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委員會

1950年7月,中共巧家縣委決定,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工作委員會。1953年2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第一次代表大會,1957年秋,全國第三次團代會作出決定,將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工作委員會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委員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委員會
  • 外文名:無
  • 成立時間:1950年7月
  • 成立機構:中共巧家縣委
概述,工作職能,組織機構,

概述

1950年7月,中共巧家縣委決定,成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工作委員會。1953年2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第一次代表大會,1957年秋,全國第三次團代會作出決定,將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工作委員會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巧家縣委員會。1978年以來共召開了四屆團員代表大會。二十多年來,團縣委始終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行動指南,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擁護黨的綱領,積極宣傳和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以“黨放心、社會滿意、青年需求”為工作目標,以“服務青年、服務大局、服務社會”為工作重心,繼承和發揚共青團的光榮傳統,關心青年的學習、勞動和生活,開展各種適合青年特點的活動,動員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平安巧家、和諧巧家、活力巧家的建設中,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始終代表和維護青年利益,及時向黨組織反映來自青年和其他人民民眾中的各種建議和批評,協助黨組織改進各方面的工作,密切黨和民眾的聯繫,擔負起為黨員隊伍和幹部隊伍培養輸送後備力量的職責,大批優秀團幹部、優秀團員在團組織內鍛鍊成長,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人才,始終站在社會變革的前列,做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突擊隊,進一步鞏固了黨執政的青年民眾基礎。

工作職能

(一)行駛領導全縣共青團、縣青年聯合會和少先隊工作職責,對全縣性青年的組織進行指導和管理。
(二)參與有關青少年事務的法律、法規的實施,協助縣委、政府有關部門處理、協調與青少年利益相關的各項事務。
(三)對青少年教育培訓基地、青少年活動陣地、青少年服務機構的建設等事務進行規劃和管理。
(四)調查青年思想動態和青年工作狀況,提出相應對策,開展各種活動。
(五)協助縣教育局做好中、小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維護學校穩定和社會安定團結。
(六)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組織和帶領全縣青年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的作用,負責好青年統戰對象的團結和少數民族青年工作。
(七)加強與香港“苗圃行動”助學計畫的協調與聯繫,協助縣教育局做好全縣基礎工程改善。
(八)實施希望工程,做好貧困學生和弱勢青少年的救助幫扶,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參與。承擔縣委、政府交辦的其它工作。

組織機構

共青團巧家縣委員會機關編制5名,內設團縣委辦公室、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希望工程辦公室、香港苗圃行動巧家縣辦公室等機構,縣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科級單位)設在團縣委。
(一)少先隊工作委員會
1952年,我縣開始建立少年兒童隊,主要在國中或高校試驗建隊,與教育部門商量成立了建隊機構,並由國小教員擔任輔導員。1978年7月,根據中央精神,紅小兵恢復為少先隊。1980年我縣有公社少先隊輔導員41名,1982年恢復和建立學校少先隊組織393個,少先隊輔導員463名。至2005年底,我縣共建立少先隊大隊25個,中隊202個,有少先隊員36920名。各級團組織充分發揚“全團帶隊”的優良傳統,指導少先隊積極開展“雛鷹爭章”、“民族精神代代傳”、“新世紀讀書活動”、“為西部大開發喝彩少兒書畫”等活動。1994年6月啟動“跨世紀中國少年雛鷹行動計畫”在我縣實施,在全縣開展了少先隊“五自”活動“最佳中、小隊活動競賽”,從“自學、自理、自護、自律、自強”五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了解社會,培養能力。2001年3月,為落實第四次全國少代會精神,我縣少工委在少先隊員中廣泛開展“新世紀我能行”體驗活動,通過開展符合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具有少年兒童情趣和時代氣息的實踐活動,幫助少年兒童從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等各個方面,尋找一個“崗位”,扮演一個角色,獲得一種感受,明白一個道理,養成一種品質,學會一種本領,從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質。在全縣開展表彰“好少年”、“好兒童”和命名“優秀少先隊員”活動,開設勇敢獎、誠實獎、勤儉獎、助人獎、好學獎、健美獎、敬愛獎、創造獎等獎項,促使各種好人好事不斷湧現,尤其是1992年11月13日,新華國小三年級學生少先隊員蔣巧娜、郭靖梅在野炊活動中拾到1.2萬元巨款,交還了失主,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授予兩位同學“全國好兒童”稱號。同時,不斷加強少先隊輔導員隊伍建設,通過辦輔導員班、外出交流學習、贈訂《輔導員》刊物等方式,提高輔導員的整體素質。1989年,新華鎮中心學校少先隊大隊,被國家少工委授予“全國紅旗少先隊”稱號。
(二)希望工程辦公室
1994年7月,團縣委聯合有關單位組織開展了“為希望工程交一次特別黨團費”活動,拉開了希望工程的序幕,全縣1110名黨員、708名團員交納特別黨費和特別團費共9891.18元。十餘年來,因為有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希望工程已經成為共青團的品牌工程,許多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慷慨募捐為巧家修建希望國小、救助失學兒童。積極開展捐資助醫活動。 2005年,希望工程開始向發達地區擴展,並首次在香港、上海等地個私老闆和社會團體爭取了79個貧困高中學生和10餘名國中生救助,尤其是香港耕耘助學會葉勝傑先生對60名高中學生實行了跟蹤資助,拓寬了希望工程籌資渠道。2005年,團縣委確定了“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培訓隊伍、規範運作”的工作原則,制訂完善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實現了希望工程的規範化管理。
(三)香港苗圃行動巧家縣辦公室
香港“苗圃行動”是一個非宗教、非政治、非牟利的慈善機構,1992年在香港註冊成立,“苗”代表學生,“圃”代表學校,而“行動”則表示以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來幫助中國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使他們能重返校園,並資助重建危校,好讓他們能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並有計畫地提高師資。2000年初夏,香港“苗圃行動”考察組首次赴巧家考察基礎教育情況,由此拉開了支持我縣山區教育事業的序幕。2001年香港“苗圃行動”開始投入資金為我縣援建校舍和資助貧困學生。2004年10月,縣委決定設立苗圃希望工程領導組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團縣委書記擔任,副主任由團縣委副書記和縣教育局1名副局長擔任,進一步加大了苗圃希望工程工作力度。至2005年12月底為止,資助貧困高中小學生24000人次,資助金額達147萬元,援建希望國小23所,簡易教室39間,投入資金600餘萬元,為我縣改善教育辦學條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縣委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2003年8月7日,縣委下發了《中共巧家縣委關於貫徹落實省、市工青婦工作會議精神的意見》,決定組建巧家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科級),下設辦公室在共青團,核定編制1人。同年12月8日,經縣委領導同意,正式成立了巧家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由縣委分管副書記任主任,團縣委書記任常務副主任兼秘書長,下設辦公室於團縣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