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簡稱“中國MAB”)成立於1978年,是中國加入較早的國際組織之一,該組織的總部在法國巴黎,隸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
  • 成立時間:1978年 
概況,相關訊息,

概況

1973年4月,中國派遣以簡焯坡為代表、陳永林和金鑒明為顧問、張沖理為翻譯的代表團前往法國巴黎,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第二屆國際協調理事會。這是中國第一次參加該計畫的會議,也是自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以來中國參加的第一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關自然科學的專業會議。
197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簡稱“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由鄧小平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批准建立,其日常機構——秘書處設立在中國科學院,以推動“人與生物圈計畫”在中國的實施。中國科學院為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的運作提供了人員配置及經費的保障,同時中國科學院背後強大的專家集體為“人與生物圈計畫”在中國的順利開展給予了智力投入和支持。此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環境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等政府有關部門,以及媒體和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對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MAB及其秘書處自成立以來積極履行職責,尤其是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文化多樣性保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例如:協助中國34個自然保護地成功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在國際上創造性地建立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路(CBRN)、創辦了全球“人與生物圈計畫”領域內唯一一本公開發行的大眾科普期刊——《人與生物圈》。
在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的推動下,“人與生物圈計畫”在中國的實施相當成功。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下屬的世界保護地委員會(WCPA)將弗雷德·帕卡德獎(Fred M. Packard Award)授予中國MAB,這是該委員會為表彰在自然保護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或個人的最高榮譽獎。2011年4月,時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秘書處秘書長Natarajan Ishwaran先生來華訪問,他指出,在發展中國里,中國是實施“人與生物圈計畫”最好的國家之一;目前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建立了一個有組織、有計畫的網路平台和期刊媒體宣傳交流平台。
但是,中國MAB及其秘書處的工作也在不斷面臨挑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經濟建設成績顯著,但付出的環境代價高昂。好的生態環境也是優勢,也是競爭力。良好的生態環境毀了之後再想恢復,在不少情況下就會很難。為此,中國MAB及其秘書處期待與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團體、專家學者、保護區管理者以及社區居民一起,進一步落實推廣“人與生物圈計畫”的核心理念和實踐,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踐生態文明。
截至2023年,中國依託世界生物圈保護區開展了大量自然保護行動和可持續發展實踐。人與生物圈計畫在助力中國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相關訊息

台北時間2023年6月12日深夜,巴黎傳來訊息: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畫(MAB)國際協調理事會第35次會議審議,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將於2025年9月22日-27日在中國杭州舉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