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同一思想史》是現代王永祥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古代同一思想史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王永祥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由齊魯書社出版發行、辛冠潔主編的《中國傳統思想研究叢書》中的一種。全書共包括四篇及一個前言。
作者認為,儘管“同一”及“同一性”概念並不始自中國,而是始於西方的古希臘,並貫穿於西方哲學史的始終,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古代缺乏關於同一性的思想。實際上,中國古代有關同一性的思想是頗為豐富和深刻的,只是長期以來哲學界對此缺少系統的研究。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作者寫作了該書。全書四篇主要內容可以勾勒如下:第一篇,先秦時期:最初形態的樸素辯證同一性和抽象同一性。作者指出,先秦時期是中國古代同一思想的孕育、萌芽和產生的時期。在該時期,中國古代樸素辯證同一性思想經歷了一個從實例到具有較高概括力的陰陽形式的矛盾同一性的自身演變和發展的過程。該篇論及了《洪範》、《易經》、史伯、老子、孔子、孫武、孫臏、墨翟、稷下道家、惠施、莊子、公孫龍、後期墨家、苟子、韓非、《易傳》等的同一思想。第二篇,漢——唐時期:陰陽合偶形態的矛盾同一性和思辨同一性。作者認為,這一時期乃是對中國古代哲學的最初階段及其同一思想進行大總結。同時又是向著思辨哲學大轉向的時期。漢代董仲舒在對先秦諸子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合偶”形態的矛盾辯證法,從而把古代樸素的辯證同一性,從實例形式和陰陽矛盾形式提高到了“合偶”形態的辯證同一性,並為後來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雛形。魏晉隋唐時期,中國古代哲學由對宇宙生成論的論述轉向了對本體論的關注,從而中國古代同一思想也就開始擺脫了以前的古樸性、直觀性,具有強烈的思辨性。在該篇中,作者主要介紹了《黃老帛書》,噬黃帝內經》、董仲舒、《淮南子》、王充、王弼、稽康、阮籍、裴頎、郭象,僧肇、天台宗、華嚴宗、禪宗。范縝、劉禹錫等的同一思想。第三篇,宋明時期:氣論和理學“兩一”對待”的矛盾同一性,作者認為,進入宋明以後,一方面漢唐時期的元氣一元論演變為張載的氣本論,另一方面,玄學和佛學哲學剛轉向了理學。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的第二次大轉向。隨著氣本論和理學的興起,古代樸素的辯證同一觀獲得了空前發展。該篇主要論述了理學奠基人周敦頤。邵雍的客觀唯心主義同一觀,王安石,張載氣一元論的“兩一”同一觀,程顥、程頤理學兩相“對待”的同一觀,朱熹理學一分為二的同一觀,陸九淵、王守仁心學主觀唯心主義的同一觀,羅欽順、王廷相氣一元論的樸素辯證同一觀。第四篇,明清之際:古代最高形態的樸素矛盾和“一——兩——一,,的同一觀。作者認為,這一時期方以智、王夫之等哲學家一方面批判了理學的唯心論和形上學,另一方面,也對中國古代哲學(包括同一觀)進行了總結,從而將其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辯證同一性也達到了它的完備形態。這個時期在辯證同一性方面的貢獻,也就是它在本體論、發展觀和認識論方面所提供的樸素唯物和辯證同一性的完備形態,中國古代同一思想至此終結了。該篇集中論述了方以智的古代最完備的樸素矛盾同一觀及王夫之“一——兩——一”的樸素辯證同一觀。
本書結構嚴謹,資料詳實精當,論證縝密準確。史論有機結合,既有濃郁的歷史感,又有較強的理論深度。應該說,本書是近幾年來中國古代思想史、哲學史研究領域中的一部力作。
出版信息
齊魯書社1991年5月出版,31.9萬字,責任編輯:張繼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