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清真寺

牛街清真寺

北京牛街清真寺,位於廣安門牛街。創建於遼聖宗十三年(966),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明正統七年(1442)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又按原樣進行大規模修葺。主要建築有禮拜殿、梆克樓、望月樓和碑亭等。寺內現存主要建築均於明清時期修築,是採用漢族傳統建築形式修建的清真寺的典型實例,是北京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清真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牛街清真寺
  • 位置:北京廣安門內牛街
  • 所屬地區:中國北京
  • 創建時間:遼聖宗十三年(966)
  • 風格:漢族木結構的傳統形式
  • 面積:6000多平方米
歷史沿革,初建,修繕重建,規模建制,建築特點,風格特點,主要建築,寺廟文物,故事傳說,文化底蘊,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初建

據《北京牛街崗上禮拜寺志》記載,牛街清真寺創建於公元966年(遼聖宗十三年、北宋至道二年),
為遼代入仕的阿拉伯學者納蘇魯丁所創建。
牛街清真寺牛街清真寺

修繕重建

公元1427年(明宣德二年)擴建,公元1442年(明正統七年)整修。公元1474(明成化十年),都指揮詹升題請名號,奉敕賜名“禮拜寺”,故有“明寺”之稱。公元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又按原樣進行大規模修葺,總共經歷8次修繕擴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55年和1979年兩次撥款進行全面修繕。中外穆斯林經常到此進行宗教活動和參觀訪問。北京市宣武區伊斯蘭教協會和北京穆斯林建設牛街基金會均設在寺內。1988年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規模建制

牛街清真寺坐東朝西,面積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
牛街清真寺牛街清真寺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牛街清真寺建築集中對稱,其格局採用漢族宮殿式的木結構形式為主,其細部帶有濃厚的伊斯蘭教阿拉伯建築的裝飾風格。精美的雕樑畫棟,別具風格的殿堂屋頂,隨處可見的《古蘭經》文和讚美穆罕默德詞句的細部裝飾等,處處呈現出漢族古典宮殿式建築與阿拉伯式清真寺的完美結合。
牛街清真寺牛街清真寺
寺院為漢族宮殿式建築,內部裝修結合阿拉伯式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寺院對面為一座長40米的漢白玉底座灰磚影壁。寺門有5門,中大邊小,前有朱漆木柵。正門在望月樓下,樓高10米,為六角形雙層亭式樓閣。由便門進入兩層院落,正西為禮拜大殿,五楹三進七層共42間,可容千人禮拜。殿內明柱組成仿阿拉伯式尖形拱門,有巾金的贊主贊聖經文,天花板半米見方,也飾以圖案和阿文讚詞。窯殿為六角攢尖亭式建築,兩側有飾以阿文庫法體的鏤空木雕窗欞。大殿正東為邦克樓,樓前月台上有日晷和2座碑亭,碑文記載禮拜寺修建經過。寺內東南小院有2座篩海墳,據碑載,為宋末元初來華講學的麥地那額魯人穆罕默德本艾哈默德和布哈拉人阿里,他倆分別病逝於元至元十七年(1280)、二十年(1283)。寺內保存著一批重要的文物和碑刻,其中元至元17年(1280年)和(1280)年的兩塊阿拉伯文墓碑,及明弘治9年(1496年)用漢、阿兩種文字刻的《敕賜禮拜寺記》碑,為研究伊斯蘭教曆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主要建築

禮拜殿、望月樓、宜禮樓、講堂、碑亭、對廳、沐浴室等組成。寺門對面一大影壁,長40米,高5米,漢白玉底座,灰色大方磚鑲面。寺的主體建築為禮拜殿,面積600平方米,坐西朝東,它與其他清真寺所不同的是,進寺東門繞大殿左右兩側再迂迴入殿,故稱“珍珠倒捲簾”。
大殿結構由3個勾連搭式屋頂和1座六角形攢尖頂亭式建築組成,左右襯以抱廈,古樸宏麗。
殿南北五楹,東西3進共42間,縱深30餘米,由18根立柱組成21個拱門,殿內可供千餘人禮拜。樑柱間用尖拱形,天花樑柱上以粉貼金繪成阿拉伯圖案,門楣飾以各種字型的《古蘭經》文。殿後部穹窿藻井系宋代建築,兩側用阿拉伯文組成的雕空門窗,筆法蒼勁,屬“庫法體”。大殿前的左右兩側建有兩座碑亭,右亭建於公元1487年(明弘治元年),為敕賜禮拜寺碑記。左亭建於1496年(明弘治九年),有漢阿兩種文字刻的《敕賜禮拜寺記》碑,但碑文字跡大多無法辨認。
公元1068~1077(宋熙寧年間),有坎馬丁之子馬哈木所建的宣禮塔,為歇山重檐方亭建築,前身為宋、元年間修建的尊經閣,與兩座碑亭三足鼎立。望月樓高約10米,平面呈六角形亭式閣樓,重檐歇山頂,亭頂蓋覆有上黃下綠色琉璃瓦,周圍有窗扇,窗外繞以走廊。寺內東側有與大殿、宜禮塔成一次形的對廳7間,建於1442年(明正統七年),是聚會議事之所。大殿南端有名為“滌慮處”的男、女分設沐浴房,供穆斯林潔身淨心之用。寺院東南跨院內有兩座“篩海墳”,寺記憶體兩塊墓碑,據碑載,為宋末元初來華講學的波斯人穆罕默德·本·艾哈邁德和布哈拉人阿里,他倆分別病逝於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

