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伊斯蘭教建築
- 建築類型:清真寺 教經堂 教長墓
- 地點:中國新疆地區
- 初始年代:唐朝
簡介,清真寺,相關圖書,
簡介
伊斯蘭教大約在唐代傳入中國,先後為回、維吾爾、撒拉等民族所信仰。中國伊斯蘭教建築有2個體系:①以廣大內地的回族為主的禮拜寺和教長墓(拱北)為代表;②以維吾爾族為主的禮拜寺和陵墓(瑪札)為代表。因宗教需要,一般禮拜寺由禮拜殿(祈禱堂)、喚醒樓(拜克樓)、浴室、教長室、經學校、大門等建築組成。喚醒樓即中亞禮拜寺中的密那樓(Minaret),原是塔形,稱密那塔,或按波斯語稱幫克塔,為呼喚教民作禮拜的建築,因為體形高聳,也成了伊斯蘭教特有的標誌。禮拜殿一定要坐西朝東,這是為使教民做禮拜時面向西方的麥加。寺內裝飾不用動物題材,而用幾何形、植物花紋及阿拉伯文字的圖案。
新疆地區的伊斯蘭教建築,結合當地原有的木柱密梁平頂和土坯拱及穹窿頂的結構方式,又吸取中亞的某些手法,而創造出布局自由靈活,裝飾和色彩都很豐富的地區民族風格。
清真寺
由於中國各地的建築技術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發建築規模、附屬建築、工藝特點、地方風格的不同,結果產生了形式各異的清真寺建築。從形制原則上可分為兩大類:回族建築與維吾爾族建築。回族清真寺:是吸收漢族傳統建築的技藝而發展形成的,也可以說是最具東方情調的伊斯蘭教建築。首先,它採用了漢族建築的院落式布局原則,組合成封閉形的院落,並且有明確的軸線對稱關係。如四川成都鼓樓街清真寺、天津大夥巷清真寺。其次,大量套用了中國特色小品建築,
如牌樓、影壁、磚門樓、屋宇式門房,甚至作為伊斯蘭教的特色建築邦克樓,亦做成亭閣式樣。有些清真寺重複地套用上述小品建築於總體布局中,更強調出中國的傳統特色。如濟寧東大寺在大殿前布置了四道門才達到主體建築。再有,回族清真寺大殿的屋頂組合亦是一項有成就的藝術創造。由於一般禮拜殿的空間縱深很大,同時又要解決採光與防雨的問題,故回族禮拜殿多為組合式坡屋頂,多者達五座屋頂勾聯相接。這種形制實例很多,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寧夏同心韋州大寺、寧夏石嘴山清真大寺、山東濟寧西大寺等皆是。另外,清真寺為進一步強調屋頂的華美性,在組合屋頂之上再加上高峻的亭閣。如天津大夥巷清真寺的後殿部分並排設計了五座重檐方亭和六角亭,亭閣比例瘦長,沖天挺拔之勢異常顯著,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中尖塔式邦克樓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回族清真寺的內檐套用了大量傳統的漢族建築的裝修裝飾手法,但又與伊斯蘭文化相結合,開創出具有清新情調的民族新藝術。如北京牛街清真寺禮拜殿的隔斷採用中亞形式的尖拱券及阿拉伯文字圖案的券邊,但券身上又布滿紅地瀝粉貼金的纏枝西番蓮圖案,產生一種融合的藝術風貌。此外,中國傳統的磚雕、木刻,也在清真寺中大量套用,有些雕刻品幾乎成為珍貴的藝術品。
相關圖書
一、《中國伊斯蘭教建築》
有關中國伊斯蘭教建築藝術的著述。作者劉志平。該書32開本,圖文並茂,約20餘萬言。分“緒論”、“建築實例”和“各種建築作法綜論”等3大部分,比較全面、系統地敘述了中國上自唐宋時期,下至近現代各種伊斯蘭教建築的風格、特點以及建築材料、技術、藝術價值等方面的內容。主要內容集中在“建築實例”篇,作者把中國伊斯蘭教建築分門別類列為清真寺建築、教經堂建築、道堂建築、陵墓(拱北、麻札、聖墓)建築等專章,對各自的建築年代、歷史沿革和建築特點,都分別參考有關碑刻、典籍、方誌等文獻加以詳細考證,並附有平面和剖面測繪圖或照片圖例。該書系作者率領考察組於本世紀60年代初深入中國穆斯林地區,對200餘座清真寺、道堂和陵墓進行實地考察,並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寫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研究中國建築史、中國伊斯蘭教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早期的伊斯蘭教建築,直接採用或深受中亞建築的影響。如福建省泉州市的清淨寺,用灰綠色砂石砌築高大的穹窿頂尖拱門,禮拜殿橫向布置,窗戶無裝飾,內部有尖拱型壁龕,用阿拉伯文的銘刻等,風格與中亞建築相似。浙江省杭州市的鳳凰寺,建於宋元時期,後經多次重修,禮拜殿內有3個半球形穹窿頂,入口大門用圓拱,兩邊有小尖塔,顯然受到阿拉伯建築的影響。但3個穹窿頂上面覆蓋著傳統的八角、六角攢尖瓦頂,說明它又接受了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至遲在明代初年,內地的伊斯蘭教建築從總體布局到單座建築的形體、結構、用料,均已大量融進甚至接受當地的傳統,如講究縱軸
對稱,採用院落布置,增加影壁、牌坊、碑亭、香爐等建築小品。禮拜殿是主體建築,體量最大,布置在中軸的最後面,內部空間縱深,用傳統的木構架,屋頂用2或3個勾連搭。喚醒樓也做成傳統多層樓閣形式。在建築內部,特別是禮拜殿內部,則採用尖拱,以阿拉伯文、幾何形或植物紋加以裝飾。
二、《中國伊斯蘭教建築》
作者: 路秉傑 張廣林 ,出版社: 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5年4月
該書初稿完成於1965年,後經中國建築歷史研究所邱玉蘭等有關人員集體進行整理,並徵得作者同意,於1985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