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

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

《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是陳曉龍、姚成得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9月。

該書以個體品德培育機制為主線,以古代家訓、儀式、書院、士紳楷模為重點,通過經典文獻研究和社會調查分析,揭示了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影響個體品德的因素和途徑,從而提出了品德培養的相關建議。該書指出,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之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理念。這些理念來源於百姓生活,又在生活之中得到了驗證,而且在家國一體的模式之下也融合了國家的意志。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
  • 作者:陳曉龍、姚成得
  • 類別:哲學著作
  • 字數:270千字
  • 首版時間:2019年9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共分七章,在導論之後,第二章分析回顧了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形成發展的過程。第三章詳述了古代家訓對個體品德的培育作用。第四章詳述了傳統儀式對個體品德的養成作用。第五章詳述了古代書院對個體品德的薰陶。第六章詳述了士紳楷模對個體品德的示範作用。第七章歸納了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的主要德育價值。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源遠流長的中國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
第三章 古代家訓對個體品德的培育
第四章 傳統儀式對個體品德的養成
第五章 古代書院對個體品德的培育
第六章 士紳楷模對個體品德培育的垂範
第七章 非正式(教育)制度的啟示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個體品德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功能,探究個體品德培育機制則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必要之舉。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道德教化的民族,在古代社會的長期發展中,曾經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個體品德培育機制,並在古代道德教育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史為鑑,從中國古代成功培育個體品德的理論和實踐寶庫中探尋德育機制,具有昭示現實意義的研究價值。基於此,《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認為,非正式(教育)制度在個體社會化過程中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人不是一出生就擁有世界與自我的觀念,個體成為特定的主體,與其生活世界的社會成員共享的意義和知識是分不開的。日常生活中的信念與原則建構了個體早期的行為意志結構,並影響了個體的一生。個體品德的培育實質上是社會普遍價值原則內化為個體的道德意識、道德素質進而外化為道德行為的雙向統一過程。從發生學的角度來看,道德不是空穴來風,道德生活原本屬於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道德理念和道德原則不是第一性的,社會生活中的道德習慣才是第一性的。道德基本法則不是原因,而是道德實踐的結果。道德來源於社會生活,道德只有在群體生活之中才能彰顯其價值與意義。人格是道德培育的中心,是個體道德操守和社會良心的支柱,如果沒有健康的人格作為支撐,社會道德底線可能會一次次失守,制度體系也可能形同擺設。人格養成的因素非常寬泛,人格也不是固定不變的。早期生活的經驗對個體人格養成起到了重要鋪墊的作用,後天的知識背景、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對個體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特定時代的社會制度、文化氛圍等外在因素也深刻影響著個體人格的養成,個體人格是在所有變數疊加的基礎之上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自我認同的觀念和氣質特徵。較之於後天的知識教育,社會習俗對個體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影響更為長遠。習俗是人們在生活中建構的一種社會心理習慣,與人們的物質精神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天然的社會認同感,體現了非正式(教育)制度文化獨特的傳承教化功能。古代非正式(教育)制度既可以強化和確認集體意識,獲得組織的統一性,又能通過複雜的象徵結構展現“不可言說”信仰內蘊,維繫族群的情感,成為信仰生命力延續的保證。在個人賴以成長的家庭生活中,長輩通過寓教於現實、寓教於生活的形式,使原本深刻、嚴密、深奧的價值原則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影響著每一個家庭成員,使其道德品質得到培育、道德修養得到提升。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中國古代個體品德培育機制探源》
2019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4754-9

作者簡介

陳曉龍,男,漢族,1962年生,甘肅鎮原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學學會理事,全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理事,甘肅省哲學學會會長,甘肅省第一層次領軍人才,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姚成得,男,漢族,1969年生,甘肅靈台人。西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研究生,現為甘肅省廣播電視總台高級記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大眾傳播與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媒體運行與管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