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中國傳統戲劇的產生髮展、在中國與世界文學中的地位,以及研究現狀和方法等作了較為全面而詳盡的分析闡述。作者將中國傳統戲劇置於跨文化交流的大框架內,注重與歐洲,尤其是與德國戲劇做比較,闡述中國傳統戲劇對歐洲、對德國戲劇的影響,分析了中國傳統戲劇後來在“文學上的倒退”,後被歐洲戲劇超越的原因。
基本介紹
- 作者:【德】顧彬 主編
- 譯者:刁承俊
- ISBN:9787561786390
- 頁數:263
- 定價:49.80元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3
- 裝幀:平裝
- 叢書: 中國文學史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序
1, 戲劇場所
2, 中國戲劇的起源
3, 宮廷和娛樂文化
4, 中國戲劇兩種不同的傳統
5, 中國戲台上的技藝
6, 中國戲劇的一種理論
第一章 宗教與戲劇
一 概述與展望
二 來世債務人
三 金錢的奴隸
四 盆兒鬼
五 關漢卿(約1240—1320):《竇娥冤》
第二章 元代戲劇(1279—1368)
一 元代戲劇(雜劇)的起源
二 白樸(1227—1306):《梧桐雨》
三 馬致遠(1260——1325):《漢宮秋》
第三章 元代戲劇詳述
一 紀君祥(生卒年月不詳):《趙氏孤兒》
二 李行道(13世紀):《灰闌記》
三 王實甫(13世紀):《西廂記》及激情後果(關漢卿等)
四 南部戲劇(南戲):石君寶(1192—1272)及其他作家
五 高明(約1305—1370):《琵琶記》
第四章 明代(1368—1644)的羅曼司:傳奇和崑曲
一 朱有燉(1379—1439)
二 康海(1475—1541),王九思(1468—1551)及其他作者
三 傳奇
四 《白兔記》
五 崑曲
六 梁成魚(約公元1519——1591):《浣紗記》
七 吳炳(1595—1647):《綠牡丹》
八 阮大鋮(1587—1645):《燕子箋》
九 湯顯祖(1550—1617):《牡丹亭》
第四章 從文學到語言表達 清代(1644—1911)
一 吳偉業(1609—1672).陳與郊(1544—1611)等
二 洪昇(1654—1704):《長生殿》
三 孔尚任(1648—1718):《桃花扇》
四 李漁(笠翁,1611—1680):中國喜劇
五 京劇
展望 論革新與習俗問題
參考文獻目錄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