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是黨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之一。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簡稱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共青團廣東省委,在廣東省內亦可簡稱為團省委或省團委,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地方組織的領導機構,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代表大會(簡稱團代會)選舉產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
  • 外文名:China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 of Guangdong Province
  • 簡   稱:共青團廣東省委
  • 性   質:先進青年的民眾組織
  • 類   型: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之一
  • 現任領導:池志雄
  • 機關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寺貝通津一號大院
歷史沿革,團省委機關,成員統計,機關設定,現任領導,活動開展,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5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華南工作委員會成立。1953年6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1957年5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廣東省委員會。歷任主要負責人有賴大超、孟憲德、田心、黃大仿、梁秀珍、賴詩逸、劉均益、李海東、盧思謀、黃華華、江海燕、林木聲、潘逸陽、徐萍華、萬慶良、鄧海光、譚君鐵。

團省委機關

成員統計

共青團廣東省委是全省共青團組織的領導機關。截至2009年底,全省有基層團委8103個,基層團總支12393個,基層團支部141847個,基層團工委1845個,“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建團總數6059個,專職團幹部配備數14294名,基層團委兼職書記、副書記23459名,團員5091645名。年內各級基層團組織發展、找回團員627392人,團員入黨133310人,經推優入黨的團員107213人。

機關設定

設有8部1室,下轄10個直屬單位。

現任領導

團省委書記:池志雄
團省委專職副書記:張志華、梁均達、武一婷
團省委掛職副書記:唐銳
團省委兼職副書記:袁玉宇、劉仔才、王玲娜

活動開展

開展青少年思想引導
2009年,團省委以重要節慶日為契機,通過紀念大會、主題團日隊日活動、音樂詩會、主題晚會等活動在廣大青少年中掀起愛國主義熱潮。“青春南粵,閃亮中國”活動備受廣大青年關注,百萬青年在活動專題網站寫下對祖國的美好祝願;“祖國發展我成長,紅領巾與廣東同行”主題隊日活動深入開展,450多萬少先隊員積極參與。搭建平台,創新載體,組織廣大青少年學習貫徹《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組織大學生等青年群體學習討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廣東省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大會的講話和在華南理工大學與學生代表座談的講話精神;在全省少先隊員中開展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致全省少先隊員的一封信》系列主題活動,努力培育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新一代。舉辦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十佳少先隊員、青年崗位能手等評選表彰活動,選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青少年典型。開展“青春牽手,共贏未來”傑出青年和青聯委員進校園等活動,引導激勵青少年成長成才。
推進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
2009年,團省委書記班子深入基層開展督導和蹲點調研,完善團的領導機關聯繫基層和分類指導制度。全省“團建創新年”活動成效明顯,湧現出優秀團建創新工作項目243個,11月12日成立全國首個省級社會組織團工委,3月中山市中心國小和實驗國小成立全國首個學校少工委,佛山市網路建團工作走在全國前列,深圳市探索流動團員建團模式成效顯著,河源市率先實施“黨建帶團建”目標量化考核。穩步推進試點工作,確立41個基層團建試點和57個鄉鎮、街道組織格局創新試點,為試點單位提供工作經費支持,建立試點工作指導員、量化考核等工作制度,初步探索惠州市青年自組織建團、高州市行業協會建團、高要市基層團委公推直選、廣州遠洋運輸公司流動團組織建設等工作模式。加大對基層支持力度,全面推進省、市共青團幹部駐縣和交流掛職工作,從省、市團委機關抽調120名團幹部分3批駐點指導縣級團委工作,聯合省委組織部選派3批共119名團幹部,在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交流掛職,推動基層團工作。“活力在基層”等4大網路平台整合資金500多萬元直接支持基層,省、市兩級團委支持基層的工作經費超過2000萬元。繼續加大團幹部培訓力度,初步建立團幹部分級培訓機制,全省縣級以上團組織共舉辦培訓班550多期,培訓團幹部和青年骨幹43000多人次。
實施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
2009年,團省委深入實施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推動“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建設,全省共建立1915家基地,提供45842個見習崗位,4100多名青年被見習單位正式聘用。成立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共籌措資金4000多萬元,廣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成立市級基金。打造“U勢界”大學生創業服務平台,為首批創業項目提供扶持資金420萬元。推進青年就業創業技能培訓和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全年共培訓青年201140人次,發放小額創業貸款約3.25億元,幫助7460名青年創業。肇慶、揭陽等市發放小額貸款超過4000萬元。建立珠三角地區青聯組織聯席會議制度,聯合開展“亞運會與珠江三角洲志願服務創新發展”論壇等系列活動,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等經濟圈及港澳地區的青年組織分別簽署一批區域化合作協定。開展“踐行綱要建廣東,學習實踐報祖國”大學生“三下鄉”活動,近30萬大學生為12000多個聯繫點的民眾辦了34000多件實事好事。創建廣東青年(梅州)創業園,首批意向進園項目擬投資金額15億元。實施科技創新“十百”攜進工程(組織百名青年科學家與省10家優秀民營科技企業結對,為企業提供智力支持攜手“過冬”),幫助青年企業家爭取項目資金1500萬元。
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
2009年,團省委完善服務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機制,推動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強中國小校共青團和少先隊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發展志願服務事業的意見》等重要政策性檔案。探索承擔政府青少年事務的有效路徑,規範運作政府購買志願服務專項資金,與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合作開展農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動月、“綠色引擎”節能行動、國土資源保護行動、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等系列活動,整合資金近2000萬元,受益民眾和青年超過500萬人。完善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和關愛特殊青少年群體工作機制,在國內率先實現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平台覆蓋全部地市;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擔任“青少年成長導師”,探索建立“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的長效機制;省、市青聯組織探索全省聯動關愛青少年機制,青聯委員牽手希望國小活動影響廣泛;“南粵會親”繼續深化全省統一行動、同步直播的活動模式,單次活動資助貧困生2651人,社會影響進一步擴大。
藉助新媒體推動團的工作
2009年,團省委書記班子做客南方網與青年網友“灌水”、“拍磚”;打造全國首個少先隊素質教育網路信息服務平台“南粵雛鷹網”,探索建立網上少先隊組織;廣東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首次引入網路選拔及網路競賽形式,擴大活動覆蓋面;建立廣東共青團團務信息管理系統及省級青年文明號網上申報覆核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探索運用新媒體打造工作品牌,藉助網路、手機新媒體開展“南粵雛鷹之星”競賽活動,吸引全省2077所學校的12000多名少先隊員參賽,活動網站瀏覽量達6000萬人次。依託網路開展青少年網上法制宣傳教育月活動,網站訪問量超過400萬;利用全省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系統舉辦“農科網路大講堂”,培訓農村青年約60萬人次;“紅領巾示範校”網路巡展吸引280多萬人次瀏覽。各地團組織對開發運用新媒體進行有效探索,東莞市連續3年舉辦青少年網路文化節,河源市開通全省首個共青團手機入口網站,連平縣推出全國首份縣域共青團手機報,深圳市龍崗區利用“影像製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