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開背景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七次代表大會是1984年12月召開的,從省六大到七大的七年間,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江蘇和全國一樣,走出了兩年徘徊的局面,實現了黨的工作著重點的轉移,開創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
針對理論界、思想界“
兩個凡是”的禁錮,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的名義發表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高舉起思想解放的大旗。這篇文章最初是由江蘇的理論工作者、南京大學哲學系教師
胡福明起草的。在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江蘇的理論工作者和廣大幹部民眾,衝破思想禁區和障礙,開展了大討論。經過討論,大家認為這場討論關係到思想路線、政治路線是否端正,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思想解放的基礎上,江蘇省委進一步平反冤假錯案,為"南京事件"平反,為"文化大革命"中的一批冤假錯案和受到錯誤批判的老幹部、知識分子平反。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全會及時地、果斷地把黨和國家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剛結束,江蘇省委即發出電話通知,要求認真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保證實現黨的工作重點的轉移。接著,省委又連續召開工作會議和地、市委書記會議,傳達貫徹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各項政策。省委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地貫徹執行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在農村逐步實行各種形式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相應地進行人民公社體制改革,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到1984年,全省農業總產值超過280億元,比1978年增長68%,糧食總產量超過600億斤,實現人均千斤糧,鄉鎮工業產值突破200億元,比1978年增長兩倍。工產生產在調整中協調比例關係,在整頓中提高管理水平,在初步改革中增加活力。1984年,全省工業總產值超過650億元,同1978年相比翻了一番。商業、財政、金融等行業也取得新的成績。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城鄉人民生活有了顯著的改善。全省的經濟建設已經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與此同時,江蘇省委還加強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人們的思想和道德水平有所提高,科學文化事業日趨繁榮。重視恢復和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人民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更加廣泛,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社會治安狀況有了顯著改善。全省各級黨組織也加強了自身的建設,進行了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和整黨,黨風明顯好轉,黨的紀律有所加強,黨的戰鬥力不斷提高。
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了總結這七年的成績和經驗,研究確定今後的發展任務,召開了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七次代表大會。
大會議程
12月14日,大會開幕,會議代表876名,出席820名,列席代表30人,代表著全省251萬多黨員。大會還邀請了中央顧問委員會在江蘇的委員,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駐江蘇聯絡組負責人,以及在江蘇擔任過主要領導工作的老同志、省各民主黨派主要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參加了大會開幕式。省委副書記沈達人致開幕詞,省委書記韓培信代表六屆江蘇省委向大會作工作報告。省紀委書記邢白代表省紀委向大會作紀檢工作報告。省委副書記顧秀蓮致閉幕詞。大會代表分組討論並批准了韓培信和邢白的報告。大會通過民主選舉,選舉產生了由61名委員、14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共江蘇省第七屆委員會;按照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規定,設立中共江蘇省顧問委員會,選舉產生省顧委委員27名;選舉產生了由42名委員組成的中共江蘇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12月20日上午,中共江蘇省顧問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柳林、周澤、辛少波、徐方恆、劉和賡、陳克天為常務委員,柳林為主任,周澤、辛少波為副主任。中共江蘇省紀律檢查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產生了省紀委常委8名,邢白為書記,路澈、嚴抗為副書記。20日下午,七屆江蘇省委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韓培信、沈達人、顧秀蓮、孫頷、陳煥友、孫家正、葉緒泰、岳德旺、程維高、吳錫軍、胡福明為省委常委,韓培信為書記,沈達人、顧秀蓮、孫頷為副書記。1986年3月,又增補陳煥友、孫家正為副書記。
會議內容
大會總結了
中國共產黨江蘇省第六次代表大會以來的工作,認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偉大的歷史性轉折過程中,省委對一些問題的認識有了提高,主要表現在省委認識到:一、任何時候都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尊重民眾的首創精神,進行創造性的工作。二、任何時候都必須牢牢抓住經濟工作不放,真正確立經濟建設在一切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三、在進行經濟建設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四、必須堅持幹部"四化"的標準,十分重視建設一支能夠勝任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幹部隊伍。五、必須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大會提出,要努力實現黨的十二大提出的總任務、總目標,將它作為全盤工作的中心,加快江蘇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大會確定江蘇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目標是:在不斷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力爭提前一至兩年實現到1990年的翻番目標,並為在本世紀末提前實現第二個翻番打好基礎。基本保持國民收入和工農業總產值的同步增長,財政收入有較大幅度增加,到本世紀末,人均國民收入達到800至1000美元。要在今後的十多年間,把江蘇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先進、城鄉協調發展的省份。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必須突出發展重點,加速技術進步。抓好智力開發,增強經濟後勁。堅持對外開放,擴大省際協作。積極提高蘇南,加快發展蘇北。加強城鄉聯繫,促進共同繁榮。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第三產業。要認真學習和全面理解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決定的精神,聯繫實際,總結經驗教訓,統一思想認識。要抓住中心環節,努力完成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要把增強企業活力作為這次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正確解決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和職工之間的關係。要改革計畫體制,發揮經濟槓桿的作用,進一步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實行政企職責分開。要從實際出發,精心組織,穩步前進,扎紮實實地從當前抓起。
大會指出,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緊密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地搞好整黨。要不斷改善黨組織的狀況,充分發揮黨員在四化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要按照幹部"四化"的要求,搞好各級領導班子的建設。大興學習和調查研究之風,堅持科學的領導方法。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為實現黨的任務而奮鬥。
大會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省紀委和各級紀檢機關在端正黨風、嚴肅黨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要求全省紀檢委要按照黨章的規定和省第七次黨代表大會的精神,進一步加強黨風黨紀的建設,堅定地為實現黨的總任務、總目標服務,保證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要求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共同努力,為實現黨風的根本好轉而奮鬥。
最後,大會號召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團結廣大人民民眾,在黨中央的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改革創新,扎紮實實工作,繼續開拓前進,為實現黨的十二大提出的總任務、總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