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南鄉花鼓戲

句容南鄉花鼓戲

句容南鄉花鼓戲是安徽省句容南鄉的地方傳統戲劇。句容的南鄉花鼓戲主要在當時的袁巷、天王、磨盤等十二個南鄉鄉鎮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鼓戲
  • 外文名:Huagu opera
  • 所在地區:句容南鄉
  • 定義:常年演唱傳統戲劇
  • 形式:“打五件”,地攤子
簡介,劇目,發展,

簡介

南鄉花鼓戲的形成,與移民關係密切。原來流行在湖北民間的花鼓調,和河南信陽、光山、羅山一帶的燈曲,便隨移民傳入安徽皖南,後傳入句容南鄉,同當地民間歌舞逐漸合流,在農村廣泛傳唱。
從逢年過節臨時演唱的燈會歌舞,進一步發展為常年演唱的“打五件”。後又產生了地攤子演唱形式。
民國四年(1915年)前後,袁巷竹園藝人方元慶(號方九)為首和陳金山、楊光榮、杜慶榮、陳蘭英等人組成句容第一個花鼓戲班—慶勝班,又稱方九班。該班的唱功與做功均較為出色,為下路花鼓戲的代表,演出歷時35年,在農村廣泛流動演唱。

劇目

除歌舞小戲外,有本戲和零唱。大戲有《藍衫記》、《雙合鏡》、《蘭絲帶》、《磨房記》、《站花牆》、《白扇記》、《山伯訪友》等三十六本,小戲有《吳一文賣線》、《賣白布》、《賣棉紗》、《打瓜園》、《當茶園》、《掃花堂》、《假報喜》、《打補釘》、《斬皇兄》、《小尼姑下山》等六十多出。大多為喜劇,通俗、活潑、鄉土氣息濃厚。其內容大多反映農民和農村手工業者的生活和道德觀念。
花鼓戲其聲腔有〔淘腔〕、〔北扭子〕、〔四平〕、〔悲腔〕、〔花腔〕等。其中〔淘腔〕,表現力較強,色彩豐富,分旦角淘腔、生角淘腔、花臉淘腔和丑角淘腔。它的板式較多,如“起板”、“落板”、“慢板”、“中板”、“快板”、“送板”、“連板”、“削板”、“數板”、“飛板”、“垛字板”,以及“邁腔”、“散板”等,通過這些板式的組合與變換,抒發人物思想感情。同時〔北扭子〕主腔的發展,也較為完善,其旋律跳躍,節奏明快。分“正板”、“數板”、“對板”、“快板”。其中“哭板”演唱獨特,唱時用鑼鼓押腔,扣得很緊,形成悲痛欲絕,呼天搶地的情狀,因又稱〔哭皇天調〕。此外主腔中的〔四平調〕,分正、反兩種唱法,也運用多種板式,描寫人物感情。如〔正四平〕多用來表現歡快,〔反四平〕多用於表現哀怨。至於主腔中的〔悲腔〕,由〔淘腔〕的“慢板”吸收民間“哭調”發展而成,板式有正、快兩種,專用於悲痛、哭訴,經常附加在〔悲腔〕和〔淘腔〕中使用。

發展

1950年,磨盤鄉馬里崗村簡明高組成馬里崗戲班,1951年陳金山在袁巷鄉戴莊村組成戴莊戲班,1954年方元慶在天王鄉後白寺指導組成後白寺戲班。
自1954 年起,又全面展開了搶救與繼承遺產工作。文化館組織人員整理了唱腔、曲譜,將鑼鼓伴奏、人聲幫腔改為絲弦音樂伴奏。
198 0年,句容文化館在天王趙巷舉辦了全市花鼓戲培訓班,為花鼓戲培養人才。並創作演出了《三難小貨郎》、《賣桃》等現代小戲,在鎮江市文藝匯演中獲獎。
句容南鄉花鼓戲已列入句容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