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中國人行動的邏輯》是200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學偉。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人行動的邏輯 
  • 作者:翟學偉 
  • ISBN:9787801494559 
  • 頁數:333 
  • 定價:22.0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03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成書於2001年3月,2001年10月第二次印刷,深受讀者的喜愛,是此領域的重要書籍。本書主要是以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為基礎,從本土化的視角,對中國人心理以及所處的中國社會與文化脈絡,進行了方法論的、概念的以及經驗和理論的探討。

作者介紹

翟學偉,男,1960年生於南京,1986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班學習,獲法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南京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已出版的代表作為《中國人的臉面觀》(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版)。

作品目錄

第一部分 另一種視角:關於本土化、研究理路及其方法的若干思考
本土化研究的程度與限度:我們能走多遠
一、本土化的消長及其問題的癥結
二、幾種觀點的澄清
三、本土化的層次及其階段
儒家的社會建構:中國社會研究視角與方法論的探討
一、個人與社會:西方社會研究的兩種理路
二、制度與話語:中國社會建構分析的基點
三、宗法社會:社會構成的複製與縮放
四、國家與個人:中國人的話語分析
五、儒家:知識精英的話語實踐
六、結語:中國社會研究的理路
語言分析:一種不容忽視的研究方法
一、現有常用研究方法中的問題
二、一種研究方向及其方法的提出
三、以中國人印象整飾研究為例
四、結論
第二部分 本土的概念性研究與討論
中國人臉面觀的同質性與異質性
一、共識中的困惑
二、臉面觀的同質性結構
三、“關係”對臉面同質性的影響
四、從臉面的同質性走向異質性
五、結論
附:從臉面的異質性看《圍城》中的知識分子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國地方與組織領導的權力遊戲
一、土政策的涵義及其顯功能
二、土政策:普遍主義抑或特殊主義
三、土政策的潛功能
四、土政策功能需求的社會類型
五、結論
中國人的價值取向:歷史性的分類及其轉型中的問題
一、價值、價值取向及其研究
二、劃分中國人價值取向類型的原由
三、中國人價值取向的類型及其轉型
四、幾次價值轉型顯示出來的幾個問題
結語:現代中國人價值取向的趨勢
第三部分 經驗性的本土研究及其問題
中國人際關係網路中的平衡性問題:一項個案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二、個案情況描述
三、個案中的關係網路及其平衡性
四、平衡性的模式
五、討論:一種本土的解釋
家族主義與工具理性:蘇南農村的社會調查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國家族主義的涵義
三、周莊人的家族結構及其血緣觀念
四、中日兩種招婿家庭模式的比較
五、中日家庭結構對現代經濟組織的影響
六、結論
社會心理承受力與社會價值選擇
一、概念的再定義
二、承受主體的閾限問題
三、經驗研究中的心理承受力與價值選擇
四、社會沒有出現危機感的理由
五、結論
附:恥感文化的狡黠之處――從一項問卷調查想到的
第四部分 建立本土理論與框架的嘗試
中國人際關係模式
一、本土的概念
二、中國人際關係的構成基礎
三、中國人際關係的基本模式
四、中西人際關係模式之比較
中國人在社會行為取向上的抉擇――關於本土社會行為模式變數的考察
一、研究的層次及其討論
二、研究視角與方法
三、四項因素的提出及其關係
四、中國人社會行為取向中的內在機制
五、四因素的配置及其命題
六、結論
附:從本土社會行動理論看中國人“窩裡鬥”嗎?
個人地位:從一個概念的提出到一種本土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一、原有概念框架的檢討與研究假設提出
二、一個概念的提出
三、個人地位的形成基礎與獲得途徑
四、個人地位的運作方位
五、個人地位和社會地位之比較
六、結語:中國人日常社會學分析框架的建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