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國家形成史論》是2007年汲古書院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太田幸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古代國家形成史論
- 作者:太田幸男
- 出版社:汲古書院
- 出版時間:2007年06月
- ISBN:9784762925689
- 叢書:日本汲古書院出版之汲古叢書系列
《中國古代國家形成史論》是2007年汲古書院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太田幸男。
《中國古代國家形成史論》是2007年汲古書院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太田幸男。編輯推薦作者太田幸男從二十世紀主六十年代開始從事有關中國古代國家問題的研究,除作者在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的畢業論文外,還先後發表了這方面的論文十...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是201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古川道雄。內容簡介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精)》是一本以十六國北朝政治史為具體內容,而以隋唐帝國形成根據和歷史本質為問題意識的實證之作,也是作者著稱的“豪族共同體理論”由以提出並得以成立的奠基之作。對於這本成名之作,作者自稱:“如果說...
谷川道雄(1925—2013),日本東洋史學者,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是繼內藤湖南、宮崎市定之後,日本研究魏晉隋唐史第三代領軍人物。著有《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等。▶譯者簡介◀ 馬雲超,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科員,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曾在《世界...
《中國古代王朝興衰史論》是1998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澤華。內容介紹 版本與介紹相符 標價為小店零售價,不含外地書友購書的郵(運)費 作者介紹 劉澤華,男,1935年2月生,河北石家莊人。1958年南開大學歷史系肄業。現任職中國古代史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主任,兼任先秦史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是202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對中國上古時期的城市、國家、生產方式、社會階層及關係、階級、文明起源等進行了系統性的考察。侯外廬在本書中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史學理論尤其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結合上古中國的相關史料,探討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路徑和獨特規律,他在本書中...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家侯外廬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探討和研究中國古代社會史的論文集成。內容簡介 該書作者本著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三個原則,對上起殷商、下迄周秦的中國社會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作者認為,研究中國古代史應以中國古代社會史為基礎,而中國古代史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多,首先應弄...
古代東方史綱要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原始社會發展大概 第二節 古代東方社會發展規律 第二章 古代埃及 第一節 國家的形成與舊王國時代 第二節 中王國時代 第三節 帝國時代 第四節 後期王國時代 第五節 古代埃及文化 第三章 古代兩河流域 第一節 蘇美爾、阿卡提時代 第二節 巴比倫時代 第三節 亞述時代 第...
商鞅說,“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為變法造輿論。鄒衍講歷史,馳騁想像,大大擴展時空概念,並提出了“五德終始”說,以投合君主專制的需要。李斯以秦史論秦政,韓非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以及是今非古論,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秦漢時期 秦漢至...
《中國古代史論集(一)》是2023年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萬繩楠。內容簡介 主要內容包括對安徽在先秦歷史地位的研究;魏晉南北朝史研究,論述涉及這一時期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人口流動、社會階層變遷以及主要歷史人物等;對隋的統一、武則天與進士新階層、南宋初年抗金戰爭以及文天祥詩歌作品的研究...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凡14章,2003年11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侯外廬。內容簡介 侯外廬所撰《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凡14章,重點研究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中國古代的“城市國家”、中國古代社會階級結構、中國古代社會形態意識、中國古代秦國文明的源流、中國古代的變法運動等。作者簡介 侯帕(...
《東亞世界形成史論(增補版)》關於井真成墓誌和白江之戰等研究,在日本興起強烈反響,立即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日本的文化報紙《朝日新聞》專版介紹,其結論被廣泛接受。作者簡介 韓昇,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
從事先秦史、考古學、歷史地理學與中國學術史等多領域的研究,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早期四土經營與民族整合”、“20世紀中國上古民族文化形成發展的理論建構研究”2項,主持蘇州大學第三批東吳學者資助計畫項目“徐中舒史學研究”、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郭沫若研究專項)重點項目“郭沫若與中國古代社會...
四、中國古代傳統史學基礎的奠定 思考題 第四章 多方探索的三國兩晉南北朝史學 第一節 史籍編纂形式與內容的多樣化 一、史學蓬勃發展的原因 二、編年體史書的編纂 三、斷代紀傳史的撰述 四、通史著述的嘗試與地方史志及地理書的撰寫 五、人物傳記與族譜編纂的繁興 六、史注、史論與史評的發展 七、史考著述的超前...
第三章 從黃帝至夏商周:上古時期就形成的中央觀念與統一意識 一 四千多年前開始的統一史形成了中國人強烈的追求統一 二 自古以來中國人心裡只有一個“天下”三 為統一中,做出貢獻者受到尊敬,反之則遭到全國人民 第四章 春秋戰國:中國哲學與道德倫理的奠基時期 一 中國古代史上最重要的“中間”階段 二 ...
長期從事中國先秦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含合著)有《趙國史稿》《上古史探研》《崛起的士人》《中國歷史·先秦史》《金文斷代方法探微》《戰國史與戰國文明》《中國古代國家起源與形成研究》等,與王樹民先生合作點校古籍《國語集解》,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約150篇。晁福林,1943年生於河南杞縣。1965年畢業...