寺廟文物

除寺內建築物外,重要文物還有:一座高2.70米,上鑄阿拉伯文和“大清嘉慶三年秋月吉日建造”的鐵香爐;一口高0.50米,上鑄“道光丁末年有恆堂造重150斤”的銅香爐,重達1800多斤,公元1039年(清乾隆四年)造的大銅鍋,以及一塊1573年-1620年(明萬曆年間)記載1435~1436年間(明宣德、正統年間)重修禮拜寺經過的石碑。寺內還藏有《古蘭經》阿波文對照手抄本、木刻和明清香爐等珍貴文物。
牛街清真寺牛街清真寺

故事傳說

牛街在遼朝是叫做柳河村,是一片很大的石榴園,據說牛街即“榴街”的諧音。不過當時牛街附近的確有很多果園和菜園,棗林街、櫻桃園和南菜園的名稱都是從那個時候沿用下來的。關於牛街清真寺的始建年代,史料上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在公元960年前後,有一位叫革瓦默丁的阿拉伯“篩海”來北京傳教,他的兒子品行很好,而且有特異功能,對金銀財寶、爵位官銜沒什麼興趣,他對皇帝說燕京這塊地方以後必將是個興隆之地,希望能在這裡修建一座清真寺。皇帝對此大加讚賞,恩準他在京城南郊建了一座清真寺,就是牛街清真寺。
早在牛街清真寺修建之前的唐代,中亞的商人就陸陸續續地通過絲綢之路,跋山涉水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經商,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久居中國,是中國最早的“回回”。但是回民在中國的發展壯大則要“歸功”於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們。12世紀末,成吉思汗兩次西侵,占領了許多伊斯蘭國家,除了施行一貫的燒殺政策之外,他們還俘虜了大量的穆斯林。成吉思汗明白自己的帝國戰爭需要不斷地擴充軍隊,於是他將數十萬的穆斯林編入蒙古軍隊,驅使他們去實現自己的“帝國夢”。但是這些虔誠的穆斯林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半個多世紀以後,忽必烈修建了大都城,並下令各軍就地落戶,於是,這些穆斯林隨著蒙古軍隊開進了大都城,開始在北京城內定居。作為穆斯林,清真寺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牛街上的清真寺開始熱鬧起來了。
牛街清真寺占地六千多平方米,其建築和布局是典型的漢族古代宮殿式和阿拉伯式相結合的產物。整座清真寺的建築框架採用漢族木結構,但在主要建築物的細部裝飾上,卻帶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形成了中國式伊斯蘭建築的獨特形式。清真寺經過明清兩代的不斷擴建、修整,才形成了今天的規模。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在主體禮拜殿的東面接出一座大殿,到了康熙年間,又給禮拜殿接出了三間抱廳,使寺內的建築布局更加緊湊,搭配更加合理,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建築群。清真寺修繕完畢之後,康熙皇帝賜了一塊“敕賜禮拜寺”的牌匾,至今仍保存在寺內。

文化底蘊

牛街清真寺比較著名的建築應當數寺門前大影壁上的“四無圖”玉石浮雕了。這部作品出自明代前期,圖高80厘米、寬35厘米,圖上繪有鍾、如意、棋盤和香爐等。雖然整幅圖不大,卻寓意深長。這幅浮雕圖內四種物件各有所指,“鍾”通“忠”,如意的“意”通“義”,“棋”通“齊”,香爐的“香”通“襄”,這四個字合起來就是“忠義齊襄”,即忠義雙全的意思。封建社會提倡上盡忠,下結義,這樣才能功成名就,這幅浮雕用四件事物很好地概括了這個意思,可見設計者的良苦用心。另外,大多數人認為圖中的鐘、如意、棋盤、香爐四件東西與穆斯林沒有任何關係,這也是“四無圖”得名的原因。“一無”是“有鍾無人敲”,穆斯林每天以太陽的高度來認定晨、晌、晡、昏、宵五個時間,做五次禮拜,根本不靠敲鐘報時,所以清真寺內沒有鍾,即使有,也只不過是個擺設罷了。“二無”是“有玉無人佩”,玉是富貴的象徵,自然是人人垂涎的寶貝,但是穆斯林的教義是,今生富貴與否都由真主定然,假如沒有富貴命,一味地過分爭取,浪費時間,倒不如多花點精力做善功,因而也無需佩帶玉。“三無”是“有棋無人下”,真主鼓勵教徒們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吃飯,在閒暇的時候也不能懶惰,要主動到清真寺去做禮拜,不要總是賞花下棋放縱自己。“四無”是“有爐無香燒”,清真寺並不像佛寺道觀內總是煙霧繚繞,讓人有輕飄飄的感覺,禮拜寺的香火主要是用來“聞香”的,真正做禮拜時是不點香的,所以香爐也就沒什麼用處了。“四無圖”設計者的動機至今讓人琢磨不透,但是這幅浮雕構圖古樸簡練,意境深遠,不僅是牛街清真寺的一件珍貴文物,也是北京浮雕中的一件瑰寶。
1955年,國家曾對牛街清真寺進行過修繕,但是在“文革”期間,修葺的成果付之東流,清真寺遭到了嚴重的人為破壞,被迫關閉。1980年,政府拿出了40多萬元的巨款和大量的黃金對清真寺進行全面徹底的修復,一年之後,牛街清真寺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廣大的穆斯林面前。從此,這裡成了接待國際穆斯林友人,進行國際友好往來的重要場所,牛街清真寺漸漸開始在國際上享有了盛名。

地理位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