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物栽培史

中國作物栽培史,中國栽培農作物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2 000年以前,並可劃分為幾個不同的發展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作物栽培史
  • 上溯時間:上溯到12 000年前
新石器時期(前10000~前2000)
中國各部落人群進行刀耕火種,栽培的作物有粟、黍、麥、稻等糧食作物,油菜、大豆等油料作物,大麻、苧麻、葛等纖維作物等。其中,種植最早,分布最廣的是粟、稻等。據考古出土的材料證明,粟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粟,距今已有約8 000年之久。稻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湖南玉蟾岩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稻穀,距今已約有1.2萬~1萬年。
夏、商、西周時期(前2000~前771)
這時已使用青銅農具,從撂荒耕作發展為休閒耕作,在栽培上套用壟作、中耕、灌溉等技術。據《周禮》記載,當時主要糧食作物有黍、稷、菽、麥、稻5種,南方主要是水稻,北方主要是旱作物,其中黍、稷占重要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前771~前221)
這一時期鐵制農具和畜力開始套用於農業生產,其中鐵犁和肥料的使用,對農業生產技術的變革具有重大意義。休閒耕作制發展為連年種植制,並形成了深耕、熟耰、易耨等技術,為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奠定了基礎。這時形成了“五穀”的概念,實際上是包括黍、稷、豆、麥、稻、麻(指大麻,麻子當時也作糧食)6類作物,在當時成為主要糧食作物。豆類的發展並被作為糧食利用,是這一時期的一大特點。麥類,特別是冬麥,在這個時期有較大發展,因為冬麥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長季節,避免與別的作物爭地,還可解決青黃不接缺糧的困難。
秦漢至南北朝時期(前221~581)
農業主要生產地區在黃河流域中下游,雨量少,春季乾旱多風,抗旱保墒成為這一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關鍵,從而形成了代田、區田等抗旱栽培法,加上這一時期的農具改良、興修農田水利等,促使了北方農業的大發展。出現間作、套作、輪作等種植方法,使土地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和作物茬口布局進一步合理。這一時期的作物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原作為糧食作物的大豆,開始被加工成豆腐、豆豉等副食品。麥類栽培面積進一步擴大,由於有了石圓磨,麥子被加工成麵粉,麵食開始成為主要食品。這一時期,茶、甘蔗、染料作物、綠肥作物等都發展起來。還從西域引進了芝麻作油料利用,引進了最早的飼料作物——苜蓿。
隋唐宋元時期(581~1368)
中國南方農業逐漸興盛。南方大多是水田,由於農具的改進和栽培技術的提高,形成了一套與北方旱地栽培相異的耕作技術,加上梯田、圩田、塗田的修建,使南方的農業生產超過了北方。這一時期南方糧食作物的結構發生明顯變化,小麥開始由旱地進入水稻田,形成了稻、麥一年兩熟制。水稻仍是南方主要糧食作物,其單產和總產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纖維作物種植結構也發生重大變化,宋末元初,棉花開始分南北兩路從邊疆傳入中原。由於棉花栽培比栽桑養蠶容易,提取纖維又比麻類簡便,輕暖價廉又勝於絲、麻,因而發展很快,形成了全國最主要的栽培纖維作物。這一時期,茶樹栽培有了很大發展,產地多達50多州郡,茶種和種茶、制茶技術開始外傳。大豆和油菜子被作為油料利用。甘蔗從江南推廣到長江兩岸。
明清時期(1368~1911)
這一時期由於人多地少,耕地不足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要矛盾。複種指數在各地區都不斷提高,珠江流域開始形成一年三熟制,長江流域廣泛推行一年兩熟制,黃河流域則形成兩年三熟制。套犁深耕、淺耕滅茬、看苗施肥、小麥移栽、油菜打薹等增產技術措施相繼產生。農作物的種植結構有了新的變化,水稻在糧食生產中占絕對優勢,旱糧已退居第二位。引進的玉米、甘薯、菸草、花生等很快發展起來,成為重要的栽培作物。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經濟作物集中栽培區也逐步形成。杭嘉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為蠶桑區,福建、廣東、台灣成為甘蔗主產區,福建、浙江、山東、湖南成為菸草主產區,江浙沿海、湖南、湖北、江西沿江地區、華北平原成為棉花主產區,閩粵沿海、江蘇北部、山東、河南、河北成為花生主產區。
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12~ )
作物栽培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20世紀初開始陸續引入西方的近代農業科學技術,如農業機械、化學肥料及其施用技術、農藥及其施用技術、作物優良品種及其雜交育種技術等,使作物種植制度和耕作栽培技術發生了變革,農作物的單產和總產進一步提高。“一戰”結束後,國際市場對農產品原料的需求激增,中國的經濟作物、油料作物等的生產受到刺激,一度有較快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至21世紀初的半個世紀中,作物栽培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複種指數不斷提高,作物育種技術更加先進,作物品種不斷更新換代,作物模式化栽培、地膜覆蓋栽培、無土栽培、設施栽培技術廣泛推廣,作物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廣泛套用,機耕、機播、機收的作物栽培面積不斷擴大,使糧食、棉花、油料、水果的產量已躍居世界首位,糧食、棉花、花生等作物的單產已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