(4)如何對待皇親國戚這些“自己人”,是用他們還是不用他們?(5)如何對待社會基層力量,是尊重、利用還是控制它?(6)如何處理中原政權與周邊政權的關係,是朝貢、羈縻還是直接洽理?本是作者積14年教學研究之經驗編寫而成,其特色是將史論融為一體,以演講的方式,用通俗的語言,把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概貌與神韻...
《中國古代文化史論》是2010年 齊魯書社出版的一本圖書。本書介紹了中國古代文化史和中國文化研究的歷程與意義。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文化史論》共包括八章。第一章 導論——中國文化研究的歷程與意義,第二章 傳統文化的創發,第三章 傳統文化的演進,第四章 食貨之路的嬗變,第五章 制度文化的歷史功過,第六...
第四章關於《韓非子?喻老篇》中所謂楚邦之法 第五章漢代郡縣制各個地域之考察 增淵龍夫後記(舊版)中川學後記(新版)譯者後記 從書信息 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共10冊), 這套叢書還有 《中國史學史》,《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中國思想史研究》 等。
《中國古代史論集(第2集)》是2006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湯開建、馬明達。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史論集(第2集)》結集了中國古代史研究重鎮——暨南大學各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書中共收各類論文十九篇,時間跨度從先秦至晚清,內容涵蓋政治史、經濟史、交通史、藝術史、醫學史等各個領域。其...
《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副標題: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是許倬雲所著書籍,譯者: 鄒水傑。2006年1月,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處理社會變動,考慮到政治結構、經濟型態、戰爭方式以及意識形態等各個環節,彼此影響,從研究變化的時序中逐漸呈現這些變化關係。內容簡介 春秋戰國是一個天崩地裂的歷史巨變時期,國...
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論 《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史論》是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昌五
所有這些,無疑都曾對讀者產生過誤導的作用,在此有必要向廣大讀者致以歉意!近幾年來先後有多家出版社向我提出,希望我在此基礎上寫一本新的《中國古代史學史》,其中有人民出版社、商務印書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等。由於人民出版社最早提出,所以就答應了他們。既然有此機會,我想有必要...
歷任台灣大學歷史系講師、副教授、教授。梁氏治史,尤精於中國社會史研究和宋代歷史研究。著有《南宋的農地利用政策》《南宋的農村經濟》《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宋代科舉社會》等。目錄 序 / 001 第一講 早期農村的發展與國家的形成 / 001 一、 早期農村的興起 / 001 二...
先秦—清)、《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孔子與二十世紀中國》、《明代政治史》、《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中晚唐社會與政治研究》、《中國史學史》(上中下)、《乾嘉學派研究》、《元代文化史》、《商代史》(11卷)、《簡明中國歷史讀本》...
(一)漢民族形成於秦漢說的新闡發 (二)關於華夏族歷史的討論 (三)漢民族以南方楚族為基礎於漢代形成說 (四)漢族族稱問題研究的新進展 第三章 中國古代民族關係問題的爭鳴 一、歷史傳統與新課題 二、五六十年代關於中國古代民族關係問題的討論 (一)中國歷史上的疆域問題 (二)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問題 ...
但是,他們的民族傳統中缺少優秀文化,在成熟的中國文化面前迅速走向了衰落。此外,宮崎在本書中首次提出“中國上古都市國家說”(中國上古時期的國家形態為都市國家)“五霸皆夷狄”(春秋五霸都是夷狄出身)等重要觀點,對後世學界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在緊接著的《中國古代史概論》中,作者著眼於歷史更為悠久的西亞...
為了教學需要我曾多次與學員座談,想了解實際工作對這門課的要求,並從各相關領域搜求可以參考的材料,試圖從史論結合上解釋現實中提出的問題。後來經過課堂教學的多次檢驗,把教學講義中較為成熟的部分加以梳理升華,形成了《中國古代吏制研究教學大綱》(內部發行)供校內研究生教學使用。本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吸收...
而日本史學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對中國歷史的分期問題一直墨守著“三分法”,即分為“古代”、“中世”及“近世”(或稱為 “上古”、“中古”及“近代”)三段。內藤湖南對中國歷史的時代劃分是“上古(至後漢中葉);中世(中古,從五胡十六國至唐中葉);近世(前期:宋元;後期:明清)”。其後,宮崎市...
商鞅說,“三代不同禮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為變法造輿論。鄒衍講歷史,馳騁想像,大大擴展時空概念,並提出了“五德終始”說,以投合君主專制的需要。李斯以秦史論秦政,韓非的“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以及是今非古論,對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史記》《漢書》...
《五代史伶官傳序》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篇史論。此文通過對五代時期的後唐盛衰過程的具體分析,推論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和“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的結論,說明國家興衰敗亡不由天命而取決於“人事”,藉以告誡當時北宋王朝執政者要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力戒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