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學史·隋唐卷》是2011年08月22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啟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儒學史·隋唐卷
- 作者:陳啟智
- 出版時間:2011年08月22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796 頁
- ISBN:978-7-301-18925-2
- 定價:102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是2011年08月22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啟智。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是2011年08月22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啟智。內容簡介本卷詳述了儒學在隋唐時期的發展歷程。因隋唐儒學幾乎涵蓋中古學術的所有領域,故此卷在結構上採取古代學術與現代學科相結合的方式,將...
《中國儒學史(隋唐卷)》是1998年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凌雲。內容簡介 這樣看來,現代化是在不斷揚棄(包括克服、吸收與更新)社會與人的傳統性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適應工業文明發展進程的社會與人的現代性,使社會功能結構完成全面轉換。它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僅在內部會遇到重重障礙,而且在外部由於現代...
《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紀年篇》是一本202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苗潤田。內容簡介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的紀年部分,內容主要是隋唐五代儒學編年。《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
《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紀事篇》是一本202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苗潤田。內容簡介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的紀事部分,內容主要是隋唐五代儒學的重要事件。《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
《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學案篇》是202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隋唐五代卷的學案部分,內容主要是隋唐五代儒學重要人物及其著作。《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
郭尚興:《中國儒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分卷本 王鈞林等:《中國儒學史》(分先秦卷、秦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王博等:《中國儒學史》(分先秦卷、兩漢卷、魏晉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卷),北京:北京...
《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紀年篇》是一本202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苗潤田。內容簡介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紀年部分,內容主要是兩漢儒學的編年。《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先秦...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紀事部分,內容主要是兩漢儒學的重要事件。《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先秦至20世紀末的整個儒學歷史,為中國儒學的演進、發展理清脈絡。該書以歷代大儒的研究成果為基礎,...
此為中國儒學通志兩漢卷的學案部分,內容主要是兩漢時期重要的儒學人物及其著作。《中國儒學通志》擬分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七部分,每部分再分紀年篇、紀事篇和學案篇。結合《20世紀儒學通志》,基本覆蓋先秦至20世紀末的整個儒學歷史,為中國儒學的演進、發展理清脈絡。該書以歷代大儒的研究...
魏晉南北朝儒學,從三國起到隋統一中國前夕這一歷史階段內的儒學,有它自己獨特的內容和風格,構成中國儒學史的一個重要環節。社會歷史背景 中國從兩漢統一時期進入分裂時期,其間除西晉有過短暫統一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並存著兩個以上的割據政權。三國時有魏、蜀、吳。東晉及其以後,形成南北對峙的政治局面。南方經歷...
《秦漢史學思想卷》展示出豐富多彩的兩漢史學,闡明了古代史學的“二重性”基本特徵,又著力寫出董仲舒對兩漢史學的影響,把兩漢諸子學、新經學與史學聯結起來。 汪高鑫,安徽休寧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中國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與中國儒學史的研究。
曾任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研究》編委、山東歷史學會理事、山東孔子學會常務理事、曲阜師範大學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讀史入門》、《儒學與中國史學》、《中國儒學史》(隋唐卷)、《司馬遷評傳》、《劉知幾評傳》、《中國儒學通論》、《經史因緣》著作10餘部,發表《試論通史家風》等學術論文80餘...
程方平《隋唐五代的儒學》、許凌雲《中國儒學史--隋唐卷》、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 劉健明(435)章群《唐代祠祭論稿》 雷聞(447)山田俊《唐初道教思想史研究》 劉屹(451)唐代史研究會編《東アジア史における國家と地域》 黃正建(458)池田溫《唐研究論文選集》 趙和平(466)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 ...
7、《齊魯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楊蔭樓 王洪軍,全書50餘萬字,中華書局2004年12月版。8、《中國儒學史研究》,張秋升 王洪軍 主編,齊魯書社,2004年12月版。9、《中古時期儒釋道整合研究》,王洪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10、《登科記考再補正》,王洪軍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11...
[102] 張耀南 著《中國儒學史(近代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03] 張志偉等 主編《在人大聽講座:中國人民大學國學講座精粹》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04] 趙吉恵 著《中國傳統文化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105] 周國興 文《長江流域——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又一搖籃》,《史前研究...
汪高鑫,男,1961年12月生,漢族,安徽休寧人,歷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中國史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與中國儒學史的研究。主講課程 主要講授課程有《中國史學思想史》、《中國史學史》、《中國史學史研究導論》、《中國古代史》、《文史...
汪高鑫,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史學史及中國史學思想史的研究,對董仲舒歷史思想浸淫多年,自有獨到見解。作品目錄 目錄 導論 上編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與漢代“究天人之際”歷史思想 緒言 第一章 “天人感應”論:董仲舒歷史決定論的神學表述形式 第二章 司馬遷的“究天人之際”...
出版有《中國哲學的歷程》的專著,參撰《中國儒學史》、《中國儒學辭典》、《三秦文化》等。與張豈之先生合作主編的《中國學術思想編年》(本人撰寫《隋唐卷》)一書,已經脫稿,即將出版。出版圖書 主要研究成就 在中國哲學研究中,他已初步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學術路向,即以道家思想、關學思想(儒)以及儒、釋、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