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

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

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仙源月山下王家屋,坐西朝東,背依月山,面臨稻田,共5廳10房,紅磚鋪地,廳房互相貫通,正屋有3扇大門進出,兩邊側屋各有一大門出入,至2019年正廳後牆上還保留著原書寫的繁體“辦公廳”字樣,面積為877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
  • 建築面積:877 m
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領導平江起義,建立了紅五軍,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2月,紅五軍主力在彭德懷、滕代遠率領下赴井岡山,與紅四軍勝利會師。紅五軍另一部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湘鄂贛邊支隊,在黃公略率領下留在當地堅持鬥爭。1930年6月,紅五軍第五縱隊擴建為紅八軍,紅八軍與紅五軍合編為紅三軍團。7月,由湘鄂贛邊獨立師擴編而成的紅十六軍也編入紅三軍團。8月,紅三軍團與紅一軍團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紅一方面軍主力轉移後,紅十六師同地主武裝繼續堅持湘鄂贛地區的鬥爭。1931年7月成立中共湘鄂贛省委,以李宗白為書記。9月,建立湘贛省蘇維埃政府。1932年3月,蘇區中央局改組湘鄂贛省委。為執行中央向東南發展的指示,省委、省蘇維埃機關於4月12日從修水上杉遷駐萬載小源(今仙源)。
省委機關遷駐小源後,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壯大武裝力量,統一全省財政,獎勵生產,發展文化教育,頒布一系列方針政策,有力地鞏固了蘇區政權。1932年9月,全省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小源水口召開,會議傳達了中央指示精神,確定了全省黨的總任務,通過了《大會宣言》、《政治決議案》等11個檔案,選舉了由林瑞笙任書記的第二屆省委執委。
此後,在省委的領導下,蘇區各項事業迅猛發展,湘鄂贛革命根據地不斷壯大。至1932年下半年,湘鄂贛省委管轄湘鄂贛邊境地區近30個縣委、中心縣委,黨員達5萬多人,主力紅軍至1933春發展到25000多人。小源一度成為湘鄂贛蘇區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
省委駐小源期間,由於受“左”傾路線的干擾,在肅反工作中犯了簡單化、擴大化的錯誤。1933年7月,蘇區中央局就湘鄂贛省委和省委蘇維埃政府的工作進行了專門討論,為加強湘鄂贛蘇區的工作,組織工作團於12月到達小源。1934年1月,在小源召開了省委擴大會議,會議傳達了蘇區中央局對湘鄂贛省工作的指示,改組了省委,成立了以陳壽昌為書記的省執委。1934年 1月,國民黨對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對湘鄂贛蘇區實行重點進攻。在重兵壓境的嚴峻形勢下,中共湘鄂贛省委、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撤出小源,向銅鼓、幽居一帶轉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