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醫德是中國古代醫學道德和醫學倫理思想的總稱。中國醫學道德產生於久遠的古代社會,經過長期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形成了中國醫學獨特的醫德傳統。中國醫德傳統占主體地位的思想,是醫生對病人負責的義務論。其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時期:(1)萌芽時期。《帝王世紀》記載:“伏羲両八卦,所以六氣、六府、五藏、五行、陰陽、四時、水火、生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類推;乃嘗味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夭枉。”《史記》和《綱鑑》有“神農氏嘗百草,始有醫藥”的記載。另有傳說古者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嘗一日而遇七十毒,神而代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這些都說明,祖國醫德從一開始就顯示出醫生的自我犧牲的義務論特色。(2)發展時期,從殷周、春秋戰國至西漢時期的醫德思想已基本形成體系,其標誌是現存最早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該書不僅標誌著中國醫學體系的確立,而且已經把尊重人的生命價值作為醫學的基本原則。這個時期產生和形成的醫德思想,既繼承了遠古時期醫生為病人謀利益的傳統,又豐富和擴大了醫生義務論的內容,為祖國醫德的完善奠定了基礎。(3)完善時期。東漢至明清時期的醫德思想以醫生義務論為發展主線,其內容比前兩個時期更豐富更深刻,傳統醫德日趨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