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市發展進程

中國城市的發展歷程(北魏洛陽城——唐長安城——宋東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城市發展進程
  • 類型:發展進程
  • 地方:中國
  • 屬於:古代城市
北魏洛陽城,唐長安城,宋東京城,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北魏洛陽城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對漢魏故城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擴建,至宣武帝時建成規模宏偉的北魏洛陽城。北魏洛陽城最重要的改變是廢除了東漢以來南北兩宮的制度﹐建立了單一的宮城。單一的宮城正門前形成一條直達南城門的御街——銅駝街,重要的衙署府邸分布於街的兩側。御街與其後的宮苑構成了城市的中軸線,開創了我國皇都規劃的新格局。結合城內的宮苑建設,對洛陽的水系又做了一次全面的整治,並在城的西北角增建金鏞城,以加強宮城的防禦能力,保障皇居的安全。
北魏洛陽城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的功能分區較之漢,魏時期更為明確,規劃格局更趨完備。內城即魏晉洛陽城址,在其中央的南半部縱貫著一條南北向的主要幹道——銅駝大街,大街以北魏政府機構所在的衙署區,衙署以北為宮城(包括外朝和內廷),其後為御苑華林園,已臨近宮城北牆了。幹道——衙署——宮城——御苑自南向北構成城市的中軸線,這條中軸線是皇居之所在,政治活動的中心。它利用建築群的布局和建築體型變化形成具有強烈節奏感的完整的空間序列。
北魏洛陽城的特點:1.這個城市完全成熟了中軸線規劃體制。2.構成宮城,內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3.主要的大內御苑華林園位於城市中軸線的北端。

唐長安城

唐長安城,即隋大興城,是隋唐兩朝的首都,也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國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外郭城、宮城和皇城三部分組成。唐長安城的人口一百多萬,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規劃布局最嚴謹的一座繁華城市。規劃者嚴格講求左右對稱。全城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郭城的明德門之間的連線,也即承天門大街(亦名天街)和朱雀大街為南北向中軸線,以此為中心向左右展開。為突出北部中央宮城的地位,以承天門、太極殿、兩儀殿、甘露殿、延嘉殿和玄武門等一組組高大雄偉的建築物壓在中軸線的北端,以其雄偉的氣勢來展現皇權的威嚴。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之一,中國古代城市規劃,深受這一思想的影響,地上的城市往往是天上的寫照,從而使城市稱為宇宙的象徵。“天子”居住的都城更是如此,唐都長安城這一人間傑作亦不例外。長安城總體上是中軸對稱的格局,設計時參考了鄴城和漢魏洛陽城的布局。長安城設有東西二市,是經濟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還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這裡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貿易極為繁榮。在城市的東南方建造的芙蓉園,既是一座皇家園林,同時也定期向平民百姓開放,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成為民眾的遊覽場所,是中國古代城市史上的一大創舉。

宋東京城

東京原為唐代汴州,北宋王朝在此建都,東京地處中川大平原水陸交通方便具有經濟上的優勢。另一方面以洛陽為西京,大體上類似唐代的兩京制,形成“太平則居東京通經之地,以便天下,急難則居西洛險固之宅,以守中原”的格局。
東京共有三重城垣:宮城,內城,外城,每重城垣之外都有護城河環繞。外城又稱新城,是後周時擴建的,周長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略近方形,為民居和市肆之所在,設城門13座,南三,北四,東西各三。內城又稱舊城,即唐汴州舊城,周長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除部分民居市肆外主要為衙署,王府宅邸,寺觀之所在,設城門七座:南三,北一,東西各二。從宮城正南門“宣德門”到內城正南門“朱雀門”是城市中軸線上的主幹道——御街,向南一直延伸到外城的正南門“南薰門”。此外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貫穿城內,連線江淮水運,跨河修建各種樣式的橋樑,包括著名的天漢橋和虹橋,形成便捷的水運交通,更促進了物資交流和商業繁榮。汴河是南北大運河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東京通達江南的水運要道。將全國各地尤其是東南一帶的物質源源不斷的運抵京都,從而使東京處於“天下之樞”,“萬國鹹通”的有利地位。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汴河就沒有東京城的繁榮。五水貫都形成的水網不僅繁榮商業,而且解決了城市供水以及宮廷,園林的用水問題。東京城的規劃沿襲北魏,隋唐以來的皇都模式,但城市的內容和功能已經全然不同,又單純的政治中心演變為商業兼政治中心,為了適應城市商業經濟的高速發展,取消包圍坊里和市場的圍牆,打破里坊制度,改為街巷制,主要街道除天街外都是商業街,使城市規劃產生了重大變化,推進了商業的發展。由於人口稠密,用地緊張,熱鬧街市的鋪面房屋多為兩三層,以酒店居多,故又稱酒樓。為了防火,城內分布著若干座望火樓作為火警觀察哨,另在各坊巷設定軍巡鋪面,以便隨時巡迴救火,這些都是宋以前的城市所謂有過的。

元大都

元大都,北京城的前身,原金中都。城略近方形,周長28.6公里,面積約50平方公里,城為三重環套配置形制,共有11座城門。皇城位於外城之南部略偏西,周圍約10 公里,皇城中部為太液池,池之東為宮城即大內,大內的朝寢兩區的大殿成工字形。元大都道路規劃整齊、經緯分明,總體規劃繼承發展了唐宋以來皇都規劃的模式——三套方城,宮城居中,中軸對稱的布局。但不同的是突出了《周禮 考工記》所規定的“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古制。社稷壇建在城西的平則門內,太廟建在城東的齊化門內,“後市”即皇城北的商業區,由於城市輪廓方整,街道砥直規則,使城市格局顯得格外壯觀。大都城外由縱橫的街道和胡同劃分為50 個坊。城中設有三個主要的市,北市,西市,東市,也就是三個最大的綜合商業區。城市商業網點的規劃類似南宋的臨安,除三個“市”之外,還有各種專業性行業街市和集市,分布城外。大街的兩邊排列著“胡同”,居民的住宅區即沿著胡同設定。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大量糧食輸入京師的漕運任務大增,在營建大都時決定另擇水源較為豐富的高粱河水系作為城市水源,由郭守敬全面主持引水工程規劃,徹底解決了大都城的供水和漕運。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種:太液池,因水從西方來,故稱金水;三是城濠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給;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運糧河通惠河。由於地形落差較大,沿河設閘通船,所需水量很大。

明清北京城

明成祖繼位後,自南京遷都北京。永樂十八年,在大都的基礎上建成新的都城——北京,並確立北京與南京的“兩京制”。將南城牆往南移少許,這就是內城。宮城即大內,又稱紫禁城,位於內城的中央,城外圍繞護城河——筒子河,共開四門:東華門,西華門,午門,玄武門。大內的主要朝宮建築三大殿,整個宮城呈“前店後寢”的規劃。中國古代將天空中央分為太微、紫微、天帝三垣。紫微垣為中央之中,是天帝所居處。明朝皇帝將皇宮定名為“紫微宮”(紫禁城之名由此而來)。當時的建築師把紫禁城中最大的奉天殿(後名太和殿)布置在中央,供皇帝所用。奉天殿、華蓋殿(中和殿)、謹身殿(保和殿)象徵天闕三垣。三大殿下設三層台階,象徵太微垣下的“三台”星。以上是“前廷”,屬陽。以偶陰奇陽的數理,陽區有“前三殿”、“三朝五門”之制,陰區有“六宮六寢”格局。清代時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變遷和易名,但大體沿襲明代規模,皇城的情況則隨著清初宮廷規制改變而由較大變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