屋檐、富有彈性的屋檐曲線、由舉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翹的屋角(仰視屋角,角椽展開猶如鳥翅,故稱“翼角”)以及硬山、懸山、歇山、廡殿、攢尖、十字脊、盝頂、重檐等眾多屋頂形式的變化,加上燦爛奪目的琉璃瓦,使建築物產生獨特而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通過對屋頂進行種種組合,又使建築物的體形和輪廓線變得愈加豐富。而從高空俯視,屋頂效果更好,也就是說中國建築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 領域:建築
  • 形式:廡殿、歇山、硬山、懸山等
  • 效果: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
  • 對象:屋頂
  • 方式:屋頂進行種種組合
內容簡介,主要類型,廡殿式,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攢尖頂,盝頂,卷棚頂,穹窿頂,圓劵頂,歷史發展,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不僅樣式多,而且組成部分也有好幾種,主要有屋面、屋脊等部分組成,而且有嚴格的等級制度。
  1. 屋面:屋面就是建築屋頂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與屋檐之間的部分,這一部分占據了屋頂的較大面積,或者說屋面是屋頂中面積最大的一部分。
    2. 剪邊:在我國古代的部分建築中,其屋面近檐處往往會有與上部不一樣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綠色,屋檐處卻是一道橫的黃色帶,這樣的色帶就稱作“剪邊”它是由於屋面使用了不同顏色的鋪瓦而產生的效果,它豐富了屋面的色彩。
    3. 正脊:正脊是處於建築屋頂最高處的一條脊,它是由屋頂前後兩個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築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條橫走向的線。一般來說,在一座建築物的各條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長、最突出的一條脊,所以也稱為“大脊”。
    4. 正脊裝飾:在我國古代的很多建築中,特別是一些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其屋頂正脊上往往設有各色裝飾。除了常見的正脊兩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寶頂外,在正脊的前後兩個立面上,還會雕飾或塑有花、草或龍等。
    5. 垂脊:在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建築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頂建築中,除了正脊和戧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著山面的博風板走勢下垂。
    6. 戧脊:在歇山頂建築中,垂脊的下方從博風板尾處開始至套獸間的脊,叫做“戧脊”。
    7. 出檐:在帶有屋檐的建築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8. 套獸:在建築屋檐的下檐端,有一個突出的獸頭,套在角梁套獸榫上,防止梁頭被雨水侵蝕,這個獸頭就稱為“套獸”。

主要類型

廡殿式

廡殿式屋頂是四面斜坡,有一條正脊和四條斜脊,且四個面都是曲面,又稱四阿頂。重檐廡殿頂是古代建築中 最高級的屋頂樣式。一般用於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單檐,特別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
故宮太和殿故宮太和殿

歇山頂

歇山頂的等級僅次於廡殿頂。它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其特點是把廡殿式屋頂兩側側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來,形成一個懸山式的牆面。歇山頂常用於宮殿中的次要建築和住宅園林中,也有單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硬山頂

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關於硬山這種屋頂形式,在宋代修纂的《營造法式》一書中沒有記載,現存宋代建築遺物中也未見,推想在宋代時,建築屋頂還沒有硬山這種形式。明、清時期及其後,硬山式屋頂廣泛地套用於我國南北方的住宅建築中。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在皇家建築和一些大型的寺廟建築中,幾乎沒有硬山式屋頂。同時正因為它等級比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並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懸山頂

懸山頂是兩坡頂的一種。等次僅次於廡殿頂和歇山頂,是我國一般建築(如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其特點是屋檐懸伸在山牆以外,屋面上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又稱挑山或出山。
懸山頂懸山頂

攢尖頂

無正脊,只有垂脊,只套用於面積不大的樓、閣、亭、塔等,平面多為正多邊形及圓形,頂部有寶頂。根據脊數多少,分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此外,還有圓角攢尖頂,也就是無垂脊。攢尖頂多作為景點或景觀建築,如頤和園的郭如亭、麗江黑龍潭公園等。在殿堂等較重要的建築或等級較高的建築中,極少使用攢尖頂,而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壇內的祈年殿等卻使用的是攢尖頂。攢尖頂有單檐、重檐之分。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盝頂

是一種較特別的屋頂,屋頂上部為平頂,下部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為橫坡,橫脊數目與坡數相同,橫脊首尾相連,又稱圈脊。盝頂在古代大型宮殿建築中極為少見。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卷棚頂

又稱元寶脊,屋面雙坡相交處無明顯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於園林建築中,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屋頂的形式全部為卷棚頂。在宮殿建築中,太監、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穹窿頂

又稱圓頂,一般從外觀來看屋頂為球形或多邊形。如伊斯蘭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內頂部呈半圓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頂”。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圓頂的民居,也可以歸為穹窿頂建築一類。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圓劵頂

又稱“拱頂”。是一種用磚或土坯砌築的半圓形的拱頂房屋,或是兩間,或是三間,或是數間相連,在我國山西一帶出現。外形圓潤優美而又給人完整與統一之感。
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形式

歷史發展

其中廡殿頂最早,約出現於先秦時期。在商代的甲骨文、周代銅器、漢畫像石與明器、北朝石窟中都有反映。據《周禮·考工記》載:“商人四阿重屋”,即早在商朝,已有四阿屋頂,但只是四坡水的茅草房而已。
自從西周時代屋頂使用瓦件之後,人們對瓦當與屋脊逐漸重視,因為屋面兩坡相交的地方必須把屋脊搭蓋好,才不致漏雨,故該建築形式逐漸形成,實物以漢代闕樓和唐代佛光寺大殿為早,遠景設計研究院套用各種屋頂形式於古建築設計中。
中國古建築屋頂千變萬化,瑰麗多姿,不同的屋頂相互組合、穿插,又會形成不同的屋頂形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